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姓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燕姓在大陸和台灣都沒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燕姓出自姬姓和子姓。周武王姬發打敗商紂得天下後,分封各路諸侯。其中有一位叫姬奭的貴族被封到燕地(今河北省北部和遼寧省西部一帶)為王。後來戰國末年,燕國被秦國滅掉。而姬奭的後代就以國名作為姓氏,稱為燕氏,形成了一支燕姓。還有一支燕姓可以追溯到商朝時候。那時有位叫伯倏的貴族被封到燕地(今河南省延津縣一帶),建立了燕國。伯倏的後代也以燕作為姓氏,是今天燕姓的另一個來源。在古代,燕姓的望族大多出自於上谷。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名第315位。
燕(Yān)姓源出
1、出自姬姓,是黃帝的後代,以國名為氏。黃帝有後名棄,是周朝的始祖。周武王滅商後,封召公奭於燕,建立燕國,建都於薊(今北京市),歷史上為與延津一帶的燕國相區別,稱作北燕。召公派大兒子去管理燕國的國政,自己留在國都鎬京輔政。召公大兒子的後代世襲燕君共四十三代,後燕國被秦所滅,燕國公族子孫遂以原國名為姓,稱燕姓。
2、出自姞姓,以國名為氏。黃帝的後代中有個叫伯倏的,商朝時被封於燕(今河南省延津縣東北),建立燕國,歷史上為與薊地燕國相區別,稱作南燕。後來南燕滅國,伯倏的後代子孫遂以原國名命姓,稱燕姓。
3、出自古代北方鮮卑族有燕氏。 [1]
得姓始祖
召公奭。我國的燕氏家族,是以國為姓氏,而燕國又因燕山而得名。根據歷史學家的考據,距今3000多年以前,周天子大封諸侯,把有功於周室的大臣召公奭封在薊地,召公巡視自己的封地時,被雄偉秀麗的燕山所吸引,就把自己的國家取名為「燕」。燕國一直傳到戰國末年才被秦始皇所滅,從此,燕國的公族就以故國號為姓,世稱燕氏。燕氏的得姓,大約有2200多年的歷史。燕氏的源流,根據《名賢氏族言行類稿》記載,燕氏出自纂姓,是《史記》上記載的召公奭的後代,是周的同姓,被分封於燕國,傳國一共四十二世,至王喜這一代為秦國所滅,後世子孫就以國為氏。漢代有功臣宜城侯燕倉,後漢有中郎將燕瑗,望族出於上谷、范陽。故燕姓後人奉召公奭為燕姓的得姓始祖。
郡望
上谷郡:公元前222年秦國滅趙後置上谷郡,治所為沮陽(今河北省懷來縣東南)。
范陽郡:三國時魏改涿郡為范陽郡。相當於現在河北省涿縣及北京市昌平縣、房山縣一帶。
堂號
召賢堂:戰國時燕昭王想要振興燕國,就以優厚的待遇向天下招賢。他拜郭隗為老師,為他築黃金台,於是許多賢士從四面八方奔赴燕國,燕國於是得到振興。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