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焉耆縣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焉耆回族自治縣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下轄自治縣,成立於1954年3月,位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天山中段焉耆盆地中央,北與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首府烏魯木齊隔山相望,南與塔里木盆地毗鄰相接,東面是煙波浩渺的博斯騰湖,西面是霍拉山旅遊區。總面積2570平方公里。焉耆是南北疆重要的物資集散地之一,是相鄰的和靜、和碩、博湖等縣和兵團農二師八個團場的商貿中心。2010年,焉耆回族自治縣地區生產總值為34.2億元。[1]

主要概況

焉耆回族自治縣位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中部,天山中段焉,耆盆地中央。東南與博湖縣毗鄰,北與和靜縣接壤,東北與和項縣相連,南與庫爾勒市相望,西南與輪台縣為界,隸屬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總面積2429.32平方千米,總人口12萬人(2004年)。民族有回、漢、維、蒙等23個民族。

焉耆回族自治縣轄4個鎮、4個鄉:焉耆鎮七個星鎮永寧鎮四十里城子鎮、北大渠鄉、五號渠鄉、查汗采開鄉、包爾海鄉。境內有:王家莊牧場、蘇海良種場、二十七團場。

古為西域焉耆國。清光緒二十四年(1898)設焉耆府。民國二年(1913)始設焉耆縣。1954年設立焉耆回族自治區,1955年改稱自治縣。隸屬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

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周圍大部環山,開都河流貫東部,孔雀河流經南部,中部有小片沼澤。為溫帶大陸性乾旱氣候。農作物有小麥、玉米、水稻、蠶豆、油菜、啤酒花等。畜牧以馬、羊、牛為主,「焉耆馬」聞名全國。工業有水泥、電力、製糖等。南疆鐵路橫貫縣境,為南北疆交通要衝。還有公路幹線和支線通往各地。古蹟有唐王城遺址、四十里堡舊城、錫克沁遺址、七格星明屋等。

自然環境

地勢西北高,東南低,略為傾斜。四周環山,形成了特殊的山間盆地。水資源豐富,開都河橫貫全境。屬中溫帶乾旱荒漠氣候,夏季聚熱,冬季冷潮。

地理位置:焉耆回族自治縣位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中部,隸屬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 ,在東經85°13′-86°44′、北緯41°45′-42°20′之間,東南與博湖縣相鄰,南與庫爾勒市接界,東北與和碩縣毗連,北部與和靜縣接壤,東西長約128公里,南北寬約45公里,總面積2570.88平方公里。

氣候條件:焉耆縣地處北半球中緯度溫帶地區,為典型的中溫帶乾旱荒漠氣候,又別具盆地夏季聚熱,冬季冷潮的氣候特徵。因受博斯騰湖水域的調節,冷熱變化不十分劇烈,日照時間長,熱量較豐富。全年可照時數4440.1小時,太陽年總輻射量156.84千卡/平方厘米,名列新疆各縣(市)第二位。單位面積獲得生物輻射量年平均78.4千卡/平方厘米,為新疆之最。年平均無霜凍期176天,年平均降水量為74.4毫米,年均氣溫8.2度,極端高溫38度,極端低溫-35度,最多風向為偏西北風。

地形地質:焉耆回族自治縣城位於焉耆盆地腹心地帶,地形平坦。焉耆盆地是以華力西褶皺為基礎盆地內部有很厚的中生代及新生代陸相沉積層,地層為第四紀沉積物覆蓋。平原上主要是礫石風化產物。

縣名考釋

焉耆地名寫法劉正琰諸先生編著的《漢語外來詞詞典》中,把散見於卷帙浩繁典籍之中的"焉支"一語 的漢語音譯10種寫法收錄如下:焉支、 燕支、煙支、胭脂、胭支、燕脂、煙肢、燃支、焉耆、焉提。焉耆的名稱在中國古籍上,漢唐時基本上有三種寫法:《兩漢書》、《晉書》、《魏書》、《周書》、《隋書》、《新唐書》、《舊唐書》、《高 僧傳》、《續高僧傳》、《悟空行記》都寫作焉耆, 《佛國記》和《水經注》及 《釋氏西域記》寫作烏彝, 《大唐西域記》叫阿焉尼。後來的各派學者議論 紛雜,相持不下。據日本松田壽南先生說,阿耆尼是古代焉耆僧侶所使用的雅稱,把焉耆一詞梵語化了。梵語阿耆尼即火神之意。中國一些學者提出烏彝、阿耆尼,都是"焉耆"的同音異譯。

"焉耆"一詞的語義上列10種寫法所包含的意義,歷代解釋家眾說不一,歸納起來可分為四種:

指 山名一一焉支山(此山坐落甘肅省河西走廊山丹縣與永昌縣之間,今名大黃山) 。"焉支"一詞最早見於《史記.匈奴列傳》,書稱"漢使驃騎將軍霍去病將萬騎出隴西,過焉支山千 余里,擊匈奴。"

