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熱帶睡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熱帶睡蓮

熱帶睡蓮:根莖平生或直立;葉浮於水面,圓形或卵形,基部心形,有時稍盾狀,背面常有顏色;花大而美麗,顏色種種,浮水或突出水面;萼片4;花瓣和雄蕊多數,着生於子房之近頂;心皮多數,藏於肉質的花托內,並癒合成一多室、半下位的子房,頂冠以放射狀的花柱;果為一海綿質的漿果,於水中成熟;種子多數。

約50餘種,睡蓮屬皆浮在水面,是水生植物。中國原生的有5種,南北均產之,此外,尚有引入栽培的數種,花大,美麗,野生或栽培,供觀賞。

熱帶睡蓮1原圖鏈接

分布範圍

睡蓮屬為睡蓮科中分布最廣的一屬,除南極之外,世界各地皆可找到睡蓮的蹤跡,廣泛分布在溫帶及熱帶。

形態特徵

睡蓮屬的種類是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根狀莖肥厚葉二型:浮水葉圓形或卵形,基部具彎缺,心形或箭形,常無出水葉;沉水葉薄膜質,脆弱。花大形、美麗,浮在或高出水面;萼片4,近離生;花瓣白色、藍色、黃色或粉紅色,12-32,成多輪,有時內輪漸變成雄蕊;藥隔有或無附屬物;心皮環狀,貼生且半沉沒在肉質杯狀花托,且在下部與其部分地癒合,上部延伸成花柱,柱頭成凹入柱頭盤,胚珠倒生,垂生在子房內壁。漿果海綿質,不規則開裂,在水面下成熟;種子堅硬,為膠質物包裹,有肉質杯狀假種皮,胚小,有少量內胚乳及豐富外胚乳。

蓮屬皆浮在水面,是水生植物,葉色濃綠而光亮,不同之品種各有紅、紫、褐色等斑點,花朵碩大,具花萼四枚,盛開於夏季,有日開種和夜開種,夙有「水中皇后」的雅稱。睡蓮切花離水時間超過1小時以上可能使吸水性喪失,而失去開放能力。

熱帶睡蓮2原圖鏈接

繁殖方式

睡蓮屬植物較為特殊,在該屬所含的50多個種中,有的只能進行有性繁殖,有的則只能通過塊莖的分生進行繁殖,有的則兩者兼具。在無性繁殖中也有各種不同的形式,除同塊莖分生外,還有以地下走莖增生,有的則以葉片或花的「胎生」(Viviparous)來增殖。表現出極為廣泛的多樣性。

有性繁殖

在耐寒睡蓮和熱帶睡蓮中,都有隻進行有性繁殖的種,如耐寒睡蓮)中的子午蓮和熱帶睡蓮中的南非藍睡蓮。

熱帶睡蓮3原圖鏈接


無性繁殖

很多具有馬利列克型根莖(Marliac-type rhizome)的耐寒睡蓮品種,如N.「Attraction」cv.,N.「Masanillo」cv.,N.「X somptuosa Marliac」cv.等,它們雖開花很多,但不具結實能力,其塊莖水平生長,粗壯,結構堅實,塊莖隨着生長從側面長出分生芽,其分生芽分布較密集,近呈簇生狀,每個側芽都可獨立成分支並開花。由於其分生和生長快,很快可以形成龐大的群體。其塊莖組織堅實,側芽往往不易剝下,需用快刀切割分離,單個芽塊種植,當年不僅可以開花,而且形成群體。

兩性兼具

屬於香睡蓮型根莖(Odorata-type rhizome)和塊莖型根莖(Tuberosa-type rhizome)的耐寒睡蓮種、變種和栽培品種,都有同時具有結實和塊莖分生繁殖的能力。

