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煨桑:雲霧飄渺的焚香祭祀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煨桑:雲霧飄渺的焚香祭祀
圖片來自網易首頁網

煨桑:雲霧飄渺的焚香祭祀,拉薩是藏傳佛教的中心。大昭寺、小昭寺、哲蚌寺、色拉寺、甘丹寺和其他寺廟群星拱月般地簇擁着布達拉宮,信徒多,祭祀香火自然也很旺。焚香祭祀是多種祭祀中的一種,藏人謂之「煨桑」,就是煙祭。

原文

  藏族原始宗教的祭祀儀式,包括煨桑、血祭、跳神三個內容。在舉行宗教儀式時,這三個內容,往往都是一併舉行的。後來苯教還將其毫無變動地納入自己的祭祀儀軌。佛教傳入藏區後,除了在「血祭」這一內容上有所變動外,其餘全部繼承了下來。

  「桑」是藏語的音譯,其意「煙」或「煙火」。至於「煨桑」,較確切的譯法應是「煙火祭祀」或譯為「煙祭」。為什麼民間有此俗稱,那是因為煨桑這一宗教儀式,在近代已經逐漸演變為一種民俗活動。從內容看,民俗的「煨桑」和宗教儀式中的「煨桑」沒有什麼大的不同,只是宗教的煨桑僅是祭祀儀式中的一個內容,而民俗中的煨桑是單獨舉行的。煨桑所用的材料有扁柏、小葉杜鵑、艾蒿、青松、糌粑等物品。

  藏族先民的煨桑活動都是在部落外的山頭或河岸上舉行,煨桑時把扁柏、艾蒿、小葉杜鵑的枝葉堆起來,中間放上五穀雜糧,然後由儀式主持者灑上一點水,點燃後祀神。藏族原始先民常把煨桑視為部落社會中的頭等大事,他們借用煨桑來結集群眾,加強部落聯盟,以壯大聲勢。出戰或行軍途中也經常煨桑,祈求神靈保護以獲得勝利,在藏族史詩《格薩爾王傳》中就不乏這方面的描述。

  學界認為煨桑起源於藏族的原始時代。那時,每當部落中的男子出征和狩獵回來時,部落中的族長、老年人、婦女和兒童,便在部落外的空地上,點燃一堆艾蒿、小葉杜鵑等有香氣的枝葉,讓出征者從上面跨過,並不斷地往他們身上灑水。開始也許是想通過薰香草的方式,除掉出征者身上的血腥之氣,用水洗去其污穢。後來便演變成宗教儀式,人們再不從「桑」堆上跨過,水也不再灑在身上,而是灑在「桑」堆上。煨桑的目的也變成祭神祈福。後來,再加上苯教和佛教的渲染,煨桑便成了藏區宗教特有的一種祭神儀軌,與其他一些屬於苯教和藏傳佛教的祭祀儀規配合在一起,顯得更加莊嚴。

  煨桑時一般還要念誦一種叫《小桑》的經文,或請喇嘛念,或者自己念。一般都認為蓮花生大師創製的《小桑》經文,可以使人無論是在家,還是外出,隨時誦之,皆能心想事成,如願以償。煨桑作為一種祭祀祈願的活動,在過去,幾乎人人都參與,從官方到民間,尤其是在祭祀中更是如此。日常生活中,煨桑祭祀也占重要位置。

  1751年西藏地方政府(即通常所說的「噶廈」)建立,噶廈政府每年夏季和冬季各舉行一次大規模煨桑儀式。儀式由噶倫(原西藏地方政府主要官員)主持,地點在大昭寺的屋頂上。凡噶廈大小官員,都必須身着官服來參加這一活動。煨桑的那一天,大昭寺頂上煙霧瀰漫,米如寺的幾十位僧人伴隨法號進行各種祭神儀式,並由身着古代武士鎧甲的寢宮伺衛營不時鳴放火槍,四名貴婦打扮的女子手把金盅敬祭神靈,拉章強佐(大昭寺司庫)大擺油炸果子和乾鮮果品,這就是所謂的「夏季白祭」和「冬季白祭」。

  說說民間的煨桑祭祀活動。

  祭山祭水。祭山,即將五彩經幡、香枝和青稞酒等祭品攜至本地附近最高山頭的神壇上,進行煨桑以娛山神。祭水,就是至本地較大的河邊樹枝上懸掛五彩經幡,同時在河堤上煨桑祭祀水神。

  祭屋頂神。一般住家屋頂四角築有垛台,每個垛台上插上樹枝,每個樹枝上綴系五彩經幡。不同顏色表示不同的意蘊。從上到下的順序為藍、白、紅、綠、黃。民間傳說,藍為天,白為雲,紅為火,綠為水,黃為土,依次用羊毛線縫製。若以五行會意,則藍為水,綠為木,紅為火,黃為土,白為鐵。所以常有以宅院主人屬相顏色開頭排列經幡顏色次序的習俗。屋頂山牆中間的牆垛上,置有陶製香爐,是主人煨桑的地方,每逢藏曆每月初八、十五和三十日或大小節慶、婚嫁、旅行等喜慶之時皆在此爐中煨桑祭祀屋頂神。[1]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