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焦作風俗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焦作風俗起 居

  解放前,城鄉居民多睡炕、坐炕(用磚或土坯砌成的臥床),置矮桌於炕,盤坐就餐或書寫,或接待賓客。坐姿有:一是兩膝着地,臀部坐於足跟上(室外多屈膝蹲坐於足跟上);二是兩足交叉盤腿大坐;三是平伸兩腿而坐。家庭除設臥炕外,常於堂屋設桌椅會客。解放後,城市土炕日少,多代之以木床。直到上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農村才漸漸不見土炕,代之以木床。[1]

[]

  城市居民起居,多隨公事作息時間而變,一般6時至7時起床,以不誤8時上班與求學為限。老年人多6時左右起床散步健身。舊時店鋪店員黎明即起,灑掃店門庭院,待迎顧客。飯館食堂營業員一般4時至5時即起,備餐營業。今時商家進貨,也黎明即起,搭車去洛陽、新鄉、鄭州。菜農趕早市,也常三更半夜即起。近郊農家與城市居民起居想仿。遠郊農家作息隨農事忙閒而變,農忙起早搭黑,農閒日上三竿不起 村落街道

街道、村落組織方式:城區以街道辦事處為基層單位,主任、副主任由區派出,下設居民委員會,主任由居民推選。村落以行政村組成村民委員會,以自然村落設若干村民小組。街道村落名源:農村的村落名來源有多種,或以姓氏取名,如岳村、李莊等。或以歷史生產狀況取名,如馬作、上白作等;或以自然條件取名,如寨豁、山底等;或以方位取名,如西村、南崗等;或以歷史典故趣事取名,如待王、義莊等;或以古代城池取名,如牆南、安陽城等。城區街巷名也有眾多源由,大致有:以方位命名,如東環路、北環路等;以古蹟命名,如山陽路;以現代歷史特徵命名,如解放路、人民路等;以典型建築物命名,如塔南路;以名人名事命名,如仁義胡同等;以序數命名,如五號院、六號院等。

  家族家庭

  解放前,家長制和族長制在城鄉家庭中都占有統治地位,有「四世同堂」、「五世其昌」及「家有千口,主事一人」之說。家庭成員處世以「三綱」、「五常」為準。新中國成立後,家族、家庭關係日漸變化,族長制基本消失,家長治家規俗也逐漸淡漠,家族成員共商家事已經普遍。尤其以兩代同居為主的小家的建立,子女各立門戶,形成新的家庭關係,出現了眾多「文明之家」和「五好家庭」。在城市鄉村,舅父主持分家者日少。

  解放前,不論貧富,都以「孝悌忠信」、「禮義廉恥」、「勤儉為本」、「安分守己」等道德規範治家。書香世家常以讀書習禮、忠厚傳家為本,教子女多有義方,男講習讀求功名,女多深居工女紅;農家以安分守耕為本,常以處世不多言,言多必有失為誡。此規長期流行於世。現時多沿職業規範而待人接物,家風民主、鄉鄰和睦日漸普及城鄉。子女有參加各種社會活動的自由,婚姻自主受到法律的保護。舊時家風中的良好習慣,如省親、祝壽、以禮待客、濟貧、尊老愛幼、勤儉持家等,得到較普遍地繼承。家譜具有重要的史學意義和文化意義,舊時家譜多出於官宦大家和望族,現時續家譜的風氣有恢復跡象。

  鄰里

  鄰里,城市多指同樓居處的鄰居,鄉間多指同一村莊挨門居住。俗語「遠親不如近鄰」,「近鄰不如對門」,居處相近,鄰里相幫,其間也有諸多習俗。串門兒習俗:系鄰里日常來往方式,即閒來無事到鄰居家閒坐、聊天。串門者多是情意言談相投者,俗稱「說得來的」或「要好的」。聊談內容廣泛,談古論今,所見所聞,工作單位或村中軼事等,通過串門交流和增進情感。聚街習俗:農村頗為流行,多見男一夥、女一群聚在一起閒聊。閒暇時,冬季圍在街村向陽處,夏季坐在陰涼處,談天說地,農事耕作,怪異神話等無所不談。舊時村莊在飯晌時,村民端着飯碗聚集飯場,邊吃邊聊,增強鄉情,活躍生活。鄰里互助習俗:鄰裡間一家有事,特別是農村修房蓋屋,婚喪嫁娶,同族和鄰居多無償主動幫忙。在收割、播種、揚場、耕作等農事大忙時,也常以人力、畜力互幫互助。和諧調解習俗:鄰裡間出現誤會或糾葛,多請中間人說和調解。也有主動上門交談情況,說明原由,解除誤會的。城市居委會和農村村委會設有民事調解小組或調解委員會,負責說和、調解民間日常糾紛。上世紀80年代以來,鄉村村村有村規民約,以規範日常行為,淨化社會風氣。