指一種叫作紅藍的植物,北方人揉取其花上最鮮艷 部分,作胭脂。

指紅藍做成的一 種染料。史冊上講,焉支山下出產一種叫 紅藍的植物,匈奴人的婦女,有摘新鮮的紅藍花製作抹臉的焉脂,以至於到後來被漢將霍去病攻占之後,匈奴 有歌曰"亡我祁連山,使我六畜不番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婦女無顏色。"唐朝大詩人李白,也在詩中反映"焉支落漢家,婦女無花色。"從以上記載中可以肯定,被漢語釋成"焉支"的這個詞,是當地少數民族語言中表示"顏色"一詞是無疑的。

"焉耆"一詞的語源、"焉耆" 一詞究竟是哪個民族語言中的詞語 呢?在《漢語外來詞詞典》"煙支"詞條下註明"源匈奴"。但學者們認為, 在霍去病攻打河西地區之前,河西地區是由匈奴占據着,在匈奴以前則是則月氏(張掖以東)和烏孫(張掖以西)占據着,「焉支山」是在匈奴進入 該地前,居住在該地的月氏命名的。大 月氏在漢文史冊上被稱為塞人,在古 代波斯文獻中被稱作薩加人。研究匈 奴史的學者曾這樣記述:匈奴與大月 氏(塞種人)爭雄之久,至公元前2個 世紀,大月氏始為匈奴所逼,轉徙西 去。而塞人的語言,現在確認是屬東伊朗語(又稱稱東伊蘭語)。結論是漢語史籍中「焉支」一語是由東伊蘭語一月氏語一波斯語音譯過來的,它是匈奴語言中的借詞。[2]

歷史沿革

清康熙、乾隆年間,朝廷派兵屯駐巴里坤、哈密、吐魯番,多次出兵討伐準噶爾。當時除隨軍來的有部分陝甘回族兵丁外,還有隨軍差役及趕車吆驢運輸器械、糧襪的陝甘回民,以及隨軍作生意的回民小商販。乾隆二十三年(1758),清廷平定準噶爾叛亂後,清政府在「屯兵戍邊」的同時,實行「移民實邊」方略,自嘉慶至咸豐的60餘年中,從陝、甘一帶遷至 北疆不少民戶,這些人中有些以後流落到焉耆。由於開都河水源充足,河兩岸土地肥沃,牧草遍地,牛羊成群,是個適於生存的好地方,人們便定居了下來。據現年80歲的回民老人馬俊說:他的老家在陝西,遷住焉耆至今已是第八代。他的爺爺在世時,給子孫們講全家遷來焉耆的情況:先住北疆,後聽到人們講焉耆富庶,平地上流淌着一條大河水,城四周是割不完的柴草,莊稼地邊能放牛羊,是個過日子的好地方,便舉家來到此地。那時每年都有十戶、八戶的人遷來。以後清政府從臨潭、固原地區遷來制船的木匠和船夫,還在這裡修了禮拜寺,回族人口逐漸增多。道光二十三年(1843),經喀喇沙爾辦事大臣全慶奏請清廷撤回屯兵丁口302人,改招西寧、臨夏、固原、平涼一帶來此的回民商販眷屬近百戶耕種屯兵田。以後不斷有退伍的兵丁留下來,在這裡務農、放牧、經商、營工謀求生存發展。世代相傳繁衍不絕,逐漸變成當地的土著,自稱口外人。

光緒三年(1877),陝西渭南回民起義領袖之一白彥虎(後投靠阿古柏侵略者)與清軍對抗15年,終遭失敗,在清兵追擊下,通過焉耆西撤。清軍把浩罕侵略者阿古柏從烏魯木齊、哈密、吐魯番各城裹脅的回族、蒙古族群眾及白彥虎餘部安置在焉營。左宗棠請示清廷設立撫揖善後局,資助這些人在此地定居生活,主持撫揖善後工作的費道周,還從關內招募回民數百戶,資助耕牛、農具、種子及生活物資,讓其定居。僅此兩項共安置回民男2200餘丁、女1600餘口。這是遷入焉營的最大的一批陝西回民,這些人初到焉耆經營農牧業和商業。

光緒二十年(1894),青海回民領袖馬琳、韓文秀、馬驥、劉同春(又稱劉四、劉四伏)、冶諸麻等率數萬群眾,反對清政府的民族壓迫和苛捐雜稅在河湟起義,在清軍追剿堵擊下,轉戰於循化、河州、狄道、西寧,後出水峽,取道青海柴達木,受盡饑寒之苦,輾轉到新疆羅布泊,在和爾昂(地名),劉四等戰敗被俘,義軍失敗,清政府收撫數千人。這批人員先被安置在尉犁蒲昌一帶,後轉移鐵干里克。因該地當時沙荒遍地,人煙稀少,年年欠收,人們生 活困苦,不多幾年,部分人逃走。光緒二十九年(1903),焉耆知府劉嘉德將他們遷到開都河南岸水草肥美的馬場台(原是官辦養馬草場),並將此地命名為撫回莊。現在城南郊的西寧回民,就是這部分人的後裔。

民國17年(1928),甘肅固原地區回族新老教派掀起爭戰,不少人流離失所,有些人流入焉耆定居。民國22年(1933),隨馬仲英人疆的回族兵,部分留居在焉營。民國28年(1939),甘肅固原發生大地震,有不少固原回民來焉耆尋親落戶。國民黨軍隊人疆後,有不少開小差和被裁減的回民官兵也在焉耆落戶。新中國成立後,更有不少甘肅、青海和寧夏的回民尋親訪友,來此落戶。

