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體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燕體第六種書體,即馬永安先生創作的「燕體」,已於2010年1月13日在中國國家版權局註冊登記,獲得國家知識產權保護,依法享有著作權。燕體書法,在中國書法創作上取得了巨大的突破和成功,結束了五種書體統治中國書法的歷史,成為繼行、草、隸、篆、楷五種書體之後的第六種書體——燕體,開創了中國書法史的新紀元,成為中國書法史上的又一座高峰。 我們把燕體書體和傳統的行書、草書、隸書、篆書和楷書五種書體進行了嚴謹縝密的比照,發現燕體書體或許帶有五種書體的痕跡,就象行書帶有楷書的痕跡,草書帶有行書的痕跡。但是,五種書體中,哪一種書體都涵概不了馬氏書體,甚至相去甚遠,甚至截然相反。它和任何一種書體的距離的跨度,都遠遠超過和大於行書和楷書,行書和草書之間的距離和跨度。而且,燕書體小到毛髮,大到宇宙,都是反其道而行。因此,其結果必然是一個全新的面貌。至此,我們宣布:繼行書、草書、隸書、篆書和楷書五種藝術書體之後,第六種書體燕體書體已經誕生!至此,幾千年的尋覓和懷疑,終究有了結論和結果。燕體書體的誕生以鐵一般的事實,證實了第六種書體(燕體)的存在!然而,我們為此走過了幾千年。[1]
燕體結構
燕體書法的結構,以正書為基礎,側書(以前沒有這個提法,是相對正書而言)為輔助,正側互用,生動鮮活。傳統書法,楷書是楷書,草書是草書,正側分明,略顯呆板。 燕體書法的取勢,左高右低,取順勢,舒展流暢,符合主流審美取向,更吸引眼球,為之一振。傳統書法,幾千年不變,都是左低右高,取的是逆勢,有受阻之象,不順暢,不符合人類憧憬美好的審美理想。馬體書法的運筆,停頓少無折筆,運用篆書草書的筆法,順勢運筆,流暢自然,毫無做作,開拓了書法藝術更廣闊的審美空間。傳統書法,因為運筆取逆勢,只能用折筆才能完成書寫,折筆多起筆多,缺少柔順。正書過剛過死,草書有走另一極端。這些,都不符合傳統的哲學思想,根馬永安在山東舉辦燕體書法展本上違背了主題的審美意識。燕體書法的點畫,變化豐富,與傳統書法相比,反其道而行之,更是一種發明和創造。燕體書法,入筆盤筆,細如纖絲,筆鋒在外。收筆若輕若重,輕若毫髮,重若陣雲,萬毫齊發,收筆不收鋒,勢如破竹,痛快淋漓, 一瀉千里,給人愉悅之感。傳統書法,千古一法,欲右先左,欲上先下,無往不收。人人固守因襲, 毫無生氣。 宋代大書法家米芾講,「善書者,得一筆足以」。燕體書法, 從結構、取勢、運筆和點畫,都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我們想,馬永安先生,也應該算是一個善書者了!
燕體創始人
馬永安,1956年出生於河南省 上蔡縣,74年參加工作,81年大學畢業留京工作,先後在人民日報、廣電部和文化部等單位做記者編輯工作,並擔任過 中國國際書畫藝術研究會和中國亞視書畫院等藝術社團的副秘書長、秘書長等職務,其間發表過文學作品、書畫作品若干。2002年發表《馬永安發現方周率》,2003年撰寫 《SARS克星PH值》。2003年後,主要從事書畫創作、研究與教學,並負責書畫藝術的日常管理和行政工作。2005年被聘為華夏藝術學院教授,2006年被聘為 南昌滕王閣詞賦研究所顧問,2007年擔任 中國書法藝術家協會秘書長兼副主席, 中國美術藝術家協會 副主席,2008年擔任 中國藝術收藏家協會會長、 龍順成美術館館長,2009年擔任中國書法藝術家協會 執行主席。2009年7月,馬永安的書法被中國書法新天地研究中心命名為「馬氏書法」,併入編《現代書譜》。2010年2月13日,馬永安的書法經過專家論證認定,通過並獲得中國 國家版權局辦法的登記註冊證書,正式被命名為 《燕體書法》,成為繼中國書法 行書體、草書體、 隸書體、篆書體和 楷書體五種書體之後的第六種書體——燕書體。 燕體書法對中國書法的影響是極為深刻的,這在今後的發展中,我們也會越來越清楚地認識到這一點。
參考文獻
- ↑ 中國漢字都有哪些字體?愛問知識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