  居處

  20世紀60年代前,城區居處同鄉村一樣,多「上棟下宇」式的住房,即頂部結構有梁、檁、椽,下有屋檐,建築形式為起脊瓦房,小街巷,多獨門獨院。20世紀70年代,城區建房開始向水泥預製結構發展,多趨向樓房建築。實行住房統一規劃設計,樓房、平房兼有,基本上打破了獨門獨院居住格局,形成「家屬院」居住模式。20世紀80年代,城區開始統建綜合配套的居民小區,公私房大量翻修或新建,居處結構設計逐漸合理、實用,有一室一廳、兩室一廳或三、四室一廳,配有廚房、衛生間等設施,居民生活日漸方便。進入21世紀後,新建的居住區有別墅類,建築風格各異,差落有致,有歐式建築,還有樓中樓,建築面積多在200平方米左右,兩廁兩衛,房屋大廳在30平方米左右。時至今日,鄉間依然基本保持獨門獨院居住格局。上世紀70年代前,我市山區和沿山一帶村莊,多沿河流溝岸聚落,居室多為窯洞,院落多為平地。平原地帶,多脊房。上世紀70年代後,平房漸漸興起。普通民房房屋為磚木或外磚內坯塗白泥結構,村落之中,大戶人家,間或少有瓦房,甚至也有閣樓式的門面房和住房。

  建房開工、上樑、校脊、竣工,為圖吉祥,均燃放鞭炮,樑上書寫「姜太公在此」,「上樑大吉」吉祥字樣,書寫「某人率子某某於何時建築」紀念字樣。舊時上樑樑上吊一紅布,意驅鬼邪,今多插小紅旗以代之。

  飲食

  解放前,城市居民因經濟困難,多日食兩餐。鄉間農忙季節日食三餐,冬閒亦多兩餐。普通以小米、玉米、麥為主食。貧家以高梁、紅薯及糠麩拌瓜菜等為主食,麵條、烙餅、餃子多為待客之用。解放後,人民收入逐漸增加,飲食逐漸改善,城鄉均為一日三餐,糧食以麵粉、大米為主,兼食豆類及玉米面、小米等雜糧。菜餚品種日漸增加,肉食禽蛋逐漸豐富。昔日孕婦多食小米粥拌紅糖。上世紀80年代後,產婦除喝粥外,多食雞、魚、肉、蛋等。隨着城鄉生活條件的改善,待客出現雞、鴨、魚、肉、蛋之類上等佳肴。民間無嗜酒習俗,宴賓客多用佳釀,少許敬酒,以表心意。解放前,男主外不做飯,婦女圍着鍋台轉。解放後,城區男子做飯者漸多,至上世紀60年代末70年代初,隨着家庭雙職工的增多,男子做飯者較普遍。農村男子至今一般仍不做飯,飲食衣着以家庭中婦女成員為主進行料理。