1953年第一次全國人口普查時,焉耆縣有回族人口9112人。到1990年第四次全國 人口普查時,全縣回族人口達24209人。

行政區劃

焉耆回族自治縣轄4個鎮、4個鄉:焉耆鎮、七個星鎮、永寧鎮、四十里城子鎮、北大渠鄉、五號渠鄉、查汗采開鄉、包爾海鄉。境內有:王家莊牧場、蘇海良種場、二十七團場。縣人民政府駐焉耆鎮。[3]

優勢資源

焉耆縣水土資源豐富,新疆八大河系之一的開都河自西北向東南從縣城穿過,年均徑流量33.4億立方米,地下水易開採且貯藏量巨大,天然年補給量13-18 億立方米,每年可提供穩定開採量5億立方米。開都河兩岸水草豐美,宜農宜牧。現有耕地28萬畝、林地2.43萬畝、草地223萬畝、宜農荒地67萬畝。土壤由西向東依次為黃潮土、黃灌耕土、草甸土、棕漠土、鹽化潮土、黑鈣土、灰潮土等7個土類、16個亞類、21個土種、33個變種組成。其中潮土類占農區總面積的42.3%,土地肥沃,土壤有機質含量大於2%的面積占總耕地面積的60.7%。

焉耆縣內已探明有原煤、銅礦、水晶、方母、紅柱石、稀土、石油、天然氣等80多種礦藏資源,儲量豐富,品位上乘。野生藥用植物有甘草、紫草、黨參等100 多種。縣域內「寶浪油田」油氣勘探前景喜人,已探明石油地質儲量4270萬噸,初步評價焉耆盆地油氣資源遠景儲量大於3億噸,天然氣儲量70億立方米。焉耆霍拉山紅柱石精礦儲量達3.2億噸,位居全國首位。

焉耆縣是一個傳統的農業區,早在西漢時就有「良田嘉禾,沃野千里」的記載,現有各類農作物70餘種,具有地方優勢的特色經濟作物有:小茴香、紅辣椒、大白菜、白葵、番茄、甜菜、葡萄、野生紅皮甘草等。目前,國家農業部特色經濟專業委員會已命名焉耆縣為小茴香、工業番茄、紅辣椒、紅皮甘草特色之鄉,焉耆開都河牌小茴香、開運牌紅辣椒、開強牌大白菜、開成牌大白瓜籽等四種特色農產品正式經過國家工商局審核並准予註冊。焉耆縣大力發展農區畜牧業和林果業,突出養殖育肥小區、「萬頭奶牛」工程和特畜禽養殖三個重點,積極實施「萬畝葡萄基地」、開發大宗水果中優質豐產的極早熟和極晚熟品種、「一河兩路」綠化風景帶工程。目前,焉耆縣已形成了日處理2250噸製糖企業、日處理100噸鮮奶的三宇乳業、年產3000噸葡萄酒的鄉都酒業、年產1500噸啤酒花顆粒的綠新啤酒花製品有限責任公司、年產5萬噸紅柱石精礦的德邦紅柱石礦業有限責任公司、韓氏蔬菜保鮮公司、秦龍建材有限責任公司等一批輻射功能強、產業關聯度高、發展優勢明顯的「龍頭」企業。

焉耆縣有着豐富而得天獨厚的旅遊資源,開都河歷史有名,唐代高僧玄奘西去取經曾渡開都河而過。開都河河面寬闊,兩岸樹木茂密,水量充沛,是乘船遊覽兩岸景色、垂釣、游泳、冬季開展冰上運動的好地方;位於焉耆縣西部的霍拉山大泉溝、小泉溝泉水淙淙、怪石林立、樹木繁茂,是避暑的好去處;焉耆境內有一千五百年歷史的七個星千佛洞、唐僧曾住過的日喀則古寺及四十里城博塔達沁古城等漢唐文化歷史遺址十餘處,吸引着中外遊客。

區位優勢

焉耆古城是古絲綢之路的商業重鎮,218國道、314國道、南疆鐵路橫穿縣境,是南疆重要的工業物資、農副產品集散地和商貿中心。為充分發揮這一地緣優勢,焉耆縣進一步拓展和完善了農副產品、農業生產資料、蔬菜批發、木材批發、牲畜交易及活畜屠宰等七大區域性專業市場,制定了發展個體私營經濟的優惠政策,鼓勵發展股份制和混合所有制經濟,建設個體私營經濟城,重塑焉耆古城的商貿中心地位,提升縣域經濟的總體水平。

焉耆有着豐富的人文、歷史及自然資源,發達的農牧業,蒸蒸日上的工業企業,完備的基礎設施,良好的投資環境,更有熱情好客的各族人民。焉耆各族人民將用最熱忱的心聲,最優美的舞蹈和發自心中的「花兒」,歡迎各方嘉賓來焉耆開發資源、興辦企業、觀光旅遊。

信息傳說

焉耆馬有"海馬龍駒"的傳說。博斯騰湖古稱西海, 西海的老龍稱為西海龍王,他有三個太子。有一年火神發威,大地久早不雨。四周草原上,百花凋零,牧草枯萎, 人畜面臨一場空前浩劫。西海龍王的三太子,見到草原 遭此大難,於心不忍,瞞着老龍王引西海之水,騰空而起呼風喚雨,給草原普降甘露,草原上的人畜都得救了。但三太子卻因此冒犯神規,被貶為馬。從此一代一代繁衍了這些"海馬龍駒"一一焉耆馬。焉耆馬主要分布在焉耆、和靜、和碩三縣,共有十萬多匹。

