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機械工程專家。1939年4月20日生於湖北棗陽。1962年畢業於西安交通大學機械工程系,1966年西安交通大學製造自動化專業研究生畢業。華中理工大學教授。1995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在精密測量、機器人操作、計算機幾何和先進制造技術等方面進行了一系列探索。

熊有倫
熊有倫
出生 (1939-04-20) 1939年4月20日(85歲)
國籍 中國
籍貫 湖北棗陽
民族
母校 西安交通大學機械工程系
職業 機械工程專家

熊有倫[1]

目錄

教育背景

  1. 1957年9月~1961年7月,西安交通大學機械工程系機械製造自動化專業,獲得學士學位
  2. 1961年9月~1966年10月,西安交通大學機械工程系機械製造自動化專業,獲得碩士學位

工作經歷

  • 1966年10月~1978年,華中工學院(2000年組建為華中科技大學)機一系任教任助教
  • 1978年~1986年,華中工學院任副教授
  • 1986年~,華中工學院任教授。
  • 1980年1月~1982年1月,作為訪問學者,前往英國謝菲爾德大學控制工程系學習。
  • 1988年1月~1989年1月,作為客座教授,前往英國索爾福德大學航空與機械工程系工作。
  • 1995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 [5] 。
  • 1996年8月,香港科技大學做訪問教授。
  • 1999年9月,香港城市大學做訪問教授。
  • 2002年,應邀擔任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nufacturing Automation(ICMA2002)國際會議主席之一。
  • 2016年12月18日,擔任西安交通大學湖北校友會名譽會長。

研究方向

在精密測量、機器人操作、計算機幾何和先進制造技術等方面進行了一系列探索。建立了精密測量的極差極小化理論,提出了形狀誤差、輪廓誤差和位置誤差評定的「最小區域」統一判別準則和計算機智能仲裁方法在機器人動力學和軌跡規劃方面,建立了基於J-函數的碰撞、干涉檢驗方法,為機器人分析和運動規劃提供了統一的準則和方法開發了機器人離線編程系統HOLPS,較好解決了機器人應用工程的若干關鍵技術問題建立了點接觸約束的機器人操作定性分析理論,為機器人操作規劃提供了有效的分析工具。

主要獎項

  • 1990年,「精密測量的評定判別理論」獲得國家教委科技進步一等獎,第一完成人
  • 1994年,「點接觸約束理論與機器人抓取的幾何模型」獲得國家教委科技進步二等獎
  • 1995年,「基於微機的機器人離線編程系統HOLPS及其應用」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第一完成人
  • 2000年,「機器人抓取規劃及運動規劃」獲得湖北省自然科學二等獎
  • 2002年,「發動機類零件的快速測量、建模及面向製造的設計」獲得湖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
  • 2004年,「發動機類零件的快速測量、數字建模及面向製造的設計」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第一完成人
  • 2013年,「高性能無線射頻識別(RFID)標籤製造核心裝備」獲得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第三完成人

  • 1995年,中國科學院院士
  • 2001年,教育部和人事部頒發的「全國模範教師」榮譽稱號
  • 2001年,全國勞動模範
  • 2005年,全國科技先進工作者
  • 2006年,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

參考資料

  1. 熊有倫 中國科學院學部網

外部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