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季光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本條目存在以下問題,請協助改善本條目或在討論頁針對議題發表看法。
|
熊季光 | |
---|---|
出生 |
1903年6月15日 四川省江津縣龍門鄉 |
國籍 | 中國 |
教育程度 | 南京中央大學(原東南大學) |
職業 | 蠶學家 |
熊季光(1903-1991),蠶學家,中國近代蠶業開拓者之一,1929年南京中央大學(原東南大學)農學院蠶桑系畢業,。1933年-1936年赴日本九州帝國大學研修蠶學。畢生後擔任江蘇省蠶絲試驗場研究部主任,四川省蠶絲改良場技正、原種股主任等。從事蠶業教育和科學事業。曾參與創辦四川大學蠶桑系、成都原蠶選種場、四川三台蠶種場。育成「川一×華十」、「川蠶3號(南6×蘇13·蜀13)」等新品種。首次發現家蠶壁虱病(定名為家蠶虱蟎病),是全國第一屆桑蠶品種審定委員會委員、四川家蠶品種審定委員會顧問,參加審編《家蠶遺傳育種學》一書。近40年來,四川家蠶新品種的三次換代,促進繭絲產量連續翻番,為蠶業發展作出重要貢獻。
個人簡歷
1903年6月15日 生於四川省江津縣龍門鄉。
1924-1926年 南京、東南大學預科學習。
1926-1927年 北伐第4軍25師任連指導員(4個月)、江津縣中山中學教員兼教務主任。
1928-1929年 南京中央大學(原東南大學)農學院蠶桑系復學,畢業。
1930-1933年 江蘇淮陰農校蠶科主任,中央大學農學院助教,安徽第4、第5職業中學蠶科主任。
1933-1936年 日本九州帝國大學農學部研修蠶學。
1936-1937年 江蘇省蠶絲試驗場研究部主任,四川省蠶絲改良場技正、原種股主任等。
生平介紹
熊季光,又名熊季鑫,四川省江津縣人,1903年6月13日生,五兄弟中排行老五。6歲入私塾,14歲入龍門鄉高等小學,17歲入江津縣立中學。父輩及兄長三人務農,假期回家常參加農活。由於與農村勞苦大眾相處日久,嘗到務農之苦樂,立下學農志向。
1924年8月,熊季光考入南京東南大學預科讀書。"五卅慘案"和"萬縣慘案"後,他參加了南京聲援上海工人的罷工活動。1926年秋他在學校里參加國民黨。當年10月北伐軍攻下武昌,他便和幾位同學一道去武漢參加北伐軍。1927年2月因父病故,請假回家治喪後,到江津中山中學任教員兼教務主任。中山中學是一所私立學校,是中共地下黨組織的聯絡點,講授政治、經濟常識和馬克思主義基礎知識。熊季光講政治課。"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後,縣城一片白色恐怖。1927年5月,熊季光在中山中學加入中國共產黨江津地下組織。在學校舉行的孫中山總理逝世二周年紀念大會上,熊季光宣傳新三民主義的三大政策;又因學生作文抨擊反動當局,被逮捕。1928年2月,經地下黨組織營救出獄,後去南京中央大學(原東南大學)農學院蠶桑系復學。在校參加驅逐腐敗院長學潮,被推選為農學院學生會負責人之一。1930年2月,熊季光大學畢業,到江蘇淮陰農校任教員兼蠶科主任。1931年8月,回中央大學農學院任助教。1932年2月後,在安徽宿縣第四職業中學和貴池縣第五職業中學任蠶科主任。1933年7月,抱着"科學救國"的理想,夫婦二人自費去日本,在九州帝國大學農學部養蠶研究室,研修家蠶遺傳育種學。熊季光於1936年2月回國,任江蘇省蠶絲試驗場研究部主任。在此寫出他的處女作《家蠶品種改良法》,由上海商務印書館出版。此書是中國家蠶育種新法的早期論著,介紹了日本的家蠶雜交制種優勢利用技術等,有學科開拓意義。
主要論著
1 熊季光.《家蠶品種改良法》。.上海:商務印書館,1936
2 熊季光.《談四川蠶業》.重慶:中央日報,1945-12
3 熊季光.《對家蠶育種方法的一些體會》.中國農業科學.1962(3):34~36
4 熊季光,阮光藻.《關於桑蠶雜交強勢問題的探討》.蠶業科學.1963(2):127~128
5 熊季光等.《家蠶新品種"南4×南5"選育報告》.中國蠶學會學術討論會會刊.1963:114~116,等等。
主要貢獻
熊季光在家蠶育種學上有較深的學術造詣,並注重理論指導實踐。他是全國第一屆桑蠶品種審定委員會委員、四川家蠶品種審定委員會顧問,參加審編《家蠶遺傳育種學》一書。近40年來,四川家蠶新品種的三次換代,促進繭絲產量連續翻番,熊季光是作出了重大貢獻的。
50年代初,按照蠶業恢復發展的目標,首先從蠶品種這個基礎環節抓起。熊季光與陶代華、蔣同慶等一道,重新制定四川省家蠶選種和繁育制度,技術操作和鑑定規則,以及監管條例等配套法規。組織南充、北碚、成都、樂山等試驗場站,採用純系定向選育法,50年代中期育出一代雜交蠶品種"川一×華十"。60年代蠶試站繼續選育復壯,不斷提高農村單產和繭質,為四川蠶品種第一次換代,川絲上了一個新台階,該品種應用至70年代末,獲1978年四川省科學大會獎。60年代,熊季光應用多雄雜交理論作指導,培育成"川蠶3號"(南6×蘇13·蜀13)。這是國內首次育成和推廣的多元雜交新蠶品種,受到蠶種場、農村、絲廠的多方歡迎,樂至絲廠等自動出資贊助推廣。該品種獲1978年四川省科學大會獎。"川蠶3號"不僅標誌着四川蠶品種的第二次換代,在育種方法上更具有創新特色。《中國農業科學》1962年第3期刊載熊季光的論文"對家蠶育種方法的一些體會",《蠶業科學》1963年第2期刊載出熊季光、阮光藻的論文"關於桑蠶雜交強勢問題的研討"。70年代,四川蠶研所再育成七字號"781×782·734"等蠶品種,實現了四川蠶品種的第三次換代。該品種獲四川省重大科技成果三等獎,至今仍是養蠶生產的當家品種之一。蠶品種三次換代,使四川省的養蠶單產提高,總產繭量持續增長。四川家蠶品種的培育,在熊季光的指導參與下,既出了成果,又培育了人才。他的學生有不少已成為新一代家蠶育種專家。
參考文獻
模板參量錯誤!(代碼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