除了滿足當地需要外,還遠銷全國十一個省區。焉耆馬歷史上生長在博斯騰湖畔的和碩縣查汗諾一帶,因當時和碩未設縣,該地為焉耆管轄,稱焉耆馬。焉耆馬和馳名全國的 伊犁馬相媲美,在全國許多省享有盛名。焉耆馬體質結構堅實,毛色有騮色馬、黑色馬等色。它的特點是頭身大小適中,兩耳豎立,敏捷而溫馴,中樞發育良好,胸廓較深,因為出生後在沼澤地里,為選擇嫩草,泥坑裡 跳躍覓食,從小就拔開了四條腿筋,長大奔跑起來步履 輕捷平穩,蹄質結實,特別善走。好馬日行一百公里, 跋山涉水具有持久耐勞的特性。焉耆馬一直被稱為新疆 名馬之一。

主要由來

回族大批遷來焉耆是清朝統治者實行殘酷的民族壓迫和歧視政策的結果。清政府為了分化、統治回民,它挑撥了民族關係導致了民族仇殺。迫使回民舉起義旗反抗清廷,光緒三年 (1877年) ,陝西渭南回民起義領袖之一白彥虎在清軍追擊下, 進行殊死戰鬥,終於失敗。清政府把流落在新疆各地起義回民萬餘人,截來安撫在喀拉沙(焉耆)。

光緒二十年(1894年)青海回民馬驥等人率領數萬群眾反對清政府殘酷的民族壓迫和繁重的苛捐雜稅而舉行起義。但不久起義失敗,義軍走敦煌西北進昌馬兒山,受盡饑寒之苦死去不少人。輾轉到羅布卓爾附近。義軍首領被俘,群眾數千人被安撫,先安置在尉犁、蒲昌一帶,後轉至鐵干里克。 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焉耆知府劉嘉德把這些回民遷到府城外開都河南岸、官辦馬草場一帶,被命名為 "撫回莊」到4700多人,墾荒數萬畝。隨後關內來焉耆謀生回民也陸續來此落戶。 民國以來隨馬仲英入疆的回民士兵也部分留在焉耆。目前,回民居住比較集中的是焉耆鎮、永寧鎮、北大渠鄉、五號渠鄉。共同居住在焉耆地區的有維 吾爾族、蒙古族、漢族。長期以來並犁而耕。放牧經商親如一家,彼此協助, 取長補短,對本地區的開發做出了很大的貢獻。

風俗習慣

主要習俗

回族的生活習俗與"清真"融為一體。"清真"的宗教意義是"潔淨無染"、"真而獨一"和 "至清至真",因此,回族生活習俗,十分講求身心的清潔乾淨,質純品正。

從用水來說,回族對生活用水十分講究。在城鎮自來水系統產生以前和現在的農村,家家都有磚砌加蓋的水井,提水的桶不用時懸空垂掛,汲水前必須洗手。出外用水以流水為上,平時洗滌均用湯瓶、吊罐或勺澆沖洗法,不用盆洗。

回族喜食牛、羊、雞、鴨、駱駝、魚、兔等動物肉,忌食豬肉,不食猛禽猛獸及爬蟲類動物的肉,不食自死的或未以安拉名義宰殺的動物肉,不食動物的血。

飲食

回族群眾主食為麵食,其種類繁多,如饃類就有花卷、塔鍋盔、糖酥饃、油酥饃、烘饃、蒸餅、各種花樣的蒸饃、油香(油炸餅)、各種油果子、傲子、麻花等。麵條類有干拌吃的醒面、把子面、拉條子、片片揪面、韭葉切面、撥刀子面、炒麵、蘸片子;帶湯吃的有燴麵、揪片子、寸寸子、炮丈子、疙瘩片面、擀麵、麵條、面旗子、臊子麵、拌湯;此外還有攪團、涼粉、粉湯、涼皮子、面精、餃子、粉湯餃、包子、油塔子、肉龍、油炸糕、火燒、水煎包子、切糕。肉食有臘牛羊肉、醬牛羊肉、煮牛羊肉、羊雜碎、涼拌牛舌、全牛湯等。逢年過節或嫁娶喜慶待客人,大部分人家仍然做傳統待客菜看"九碗三行子"席。90年代以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也興一道道上菜,一般上10道菜。

舊社會,回族家中的飯一直是妻子做,丈夫回到家裡不過問做飯問題,只等妻子端飯上桌,吃飽了一抹嘴就完事。直到50-60年代,丈夫也只有個別人干點輔助工作。70年代 後期,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這種情況有了很大變化,不少丈夫能主動下廚與妻子共同做 飯,有些雙職工家庭,誰早回家誰做飯。1990年調查86人,其中妻子做飯的占21.24%,父 母做的占1.74%,丈夫做的占1.24%;74.78%的人回答誰有時間誰做飯,其中30歲以下 占60%多。

