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燎原街道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燎原街道,位於普寧市西北部,是普寧市區七個街道辦之一、國家中心僑鄉之一,也是普寧英歌、普寧豆乾的發祥地。

轄區內有廣東省唯一「活着」的古村落泥溝村、普寧濕地白坑湖、普寧鎮山——鐵山。轄10個行政村,1個社區,面積30.08平方公里,人口72234人(2010年)。

燎原是國家中心僑鄉之一,旅外華僑逾18萬人,分布於東南亞、澳大利亞加拿大、美國、法國等。

2013年2月26日,經廣東省人民政府同意,省民政廳正式批覆同意普寧市撤銷燎原鎮建制,設立燎原街道辦事處。[1]

中文名: 燎原街道

外文名: Liaoyuan Sub District

行政區類別: 街道

所屬地區: 廣東省普寧市

地理位置: 普寧市區西北部

面 積: 30.08 km²

下轄地區: 10個行政村、1個社區

政府駐地: 燎原社區民明大道87號

電話區號: 0663(+86)

郵政區碼: 515344

氣候條件: 亞熱帶季風性氣候

人口數量: 72234人(2010年)

著名景點: 普寧鐵山、白坑湖

火車站: 普寧站

車牌代碼: 粵V

傑出人士: 莊世平、張錦程 黨工委書記 陳偉斌

辦事處主任: 李明生

工農業總產值: 14.74億元(2017年)

郵政編碼: 515344

基本概況

燎原街道位於普寧市區西北側,東經116.09'19",北緯23.20'08"。街道西靠梅塘鎮,北連大壩鎮,東接流沙北街道,南毗池尾街道,駐地為泥溝村、街道面積為30.08平方公里。

2013年4月28日,經省人民政府同意,省民政廳正式批覆同意普寧市撤銷燎原鎮建制,設立燎原街道辦事處,街道轄有果隴、泥溝、光南、烏石、夏地、大員、漁新、漁老、埔上寮、四嶺頭等10個行政村和1個社區居委會,共有34個自然村,居民總戶數13145戶,總人口72234人(2010年)。

2017年,街道工農業總產值為14.74億元,固定資產投資為5.32億元,轄區內有以中國·普寧國際服裝城、蕾沃爾服飾、群飛織造、東方日產恆悅4S店、吉潤混凝土為代表的各類企業161家,初步形成紡織服裝、汽車、建材、醫療衛生等支柱產業。街道電子商務發展活躍,2016年被阿里巴巴評為「中國淘寶鎮」。

行政區劃

燎原街道下轄燎原社區,泥溝村,烏石村,光南村,果隴村,夏地村,大員村,漁新村,漁老村,埔上寮村,四嶺頭村。

歷史沿革

明代之前隸屬潮陽戎水都,清雍正十年(1732年)將潮陽縣戎水都劃歸普寧縣;民國時期屬普寧縣第一區(即洪陽區),解放後1957年以泥溝、果隴的基礎建立燎原鄉,此帶有革命色彩的名字,跟時代背景分不開。

1958年燎原鄉併入大壩公社,1974年從大壩公社析出烏石,光南,泥溝,果隴等建立燎原公社,1983年改燎原區,1986年設燎原鎮。

2013年2月26日,撤銷燎原鎮設立燎原街道辦事處,正式劃歸市區。

文化名片

2012年泥溝村被評為「廣東省十大最美古村落」。

2004年被省文化廳命名為「廣東省民間藝術(英歌舞)之鄉」。

2004年泥溝英歌舞傳承人張伯琪被省文化廳授予「廣東省首批民間藝術師」稱號。

2006年被授予「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英歌)傳承人」稱號。

泥溝英歌多次參加國家、省、市文化展演,特別是泥溝少兒英歌隊,曾在2004年赴北京參加國慶首都遊園活動文藝演出,蜚聲全國。

2016年,果隴村被評為「省級古村落」,其民間藝術代表形式潮州大鑼鼓在2017年春節參加「我們的節日·元宵」——第十三屆中國民間文藝山花獎·民間藝術表演獎(民間鼓舞鼓樂)評獎活動暨2017廣東省第六屆花燈文化節。

在古村落和歷史文物保護方面,加強泥溝村「群眾學校」、「烈士紀念陵園」愛國主義教育基礎的保護;加強泥溝村「百歲坊」、祠堂文化、民俗文化、英歌文化和果隴村「娘宮」、「進士第」、「狀元碑」、潮州大鑼鼓等文物保護開發和特色文化的傳承。

2016年、2017年泥溝村舉辦了「普寧市第一、第二屆梅花旅遊節」活動,吸引大批遊客參觀,在古村落保護上,結合創文活動,引導樹立新風尚,積極探索實施「鄉村文化·特色古村落」旅遊,使到文化建設、古村落開發保護、鄉村發展得到有效統一。

教育事業

燎原街道2012年順利完成「教育創強」任務;2016年通過省教育「創均」初評驗收。

泥溝鄉賢張錦程先生於1992年獨資3000萬元興建普寧職業技術學校,2000年,學校被國家教育部定為首批國家級重點學校;2014年,被國家教育部、人社部、財政部聯合定為首批國家改革發展示範學校。

