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熊膽滴丸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熊膽滴丸
原圖鏈接  

熊膽滴丸中成藥名。由熊膽粉組成。具有清熱,平肝,明目的功效。用於驚風抽搐,咽喉腫痛。

成 份

熊膽粉。

方 解

熊膽性寒,味苦。歸肝經、膽經、心經。具有清熱解毒,息風止痙,清肝明目的作用,可以用於治療熱毒導致的瘡瘍腫毒,高熱導致的神昏驚厥,驚癇抽搐,肝熱導致的眼睛紅赤,也可以用於治療肝經濕熱導致的黃疸等。

藥理研究

熊膽具解痙作用,熊去氧膽酸能促進體內疲勞物質的分解與排泄,並能增加維生素Bi、維生素B2的吸收。熊去氧膽酸鈉對士的寧引起的小鼠中毒有解毒作用,與鵝去氧膽酸鈉及膽酸鈉合用其作用能增強。尚有健胃、鎮痛及促進膽汁分泌等作用。[1]

性 狀

本品為深棕黃色至深褐色的滴丸;味苦、微腥。

功能主治

清熱,平肝,明目。用於驚風抽搐,咽喉腫痛。

規 格

每丸重30mg(含熊膽粉10mg)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10~15丸,一日3次。

不良反應

個別患者用藥後出現胃不適。

禁 忌

  1. 孕婦忌服
  2. 對本品及所含成分過敏者禁用。

注意事項

  1. 忌生冷油膩食物,魚、蝦腥物,忌煙、酒刺激食物。
  2. 肝腎不足引起頭暈眼花、迎風流淚及脾胃虛寒、大便稀溏者慎用。
  3. 藥服3天症狀未減輕者應到醫院就診。
  4. 過敏體質者慎用。
  5. 本品性狀發生改變時禁止使用。
  6. 請將本品放在兒童不能接觸的地方。
  7. 脾胃虛寒、大便稀溏者慎用。
  8. 兒童、年老體弱者應在醫生指導下服用。
  9. 如與其他藥物同時使用可能會發生藥物相互作用,詳情請諮詢醫師或藥師。[2]

貯 藏

密封。

附 注

請仔細閱讀說明書並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