飲料

回民喜喝茶,一般用獲磚茶,有的老年人用熏茶,還添加糖、紅棗、沙棗、葡萄乾、杏仁、 核桃仁、蜂蜜、果乾、杏干、枸杞、桂圓等輔料。一般老人在晨禮之後先喝茶。各家各戶都有 蓋碗茶具,茶具由茶碗、掌盤、蓋子配套。給客人一般泡糖茶,糖茶又分紅糖磚茶、白糖清 茶、冰糖窩窩茶,尊貴的客人要放八寶茶或三香茶。沏茶講究用牡丹花水(沸水),要當着客 人的面,將碗蓋揭開,放入茶料,然後盛水加蓋,雙手捧遞。喝茶時,邊刮邊喝邊添水。除喝 清茶外,還飲用一種不用茶葉的茶,叫"油條",即將牛、羊油炒熟,加麵粉炒至微黃,加蔥 花、鹽末等,三者拌均,飲用時用沸水沖泡或煮沸用,這是回族人外出時食飲兼用的一種方 便飲食。

服飾

回族講求"服飾淨,居處淨"。服飾偏愛白色,嬰兒用白布包,長大戴白帽,歸真(死亡) 後用白布裹屍。因白色不藏污垢,發現不潔之處便於及時清洗。

焉耆回族婦女都精於針線活,特別擅長繡花,繡工精細,枕頭、馬甲、鞋、嬰兒的褲子、 帽子甚至男人的襪跟上都繡上花、昆蟲。姑娘出嫁後,能取得"上炕的裁縫,下炕的廚師"稱 號,才能算是個好媳婦。中年婦女多穿短裝,上衣上窄下寬且長,一般都是過膝蓋或達到膝 蓋;頭戴發網,有的則蒙上棕色或白色的頭巾。青年婦女愛穿顏色鮮艷的服裝,不少少婦、 少女穿的肚兜、夾襖、棉襖、坎肩的胸部和褲腳上都繡有各式各樣的花邊,頭扎紅、綠色絲 綢頭巾,腳穿繡花鞋。年老婦女喜歡青、黑兩種顏色的布料,服飾純樸、素淨。

20世紀60年代前,焉營的回族男子服裝多肥大,外衣為黑色,內衣為白色小褂,對襟直領,鎖扣、外穿坎肩;褲子多用黑色,長及腳面,扎褲腿(青年不扎);一般常戴白色小帽。

新中國成立後,服飾已發生很大變化,除一些老年人還循舊俗外,一般青年人大多穿中山裝、軍便服。20世紀80年代以來,流行西服、連衣裙和牛仔褲等。1990年,從各年齡段的115人抽樣調查中,喜歡穿流行服的49人,占42.6%;喜歡穿西裝的32人,占27.83%;兩者 相加81人,占70.43%。根據伊斯蘭教規要求,婦女的腿、臂、胸部都是絕對不能外露的,不論男女衣褲都要寬大些。但現在穿短袖、無領連衣裙、短腰窄褲管的牛仔褲的人日漸增多。經抽樣調查,認為牛仔褲難看的32人,占27.82%;認為連衣裙難看的4人,占43%;認為違犯教規的12人,占10.43%;認為傷風敗俗的2人,占1.74%;有72.17%的認為牛仔褲好看,可以穿。新式的時裝被大部分回族青年所喜愛。

20世紀60年代後,焉耆回族婦女中只有老太太戴頭巾,只遮發不遮面,中年以下婦女很少戴 頭巾的。新中國成立前,婦女婚前多梳辮子,婚後改為髮髻。新中國成立後,中青年婦女中 逐漸盛行短髮。80年代,盛行燙髮和披肩發。1990年,對77名具有各種職業、不同年齡的 婦女進行調查,有38.96%的人喜歡燙髮、披肩發,有37.66%的贊成傳統髮式,認為女式 短髮好的人占13.3%。

焉耆婦女向有喜戴飾物的習慣。過去女孩最遲在五六歲就要扎耳朵眼,開始戴銀絲耳 環,買不起耳環的貧窮人家用粗細適中的茶葉棒塗上清油塞住耳朵眼,以防長嚴,有的女 孩十幾歲仍用此法。除耳環外,金戒指、金手鍋、玉鍋、項鍊、發卡也都是回族婦女喜愛的裝 飾品。經調查77位婦女,平日經常佩戴首飾的占51.95%,只有節日和會客才戴的占 23.38%,從來不佩戴的占18.18%,學生禁戴的占6.48%。在各不同年齡段的婦女中平日 經常佩戴首飾的,16-20歲的占20%,21-30歲的占30%,31-40歲的占32.5%,41- 50歲的占17.5%。

住行

焉耆回民的住房一般以中國傳統古典四合院建築為模式,融合回民生活起居的特點, 形成一種本民族的建築模式。四合院的正心是二層木結構框架式的閣樓,樓前為木結構 "勾連搭式"卷棚,所有外露的木構件都有精細的雕刻,兩側廂房也是雕樑畫棟,每一根椽 頭都刻有花紋,過道對廳都是用木結構花格扇門組裝而成。這種住宅要求門窗大、房屋開 間大採光好、所有的雕樑畫棟雕刻以花卉圖案。

70年代後,建房為土木結構平房,房上草泥抹頂,一般房屋布局是一明兩暗三大間。 生活富裕戶,住房分臥房、客房、廚房、庫房等。生活差一些的人家雖然一切都較簡陋,但仍 保留了較大窗口、大開間的特點。