  服飾

  服飾崇尚儉樸不侈,但服裝款式新舊時代變異極大。民國時期,市民多以機織細布為料,鄉間仍多穿手工粗布。城鄉富家兼着錦緞、華達毛呢。款式男多長袍、馬褂、布鞋,礦區也着皮鞋。鄉村男女普遍對襟上裝,大腰褲。城市女士多旗袍、右襟短上裝,戴手鐲、耳環、項鍊。公職人員及學生,男士以中山裝為禮服,或長袍戴禮帽,學生戴帶檐帽,紈絝子弟與新潮子弟,也間着西裝。女士多右襟短上衣,下裙裝。鄉間農民嚴冬禦寒多穿大棉褲。上世紀50年代以後,服飾大改,城區長袍馬褂絕跡,農村老先生仍有穿着長棉袍裝,城市多穿藍、灰中山服,或工人裝、學生裝、軍便服。女子一度流行列寧服。上世紀80年代,服裝樣式日漸繁多,流行男裝有西服、運動裝、擊劍服、夾克衫、獵裝、滑雪衫、風衣等。女裝更是五彩繽紛,夾克連衣裙短裙旗袍,各類款式的毛針織衣衫等。男女青年的褲子,一度有直筒褲、喇叭褲、牛仔褲、健美褲、西褲等。布料質地為機紡細棉布,繼而改為卟嘰兼平絨、嗶嘰、毛料,隨着工業發展,化纖、錦綸、滌卡、腈綸日漸普及,高檔毛料、呢絨、皮衣等也為常見衣料。童裝隨着年齡變化款式繁多。舊時兒童周歲時,多穿偏襟右掩腋下小布衫,內用橢圓形布料製成的兜肚,下着開襠無袖褲,前胸連腰,背後系扣,套上衣內。冬季穿「連腳褲」,外罩連袖上衣。周歲後穿絆帶褲。兒童服裝多用花色棉布,色澤艷麗,並以繡花、布貼花點綴。上世紀70年代前,城鄉居民衣服多為自製或請裁縫製做,上世紀80年代後,買成衣漸成主流。

  髮型,清末蓄長辮,辛亥革命後剪辮,男多平頭、光頭,後有背頭和分頭(中分、偏分)等髮型;女多獨辮、雙辮或扎髮髻,城內女學生多短髮。婚後結髻圓形盤於腦後,俗稱「小纂兒」,間或有夾發於腦後和少數燙髮者。男童多娃娃頭,女童小辮蓄劉海。解放後,髮型一度同前,而後逐步變化,成年男子蓄長發,大包頭,老年多平頭、光頭;女由長發改齊耳短髮或偏分式短髮(俗稱運動頭),老年女性改「小纂兒」為短髮,女青年漸漸多長披髮或燙髮。

  頭飾多見於女性,舊時少女多插絹花或絨花於頭兩側,扎耳眼,戴耳環。青年婦女多耳環垂肩,城區間有戴項鍊者。中年婦女別銀簪、戴耳環,手戴銀鐲、戒指。男壯年,舊時冬季多戴氈帽頭、耳封、猴頭帽,間有軍帽、火車頭帽、鴨舌帽。鄉間男子多頭系白毛巾,腰束布帶。夏季戴草帽,肩披毛巾。解放初期,頭飾一度同前,唯女性項鍊、戒指、手鐲不見。改革開放後,男女戴各種帽式及女用紗巾、圍巾配以中西式服裝,款式、色調協調,男女青年夏季多有戴墨鏡或變色鏡。女子戴項鍊、戒指開始流行。

  足飾,舊時以布鞋為主,四季有夾鞋、棉鞋之分。夾鞋分軟幫、硬幫,多圓口黑布面,棉鞋分深幫、淺幫兩種,多用黑斜紋布或平絨。鞋底用線繩密納,有薄底、厚底之分。鞋式多船形,女有繡花鞋,幼兒有虎頭鞋。近代鞋飾無大變。改革開放後,皮革製鞋、人造革鞋、膠底布鞋、全膠及塑料鞋等款式極為普遍。上世紀80年代以來,城市女青年多穿高跟鞋,上世紀90年代以來,農村農閒季節,農村女青年也穿高跟鞋。

  襪子,舊時有白布縫製短筒襪,後有機織線襪,有長襪、短襪之分。上世紀城市60年代後,農村80年代後,人們多穿尼龍襪,後有腈綸、絲光襪。樣式有長筒襪、過膝襪、連褲襪等,色澤多種,質地適用。

  改革開放以來,男女青年愈加注重儀表裝飾,尤以姑娘更甚,力求優雅美觀。女子描眉,抹口紅,擦胭脂,佩戴戒指、項鍊、耳環、胸針、髮夾等多種飾品。女帽、手套除禦寒外,也多含美化裝飾之意。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