熱帶睡蓮4原圖鏈接

   具香睡蓮型塊莖的種和栽培品種,其塊莖水平生長,粗壯的肉質結構塊莖,組織較鬆軟,在生長季節,沿着塊莖的長向長出分生芽,這些芽若不加摘除,它會長成粗壯的側枝,生長很快,往往可以長到四五級側枝,每個側枝都可以開花,所以此類品種開花甚多,花期也長,繁殖係數大。由於它們具有良好的結實能力,是用於雜交育種的優良親本材料。所選育成的新品種,其數量增殖也快。    具塊莖型塊莖的種和栽培品種,其塊莖呈細長棒狀,組織結構鬆軟,近似「海綿」狀,此類品種,其塊莖生長快,沿塊莖的長向長出很多側芽,這些側芽球很容易剝脫,由於長出的側芽多,其繁殖係數比香睡蓮型塊莖的品種繁殖更快,但採下種植後,通常到第二年才開花。塊莖型塊莖的品種,具有較強的結實能力。子粒也較大,它們也是用於人工雜交育種作親本的好材料。一旦獲得優良株系,可以通過塊莖分生繁殖而迅速擴大其群體,也可以通過連續自交而獲得純系優良品種。

熱帶睡蓮5原圖鏈接

植物胎生

胎生(Viviparous)繁殖,這裡所說的「胎生」不是如同哺乳動物經有性過程產生的胚胎,而是指從植物母體上直接萌髮長成新幼體。這種現象在植物界是較為特殊的繁殖方式,而在睡蓮中較為常見,它們從葉片或花中長出新幼體。 [3]  耐寒睡蓮的「胎生」新幼體多從花朵中長出,而熱帶睡蓮則主要從葉片長出,從葉片與葉柄結合處(葉臍)長出幼小植株。在母體葉片的幼葉期,即可明顯看到葉臍處出現毛狀物,隨着葉片的長大和成熟,葉臍從略突起到長成完整的小植株。當老葉漸枯後,小植株靠葉柄與母體相聯獲得營養,待葉柄腐爛後,小苗即可離開母體自由漂流。生長早期產生的這些幼小植株,採下種植後,當年即可開花。由於每一片葉都可以長成一個新植株,其繁殖係數特別大。  耐寒睡蓮可以胎生的品種有:Nymphaea colonel A.J. Welch、Nymphaea 『Cherokee』、Nymphaea 'Perry´s Cactus Pink'、Nymphaea 'Perry’s Pink Delight』、Nymphaea 'Perry's Viviparous Pink'。

熱帶睡蓮可以「胎生」的品種有:

晚上開花熱帶睡蓮:齒葉睡蓮(N.lotus)偶有從花中長出新植株。

熱帶睡蓮6原圖鏈接

白天開花的熱帶睡蓮:用小花睡蓮(N.micrantha)作親本培育出了不少具胎生特徵的栽培品種。如:『August kock』、『Bagdad』、『Blue brid』、『Charles thomas』、『Daubenina』等。

墨西哥型

墨西哥黃睡蓮(Nymphaea mexicana)分布在北美南部,是一種較為特殊的睡蓮,有的學者把它劃歸熱帶睡蓮,有的說它是半耐寒睡蓮,它具有3種繁殖方式:第一,它可以進行有性繁殖,雖然花較小,但結實率高,其籽料是睡蓮屬植物中最大的,幾乎有綠豆粒大,發芽力也很強,在雜交育種中它是提供黃色基因的重要材料,所以被育種家們廣泛採用。第二,在生長季節里,它可以從母株的塊莖長出水平生長的地下走莖,在走莖的每一節都可長出新的植株,這個新株又可以長出新的地下走莖。在年生長期內,它可以形成龐大的群體,具有很強的侵占力,抑制其他品種的生長。第三,從每個植株的球莖長出另外一種地下走莖,在這種走莖的末梢長成一個「雞爪」形的休眠越冬芽,這種芽群由3至5對營養棒組成,營養棒呈「香蕉」狀,在兩個對生營養棒之間的是芽體。這種越冬芽可以在泥土中保存多年,它們不是下一年同步長出新株,有的可以潛伏3年以上,每年都有新苗陸續長出。種植此種睡蓮的田塊或水池,要清除它極為困難,由於它們具有3種繁殖方式,侵占力極強,並且較難清除,在引種栽培中應嚴加控制。

其他形式

有些熱帶睡蓮(如南非藍睡蓮N.Capensin)在生長期內若遇到不良的環境條件,它們會停止生長,葉片逐漸枯死,根系腐爛,與此同時,在其塊莖生長區形成一個堅硬的卵形光滑球體,頂芽潛在其中,進入休眠狀態,到次年遇到適宜的環境條件時,它才重新長出,這種休眠球芽,充滿着澱粉,可以在泥土中保存多年。[1]


參考文獻

Template:Refl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