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熊大經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熊大經

來自 快資訊 的圖片

熊大經,1946年生,男,重慶市人,主任醫師教授,國內第一個中醫耳鼻咽喉博士生導師[1]四川省衛生廳學術和技術帶頭人,第二屆四川省十大名中醫[2],全國第四批名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3]、國家食品藥品監督局新藥審評專家[4]、國家自然基金委同行評議專家、國家發改委藥品價格評審核心專家[5]、中華中醫藥學會耳鼻喉專委會副主任委員。中華中西醫結合學會四川省耳鼻喉科分會主任委員。

是我國著名的中醫耳鼻喉科專家,他幼承庭訓。1970年以優異的成績畢業於成都中醫學院,並留校任教,長期從事耳鼻喉科的教學、臨床和科研工作。圍任耳鼻喉科教研室主任、教授、碩士生導師。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兼任中國中醫藥學會耳鼻喉科學會委員及科技組長、《中國中醫藥年鑑》編委、成都市政協委員,曾被評為"成都市十大傑出青年"。

基本信息

人物說明----我國著名的中醫耳鼻喉科專家

出生日期----1946年

出生地點----重慶市

國 籍 ---- 中國

職   業 ---- 醫療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第二屆四川省十大名中醫、全國第四批名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

畢業院校----成都中醫學院

工作業績

長期堅持臨床實踐,1974年在附院建立了耳鼻喉科,是省內首家開設的中醫耳鼻喉專科。以中醫理論為基礎,以臨床為根本,積累了較豐富的經驗,擅長治療鼻科及咽喉科疾病,在精研、廣擷博採的基礎上,形成了一整套獨特的治療方法。如長期困擾臨床醫生的鼻竇炎,經多年臨床經驗,提出肝膽火熱是鼻竇炎發病的根本原因,治療當以清利肝膽火熱為主,在臨床上取得了很好療效。以此主持研究的治療化膿性鼻竇炎的中成藥--鼻淵舒和鼻竇炎口服液,給廣大患者帶來了福音。鼻竇炎口服液通過鑑定後,1979年,新華社、《人民日報》及國內各省報均作了報道,國內前來求治者絡繹不絕,並收到數十萬封患者來信,且很快傳到海外,異國患者也慕名求醫。德國一位鼻病患者,患病20餘年,多處求醫,自認為治癒無望,後經他治療.很快就痊癒了,回國後發表文章稱"熊大夫治鼻病如神"。此外,法國、東南亞及香港、台灣等地亦有不少患者前來就診。他對病人一視同仁,不分貧富貴賤,經常給病人耐心解釋,消除其思想顧慮,使之心情舒暢,配合治療。還經常為省市領導看病,利用假期帶學生進行社會實踐,到貧窮邊遠地區義診,贏得了良好的社會聲譽,表現出高尚的醫德。

個人榮譽

他根據其祖傳秘方主持研製的鼻竇炎口服液,獲1982年四川省高教局重大科技成果二等獎,並以成品藥"熊大夫祖傳鼻炎靈口服液"出口香港和東南亞,主持研究的四川省中醫管理局課題"潤肺利咽噴霧劑治療咽炎的研究"通過鑑定被認為具國內先進水平,獲1994年四川省中醫管理局科技進步三等獎。

校勘整理的《喉科指掌》(人民衛生出版社,1989),獲四川省中醫管理局科技進步三等獎。從1982年起,開展了過敏性鼻炎的研究,先從臨床入手,經多年探索,逐步積累了一整套治療過敏性鼻炎的經驗,指導研究生,研製成功了"肺氣虛過敏性鼻炎動物模型"。參加編寫的工具書及專著有:《中醫大辭典》(人民衛生出版社,1987)、《簡明中醫辭典》(人民衛生出版社,1979)、《中醫眼喉科學》(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198o)、《中醫五官科學》(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1989)、《醫學百科全書》(分卷副主編,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5)。參加了"電子計算機專家治療程序(鼻淵治療程序)的研究",該項目獲四川省科技進步三等獎。參加制定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部中醫藥行業標準--《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耳鼻喉科部分,該標準已於1995年1月1日實施。在國家級、省級雜誌上發表論文10餘篇。承擔主編《實用中醫耳鼻喉口齒科學》和《中華大典·醫學分典·耳鼻喉總部》,同時參與了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組織制定的《中醫臨床診療規範術語》及《中醫病種質量控制標準》的編寫工作。

擅長疾病

耳鼻咽喉科疾病的診治,對咽喉炎、鼻竇炎、過敏性鼻炎、耳鳴、耳聾有獨特的療效。

擔任職位

主任醫師,教授,國內第一個中醫耳鼻咽喉博士生導師,1970年畢業於成都中醫學院(現成都中醫藥大學)。四川省衛生廳學術和技術帶頭人,第二屆四川省十大名中醫,全國第四批名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國家食品藥品監督局新藥審評專家、國家自然基金委同行評議專家、國家發改委藥品價格評審核心專家、中華中醫藥學會耳鼻喉專委會副主任委員。中華中西醫結合學會四川省耳鼻喉科分會主任委員。

社會評價

忠於黨的中醫教育事業,治學嚴謹,為人師表,對工作認真負責,他認為教師必須不斷提高自身水平,關心和了解國內外本學科新動態,接受新的學術觀點,並很快運用於臨床、教學和科研中。他在中醫學寶庫里精勤博採,刻苦自勵,夙夜匪懈,二十幾年如一日,做了數萬張資料卡片。在教學中,上課前認真備課,查閱大量資料,以豐富的教學內容,從不打無準備之仗。注重採用形象直觀的教學法,將幻燈、電視錄象等引入課堂,強調將理論與臨床實踐緊密聯繫,舉例貼切生動,深受學生好評。對研究生的培養,更是傾注了滿腔心血,嚴格要求,耐心指導,尤其注重培養學生的科研思路及方法,增強其臨床和科研能力。他還時常關心學生生活,教給他們為人處事的道理,正如一位研究生所說:"跟隨熊老師不僅要學他的專業知識,他嚴謹的學習態度更值得學習。"在艱苦的條件下,建立了學校耳鼻喉教研室,參與了學校開辦五官專業的籌備工作,建立了西南地區第一個動態喉鏡實驗室、編寫了《中醫耳鼻喉科基礎》、《中醫口齒科學》(成都中醫學院,1991)等專業課教材。

視頻

名醫說 熊大經的故事 2017年9月17日發布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