過去,一般人家均是土炕(即火炕)。70年代後,城鎮大部分人家換上了新式床,只有 個別有老人的家,還有土炕;農村家庭,新式床、木板床、土炕並存。1988年,對110人抽樣 調查,歡迎新式床的占77.39%,喜歡木板通鋪的占15.65%,喜歡傳統土炕的占6.96%; 喜歡炕的均是40歲以上的人。

家戶室內都注重擺設,陳設整齊,窗明几淨,庭院每日灑水清掃,室內常燃巴蘭香等。 栽植葡萄、養花是焉耆回民的傳統習慣,家家葡萄架成蔭、院子裡花草繁茂。

離城較遠的農村,人們上街多騎毛驢,或坐毛驢車。80年代,由於生活改善,年青入外 出騎自行車、摩托車。要是全家上街,部分人家乘上小四輪拖拉機,部分人以毛驢大篷膠輪 車代步。每逢星期日,鎮內街道上車水馬龍,人如潮湧。

婚姻

限制同乳兄弟姐妹結婚,不管有無親屬和血緣關係,只要吃過同一個人的奶(母親或 奶媽),都不能通婚。雙方都是穆斯林才能通婚,如遇特殊情況也可以通婚,但非穆斯林一方必須改信伊斯蘭教。

回族人結婚必須舉行宗教儀式,婚姻才算合乎教律。回族的婚禮喜慶熱鬧,但不奢華。 70年代前,回民聯姻過程中的求婚、允婚、納聘、證婚雖說禮節繁多,但很講節儉。一般男 女青年婚事由父母包辦。先由男方請1-2位媒人帶着糖、茶、乾果等四色禮到女方家提話 (說媒),女方家經過了解男方家情況,並向至親和女兒徵求意見,如果不中意,在媒人第二 次上門時,婉詞回絕,並退還禮物;如果還需進一步了解,則託詞延緩幾天給話,一般在媒 人第三次上門時,要作決定,如同意,女方父母就給媒人明確表示,並提名點定另2位媒 人,加原提話的媒人共為四大媒人。然後由男女家請四大媒人共商下聘定親事宜。定親禮 隨男家心意,一般是4套衣服。80年代,多是8塊布料。定親後,通過媒人串連決定送大禮 和結婚日期。大禮由女方提出禮單,通過媒人與男方家反覆相商確定,在送大禮時決定結 婚日期。然後男女一同去領結婚證。結婚前二三日,媒人給女方家送催妝(一般為一套棉 衣)。

結婚這天,男女家都要搭喜棚,招待親友。上午女方家先給新娘絞臉(即把新娘臉上額 前的毛髮除去),再打扮一新,然後打發新媳婦的弟弟或者小侄兒到男家新房門上去釘門 簾(表示女方己準備好,即將發親)。這時,新女婿由陪女婿(伴郎)及至親好友約10多人, 前往女方家娶親,娶親隊伍到女方家後,先認親,然後由阿訇念"尼卡哈爾"(證婚詞)。阿訇 念"尼卡"中詢問雙方是否同意結為夫婦,男方自己回答,女方由至親(窩其力)代答。從 1950年起,阿訇念"尼卡"時,必須詢問是否領過結婚證,到此證婚儀式結束。發親前,先由 娶親來人將小面值的紅包和糖果、花生、乾果向圍觀的人眾撤布,然後新媳婦由已婚至親 婦女作伴娘,另有女方至親送親,並帶上嫁妝。喜車快到男方門前時,男方客人耍公公、婆 婆,要給公公翻穿皮襖,倒騎毛驢,背上插掃把,臉上抹黑灰;給婆婆戴紙糊高帽,耳朵上掛 兩串紅辣椒。公公前往迎親,婆婆在采棚前候親。過去,迎送新娘還有"姑不娶親,姨不送 親"的說法。晚上,要鬧洞房(叫耍床),一般只限於青年和小輩之間,現在改為參加婚禮的 青年人和新人一同唱歌跳舞,越熱鬧越好。

第二天清早,娘家弟弟給新媳婦送睜眼包子,以示父母關心女兒,同時新女婿由陪女 婿陪同到岳父家行謝禮,並在岳父家吃睜眼包子。有的親友和好事者還在個別包子中包上 鹽巴、辣椒等物,以試探女婿是否精明。夾上鹽巴或辣椒餡的包子,只要咬開,不管多麼難 吃,新女婿都得吃下去,也會引起一場鬨笑。吃完睜眼包子後,由送親的人領着新媳婦一一 認婆家的大人、小孩。中午,娘家人要攜帶禮品去婆家"下堂"。第三天,新婚夫婦和公婆到 女方家拜謝新娘父母,叫做回門。此後,婆婆還要帶着新媳婦到娘家各親戚家去認親。

婚後如感情不和允許離婚,離婚後的婦女要等一百天後才能改嫁,這叫"守限於"。這樣的規定,一方面是為了讓雙方重新考慮是否復婚,另一方面是查看婦女是否懷有身孕, 以免釀成不必要的糾紛。

