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煙雨朦朧登福塔(馬尚平)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煙雨朦朧登福塔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煙雨朦朧登福塔》中國當代作家馬尚平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煙雨朦朧登福塔

那天,微風輕拂,細雨霏霏。遠處,煙雨濛濛。細雨微風幸福地滋潤着我的臉龐,摸一把,濕潤而光滑,心情很是舒暢。現在,國泰民安,社會和諧,平平淡淡的過着日子,自由自在的享受美好生活,我感到自己很幸福,心情美好的追尋着福氣走向福塔。

自從中央電視台春節聯歡晚會撞響福塔上的那口銅鐘,主持人洪亮的聲音宣布,我們在中國第一福塔,雲南楚雄為你報時,現在八點正,春節聯歡晚會正式開始!從此,中國第一福塔聲名遠播。

福塔在楚雄的東山之巔,修建在東山,有紫氣東來之意。因為幸福是眾人的嚮往和孜孜追求的最高境界,人們求福盼福,福星高照是萬戶千家的憧憬,也是人們為之奮鬥的目標。我仰望着福塔,踏上了福路,山勢緩慢,拾級而上。走在福梯,每時每刻都是幸福的,步履輕快,我感到,人生最大的幸福就是沒有煩心事的糾纏,快快樂樂,簡簡單單的過日子,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用微笑去面對生活中的不愉快,用感恩的心去承載幸福,用善良的心對待世人,那就是人生中的最大幸福。

感受着福的氛圍,我來到福碑前,這是塊大青石碑,正面鐫刻着毛主席手跡「福」字,背面鐫刻着《楚雄福塔記》,其中對福作了深刻的詮釋:「福者,楨祿壽禧也,人之所欲,眾之所期,歷代尊卑顯微無不求之。損人謀福為惡,以誠求福為善,為民造福為貴,乃世之大德,亦福塔之大意也。」我細品着其中的深意,想到《周易》中有「積善之家,必有慶余,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之說,對於一個家庭來說,父母為善是子女的榜樣,指引着子女的人生道路,其家庭必然是幸福的。曾子也說過「人而好善,福雖未至,禍其遠矣」。足見古人對從善積德的讚賞,其實也是人類文明的一種體現。

進入福塔,放眼四顧,福塔高九層樓,廣集福之內涵,每層樓展示了福的一個主題,一樓財源茂盛,大廳置放一枚由兩個青銅送財童子扶托「萬福通寶」古錢幣,牆面鑲有墨玉大理石,雕刻鎏金孫中山、毛澤東、周恩來、劉少奇、朱德、鄧小平手書福字。二樓事業興旺、三樓學績長進、四樓家庭和睦、五樓子孫成才、六樓平安吉祥、七樓從善積德、八樓健康永駐、九樓延年益壽。從二樓到八樓,均立有一尊不同形態銅鑄樂施彌勒,寬厚慈祥的彌勒佛,以慈愛的笑賜福遊人,真是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開口便笑,笑世間可笑之人。九樓懸掛着百福銅鐘。每層樓的斗拱、樑柱、藻井彩繪各種福吉祥圖案,有椴木雕刻福字及圖案的門窗。塔外有青石浮雕憑欄。塔內塔外,各種字體的福字和各種福圖案多不勝數,令人目不暇接。塔內每層樓均高掛數盞木雕福字宮燈。

整座福塔纖塵不染,潔淨如洗。這不禁暗示着求福者也應潔淨,因為潔淨是一個人最好的道德修養,也是一個人最大的福氣;乾乾淨淨做事,清清白白做人,心靈乾淨,福氣自來。人生活在大千世界,無須去爭名利,活得平平淡淡才是真,所謂知足者常樂,真乃快樂是福也。更不用去攀比,別墅是住,舊房也是住,只不過睡覺而已;不管好車豪車,只要平平安安把車開回家,就是全家人的幸福,這就是人們常掛在嘴邊的平安是福吧。我倚在石雕憑欄遠望,鹿城高樓林立盡收眼底,整座城被福的氛圍薰陶着,頓感神清氣爽,虛懷若谷是此時心靈的最好注釋。

以福塔為中心,還修建了福道、福門、福亭、福字牆、福字廣場,形成了福塔公園,讓來這裡的人盡情的享受着福文化的薰陶。福塔公園最引人深思的是福字牆上的《知福歌》,撞擊着遊人的心扉:

人生盡受福,何苦不知足?思量愚昧苦,聰明就是福。思量饑寒苦,飽暖就是福。思量負累苦,逍遙就是福。思量離別苦,團圓就是福。

思量刀兵苦,太平就是福。思量牢獄苦,自在就是福。思量出外苦,在家就是福。思量無後苦,有子就是福。思量疾病苦,健康就是福。思量死來苦,活着就是福。苦境一思量,就有許多福。可惜世間人,幾個會享福?在福要能知,能知才享福。富貴非力求,迷途空碌碌。

細細品讀,我深感慚愧,自己竟然生在福中不知福,把幸福的門檻設計得太高了,譬如寫作,只要能發表就是快樂,有了快樂就是幸福,不要老想獲獎,一旦未得獎,就心情沉重,心裡不快樂,何來幸福。與鄰為善,和睦相處,也是一種幸福,俗話說得好,遠親不如近鄰嘛。夫妻恩愛是福,天冷有人給你添衣是福,病了有人陪伴是福,福氣多多,要懂得珍惜。這麼一想,心胸豁然,人在福中,福在心中。

登福塔,收穫了幸福,感受很多,福有許多內涵,不同的人對幸福有不同的認識和追求,但追求幸福的願望是相同的。福塔是人們遠眺的中心,人生的道路上的指南。[1]

作者簡介

馬尚平,四川省作家協會會員。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