地理位置

位置交通

街道位於普寧市中部平原地區,東經116°09』23.16」,北緯23°20』12.33」,位於揭陽普寧市區北部;西靠梅塘鎮,北連大壩鎮,東接流沙東街道,南毗流沙北街道、池尾街道。交通方面有省道S236公路縱貫境內;境內有市政道路北環大道、北二環大道、燎原東路等貫穿。揭普高速從轄區西部穿越而過,在泥溝設有出入口,各村都有各自的村道相互相接,縱橫交錯整個轄區。

地形地貌

燎原街道位於鐵山腳下、練江上游白坑湖支流是一塊小平原,街道西部有烏石村的烏石山,泥溝村的崎頭山、虎地山、鳳髻山、鵝地山等,和夏地村大員村小丘陵山脈,街道東北部有果隴村的雞籠山和管轄部份鐵山山地,西北部有濕地白坑湖,鎮內有練江支流錯雜分布;鐵山是普寧的鎮山,白坑湖是普寧市內一片天然淺湖,是練江的發源地之一,以前為普寧名景之一,可惜解放後掀起了圍湖造田的運動,使湖的面積銳減,僅剩下不到十分之三原面積較大,湖面積縮減很多。該湖生態環境尚好,有較多鷺類居住;白坑湖退耕還湖建成白坑湖水庫。未來白坑湖將建成粵東地區知名的濕地公園。

經濟發展

綜述

2017年,街道實現工農業總產值14.74億元,比2016年增長7%,實現固定資產投資7.63億元,比2016年增長43%。和潤二手車交易市場、鼎興盛名車城、廣東恆澤汽車銷售有限公司、萬都服裝廠等企業相繼落戶投產。成功解決了久拖未拆的環北二路光南路口拆遷戶拆遷工作,使建設歷時4年之久的北環二路於2017年12月全線通車,完成汕湛高速公路燎原段征地拆遷任務。

2020年,燎原東路、服裝城南路改造工程已完成通車。

第一產業

農業主產水稻、番薯。已形成水果、水產、蔬菜基地。

第二產業

工業有化工、五金、塑料、服裝、玩具等。

第三產業

街道里共有淘寶村四個,分別為泥溝村、烏石村、果隴村和光南村。電商、房地產業發展迅速。

區位優勢

燎原街道交通便利,省道236線從轄區經過,全長10.2公里,普惠高速在街道泥溝村設有出入口。

普寧市北二環大道以轄區光南村為起點,連接普惠高速泥溝出入口,直達廈深鐵路普寧站,北環大道從轄區烏石村經過,形成「二橫一縱」的大交通格局;在發展思路上,街道緊緊圍繞普寧市委提出的「三名城」和「三大基地」建設,進一步明確發展思路,抓好規劃,形成以發揮中國·普寧國際服裝城輻射效應和淘寶電商集聚效用,結合壹啟文化創意產業園建設,大力發展快時尚服裝產業和現代服務業,積極構建以烏石村、光南村為主的承接市區產業轉移的產業區,以夏地村、大員村、漁新村、漁老村、埔上寮村、四嶺頭村生態環保區為主線的生態建設區,擦亮果隴村、泥溝村「省級古村落」牌子,打造古村落特色鄉村旅遊區的總體發展思路。

特產

豆乾

光南建村至今已有六百餘年,光南人學會製作豆乾源於明朝初期。元朝末年,群雄並起,陳友諒被朱元璋打敗之後,他的軍師何野雲(人稱虱母仙)流落到普寧一帶。他除了會為人選地建房、造寨門、修墳墓之外,還有一套手藝。當時光南村的二世祖母逝世,請何野雲選地造墓。同時他也教光南村六百年來的主要副業。

普寧會製作豆乾的人很多,大城鎮鄉村中賣豆乾的小攤和小食店星羅棋布,不管誰品嘗到豆乾,特別是油炸豆乾,都稱讚說:「油炸豆乾,清中有香,補而不燥呀!」

普寧豆乾不僅在國內享有盛譽,而且在國外也是名菜。如泰國、越南、老撾、柬埔寨、新加坡等地都有普寧華僑經營豆乾生意。

旅遊景點

白坑湖,又稱銀湖。離東面的鐵山不遠。位於廣東省普寧市燎原街道境內,處於泥溝村的北端,是練江上游的發源地,在維持附近地區的生態平衡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而且還為農田提供了灌溉的水源,為周圍村民提供鮮美的魚類等等。

規劃開發

《普寧白坑湖縣級濕地公園總體規劃(2019-2023年)》,根據白坑湖濕地公園所處的區域特點,在濕地生態保護與恢復建設中,充分考慮濕地與周邊民居之間的關係,使之融會貫通,互為補充,建設成為城市與自然山水相融的濕地生態系統。將項目定位為以休閒遊覽、科普教育、自然野趣、生態保護為主要內容,充分利用濕地價值和文化屬性,豐富居民休閒遊樂活動。

視頻

普寧市燎原街道萬嘉建材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