1950年國家頒布<婚姻法>後,嫁娶習俗發生了較大變化。現在男女青年多自由戀愛, 但在婚禮形式上仍然保留着傳統風俗。

取名

焉耆回族無論男女,每個人都有一個"經名",習慣上把這種名字叫"小名"。嬰兒出生 '的第三天要用清水沐浴,同時請阿訇念經起名,男嬰一般用《古蘭經》和伊斯蘭教史上的先 聖、先哲、英雄的名字,如"而不都"(穆罕默德的父親)、"木合買"(穆罕默德)、"阿里"(穆罕默德堂弟)等;女嬰用《古蘭經》和伊斯蘭教史上的婦女名,如"海迪車"(穆罕默德的妻子)、 "在乃拜"(穆罕默德的另一妻子)、"法圖買"(穆罕默德的女兒)等。命名時,阿訇要詢問家 人,避諱長輩中的同名。也有以出生時間命名的,如"主麻"(星期五聚禮日)、"古爾邦"(古 爾邦節日)、"潘閃"(星期四)。兒童入學或成年步人社會時,都要起官名(學名)。

焉耆口語中經名的最後一個字往往兒化,而且通過兒化給這個名字增添了一些親呢 的感情色彩,如阿舍兒、海姐兒等;還有一種情況是由於家長非常疼愛孩子,在經名外又有 愛稱小名,如燕燕、蛋蛋、豆豆、二姐、三姐、四娃、大頭等。

經名的叫法與阿拉伯語有很大變異,如回族命名中往往選擇較為簡短的經名,凡是超 過3個字的,在口語中都有意無意地壓縮在3個字以內,如經名"而不都拉"成了"而不 都"、"穆罕默德"成了"木合買"或"穆罕爾"。回民起官名(學名)時,舊社會家中兄弟多的有 用"福祿壽喜"、"榮華富貴"、"仁義禮智信"和"龍虎豹彪"等排行的;新中國成立後出生的 人名有解放、建新、建國、學兵等;80年代,給小孩命名多用單字,如男孩叫晶、敏、銳、卓、 淵、濤、斌、波等,女孩名瓊、靜、援、萍、莉等。 八、割禮

回族男孩10歲左右要作"遜奈提"(行割禮)。割禮這天要請阿訇過"也貼",邀請親友前來祝賀。

喪葬

回族主張簡葬、速葬,提倡"入土為安"。當一個回民"無常"了(死了)後,就要及早安 葬,以求得落土安然。所謂"亡人盼土"就是回民共同的喪葬觀。一般對年老、病重的人早 就準備了喪事,當天"無常"就當天埋,不得已才拖延一天。

回民推行土葬,不用棺木,不穿壽衣,不放隨葬品。人去世了,先給親友報喪,親友要前 往弔唁,弔唁來的親友不論男女都戴白布孝帽或束白腰帶。安葬前要做好四件事:一是挖 墳,焉耆回民墳墓都是先挖南北向2米多深長方形深坑,再在坑底西側壁挖一個洞口,洞 內再南北方向挖1個高1米多、長2米、寬1米的洞,活人能躬着身出入;二是縫"克番" (屍衣),"克番"用的布料是3塊白布,共3丈3尺,亡者生前、亡後概不用綢緞細軟做"克 番";三是準備水床、浴板、皂角水或肥皂水。亡人在埋葬前,要將遺體洗淨、揩乾,然後包在 "克番"里,一般要在埋體(屍體)的額頭、手腳之處放上冰片、紅花等防腐藥物,然後放入塔 木匣子(一個公用的木匣子)裡面。塔木匣子、木床平時都存放在清真寺里。遺體入塔木匣 子後,由阿訇站"乃麻孜"(阿訇站立誦讀古蘭經有關經文,祈求真主寬恕亡人在生前所犯 的過失,祝願亡人安息),然後把遺體抬到墳地,放置在挖好的"拉哈提"(洞穴)內,放置埋 體必須頭北腳南,仰面平放,打開面部"克番",將面部扭向朝西,然後用土坯封住"拉哈提" 洞口,再用土填平,多餘的土堆成馬脊樑形墳包。一般還在墳上用土坯作標記,在墳旁栽樹 木,有的地方漸興立碑。

不准婦女送葬,不准進墳地。亡人埋葬後,"三天"、"頭七"、"二七"、"月齋"、"四十"、 "百天"、"周年"都要請阿訇在家念"索兒"(《古蘭經》章節),祭奠亡人。逢"主麻日"或肉孜 節、古爾邦節親人都要去上墳。過去,老人"無常"後還要請阿訇或念經人走墳念經100天。

日常禮俗

回民對長者均尊敬有禮,晚輩見長輩要道"色蘭"問好,宴席上長輩要坐上席;吃飯,要 先讓長輩;行路,要讓長輩先走。禁止背後誹謗別人和議論別人的短處,反對驕傲、怠惰、欺 騙和惡語傷人,禁止在人面前袒胸露臂,反對抽煙、喝酒、賭博、遊手好閒,禁止在果樹旁和 河邊大小便。

回民很講究禮節,熱情待客,親友間往來密切,平時常互相走訪、問候。第一個孩子過 滿月時,親友要賀禮;一百天要過"百祿",請客;一年過"歲歲"(周歲),親友也要行賀禮。

