燕山期
概述
燕山期,是中國地質學家翁文灝(1927, 1929)最早提出的術語,用來表述以侏羅紀為主發生的構造事件。後來一些學者把燕山期擴大到包括整個白堊紀的構造運動在內,並不妥當,因為早白堊世以後的構造運動的特徵和侏羅紀完全不同。鑒此,不少學者把侏羅紀至早白堊世早期的構造期稱為早燕山期,而把早白堊世早期至古近紀、古新世的構造期稱為晚燕山期。萬天豐(2004)建議恢復翁文灝最初的定義,把早燕山期仍叫做燕山期,而把晚燕山期另叫作四川期。
構造活動
燕山期對於中國的東部地質來說是一個重要的時期。在此期間,由於鄂霍次克板塊和伊邪那岐板塊先後與歐亞板塊東北部碰撞,不僅造成了包括中國東部在內的大面積地區的褶皺隆起,形成李四光命名的「新華夏構造體系」[2],而且使歐亞板塊逆時針旋轉了30度,使這一板塊逐漸接近現在的取向。相比之下,燕山運動對中國西部的地質影響就十分微弱。
具體來說,鄂霍次克板塊前緣的一個碎片完達山——西錫霍特阿林地塊在中國東北與歐亞板塊碰撞,形成了完達山碰撞帶,這是燕山期中國大陸上唯一的碰撞帶。與此同時,伊邪那岐板塊在相當於今日本列島、琉球列島的地方與歐亞板塊碰撞,造成中國東部原先已經存在的幾條斷層帶——如紹興——十萬大山斷層帶、陰山北——西拉木倫斷層帶、郯城-廬江斷層帶出現劇烈活動,特別是郯城——廬江斷層帶,此時繼續向北發育,直抵今哈爾濱和中俄邊境。
此外,原來一些板塊內軟弱的地區,這時也發育出大型斷層,如尚義——平泉斷層帶、遼西斷層帶、大興安嶺東側斷層帶、太行山東側斷層帶、滄東-聊城斷層帶、雪峰山斷層帶等等,至今仍有活動。其中,陰山北-西拉木倫斷層帶和郯城——廬江斷層帶、大興安嶺東側-太行山東側斷層帶在今燕山地區相會,使這一地區的岩石圈十分軟弱,發生了大規模的拗陷,接受了厚達35.4千米的沉積。
大量斷層的出現,還造成了燕山期中國東部強烈的岩漿活動。其中華南地區(特別是福建沿海地區)的岩漿活動更為劇烈,這可能是因為這一地區的地殼在莫霍面處發生滑脫,大陸性的地殼直接推覆到了大洋性的地幔岩石圈之上。在這些岩漿活動中噴出或侵入的岩漿增加了華南地區岩石圈的剛性,從而使之在以後的構造運動中相對比較穩定,在今天也是中國地震較少出現的地區之一。
在中國東部因碰撞褶皺而形成山地和深谷的同時,中國中西部地區在近東西向的張裂作用下形成了一系列的構造盆地,鄂爾多斯盆地、四川盆地和柴達木盆地都是在這一時期形成的(其中鄂爾多斯盆地現在在地貌上已經不存在)。更西部的地區則構造活動微弱,很多地區的沉積基本沒有間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