忌諱

在孕婦面前忌談難產、怪胎,以防止孕婦憂慮,情緒不穩。婦女懷孕期間忌食兔子、駱 駝肉,怕生"豁唇子"。孕婦不能坐門檻,怕難產。在月婆子的房門上掛條紅布,以示產房, 外人不得擅入。禁忌產婦在坐月於期間動冷水,出門外。

忌坐着晃腿,怕妨父母。忌小孩子坐石頭,怕出濕疹。忌孩提時騎狗、坐籮篩子,怕成 親時颳風下雨。忌坐門檻,怕得病抽風。不欺負燕子,不掏燕子窩,怕要害眼病。忌小孩掏 麻雀窩和欺負乳雀,怕長大了手顫。不能傷害鴿子,因鴿子救過聖人。

禁吃有牙的魚,伯有牙的魚吃了死在水裡的動物或者死人,不乾淨。害瘡的人忌吃韭菜,怕留宿根復發。

解手時不得面向西方,因天房(克爾拜)在西方,也不能對着日月解手。

上、下炕時,不能從人的面前過,否則是對客人不禮貌。客人剛走,忌打掃、倒垃圾、潑 髒水,因為這樣表示不友好。

節日

回族有三個重大節日:開齋節、古爾邦節、聖紀節。

開齋節每年的回曆九月為穆斯林齋戒日,齋戒的最後一天,要登上清真寺的望月樓,觀望新月,見月開齋,現在則統一按全國伊斯蘭教協會推算確定日期開齋。開齋這一 天的清晨,回族男人要沐浴淨身,穿新衣服,薰香,到清真寺參加會禮。會禮結束,要走墳, 探親訪友,待客;同時,自願向清真寺出"也貼"(布施),向老弱病殘、生活貧困、孤寡無依靠 的人施捨。因此,開齋節又被稱為"濟貧節"。在回族人的心目中,齋月是"吉祥的月份",齋月里不能說傷害別人的話,不干損人利己的事。無論窮富都齋戒,提倡施捨行善。

古爾邦節又叫"宰牲節"、"易難節",其宗教本意在於提醒穆斯林學習聖賢為遵 主命而獻身的精神。節日這天的清晨,回族要上寺會禮,之後走墳,回家舉行宰牲儀式。宰 殺的牛、羊、駝肉不能出售;除自己食用一部分外,分送親友和貧窮的人。吃完肉後,要把骨 頭埋在乾淨的地方。根據伊斯蘭教義宰牲可以1頭牛抵7隻羊或1隻駱駝抵12隻羊。

聖紀節先知穆罕默德的生日與逝世之日,都在回曆三月十二日,因此習慣上把聖紀和聖忌合併紀念。這天,穆斯林們聚集在清真寺里冰浴,誦<古蘭經>贊聖,阿訇要講述穆聖的功績、品德,之後清真寺施散油香。

文藝

——回民花兒和彈唱

花兒是在我國西北甘、寧、青、新4省區回、漢、撒拉、東鄉、保安、裕固、土家、藏等8個民族中廣泛流傳的一種山歌。花兒也叫"少年"、"山歌"、"山曲"、"野曲",是在野外高聲喊唱的歌曲。常聽到有人邀唱"山歌"時說,喊個"山歌",漫個"少年"。"漫"是不拘形式、信天喊唱之意。

花兒富有濃烈的生活氣息,知識性強,音調圓潤流暢,以風趣見長,曲調悠揚,清脆;長於抒情,其內容非常廣泛,深蘊,有的歌詞是用歷史人物、事件作喻,有的把國家大事、家庭瑣事編人唱詞,甚至大自然中的雲水、風雨、飛禽、走獸、一石一木、一花一草都是花兒歌唱的內容。歌詞自編自唱,出口成詠,幽默風趣,興味盎然。從花兒即興對唱中,可以看出歌手的智慧、才能、記憶力和思維反應能力。情歌是花兒中永不凋謝的一朵奇葩,它往往用確切的比喻、樸素的語言把一對對青年男女的純潔、真摯、堅貞不渝的愛情表現得淋漓盡致。花兒是焉耆境內回族人民的民間文學,是回民寶貴的精神財富。當歌者-張口喊出一聲悠揚婉轉的"哎喲"時,就如曲調的領唱過門,引人人勝,隨後的的唱詞就脫口而出。

焉耆回族民歌的形式可分為花兒、宴席曲小調。民間傳唱的花兒令調,除《河州令》外,還有《尕連手令》等。傳唱的宴席曲小調有《恭喜曲》、《尕老漢》等。民歌以花兒為主。花兒的演唱可以配口弦和各種絲弦及打擊樂器伴奏,以配合舞蹈。

回族的彈唱曲"打調兒",在民間自樂中是不可缺少的內容,因為它的情節是虛構的,詞句編排滑稽,說、唱、聽都有趣,使人發笑,如"打調兒"《小偷去偷桃子》中有這樣的詞句:

"我穿着個沒袖子的夾夾子,揪了一懷兩袖子,聾子聽見了,瞎子看見了,啞巴告給了,瘸子攆上了,沒手兒抓住了。"小偷偷了財主的東西到城裡賣,要吃飯,但不知吃什麼好,說:"想吃鍋盔邊邊子,想吃麻花尖尖子,想吃饅頭瓤瓤子,想吃雞蛋黃瓤子。"[4]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