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烙饃

來自 網絡 的圖片

烙饃(lào mó)又名單餅、薄餅,是一種特色傳統麵食,已有着2000多年的歷史,

類似煎餅又和煎餅不同,烙饃是用未發酵的麵粉和成柔軟的麵團。

做法是用擀麵杖擀成厚度約0.1厘米,直徑約30厘米左右的圓形。在一塊圓形中間稍微突起的鐵板上烙熟的,

一般管這種鐵板叫做「鏊子」,煎餅也是用的同樣的工具,不過做煎餅的一般要大一點。

中文名烙饃

外文名Baked bun,lào mó

分 類蘇北菜,皖北菜主要食材麵粉

目錄

起源

烙饃 (luǒ mō)是徐州方言的發音,其他地區稱之為單餅或薄餅。烙饃作為一種徐州特有的麵食,相傳起源於楚漢相爭時期。

北宋時徐州抗金英雄趙立聚集群眾抗金時,地方百姓特製烙饃並卷上酥香而鬆脆的饊子,送與抗金英雄吃。故烙饃品種流傳,歷代不衰。

在徐州地方曾流傳着這樣一首民謠:「圓圓小餅徑尺長,根根饊條黃脆香。外軟里酥餅卷饊,送與抗金英雄嘗。」清代順治年間,

方文「客居彭門」時,在其《北道行》中這樣寫到徐州的烙饃:「白面調水烙為餅,黃黍雜豆炊作粥。北方最少是粳米,

南人只得隨風俗。」從這可以看出,烙饃這種民間的面點食品不但歷史悠久,並且久有名氣。

分類

烙饃原本是厚餅,跟「壯饃」略有淵源,本是大的厚餅,卻因為趕時間而製成薄的麵皮,最終自成一格。

烙饃始自徐州彭城,由於淮海區域中心城市彭城在交通上的便利,烙饃在區域內廣為流傳。又因為樸實無華只能作為配菜點綴、或者日常食品,

但因為又沒有什麼科技含量,因而不是那麼「稀罕」,沒有形成流行的因素。後來烙饃又發展出了水烙饃和菜合子。菜盒子是用兩張烙饃在有油的平鍋上,

饃中間鋪上韭菜等各種新鮮蔬菜、可加雞蛋、鹽、油等各種作料等,手工烙熟以後再吃,吃起來就不要別的佐餐了。比較經典的是韭菜合子。

正統烙饃

直徑尺余的烏黑的鐵鏊子(必須是鐵質凸形),用木柴火燒(必須是木柴,火溫較高,這樣燒制的食物味道比較醇厚,火苗穩定,溫度易控制),

大小均勻的一個個麵團用一根核式的擀麵杖「捋捋摸摸」成麵皮(形如20-30cm的圓形「餛飩皮」),在鏊子上加熱,用一根扁竹劈子

(竹批子,必須是竹子做的,內有水分,可耐高溫,光滑不變形)反正面。溫熱柔軟,筋道有嚼勁,用普通食品塑料袋密封,因乾燥易於保存長久,

最長能達半個月(當然基本上都是當晚吃完,一般三口之家一頓飯就一兩斤烙饃,也有外地遊客帶走作為特產的,便宜又特色,

還容易保存,但要注意密封,烙饃有少許水分,風乾就不好吃了)。

特點:溫時柔軟,冷時干硬,軟柔勁道,薄而有韌性,不容易破損,可以搭配各種干、濕食材卷着吃,泡湯吃,可透光,透光度低。

鐵鏊子烙,柴火等加熱是烙饃出現面香味的的要素。純的烙饃才是烙饃。

名詞解釋:「鏊子」就是把薄石頭打磨成龜背狀,再磨製光滑的一種器具。後來又改為生鐵鑄造,也就演化為的「鏊子」。為中原地區特有炊具。

水烙饃濕皮子

水蒸烙饃在原生正統烙饃之後,做法差不多,只是用鍋蒸熟的而已,可以配合北京烤鴨、京醬肉絲卷着吃。

特點:麵皮直接水蒸,軟嫩、水分大,質薄,透光度高。適合老幼吃,失去烙饃原有的麵粉烙制的香味,易咀嚼,容易破,彈性低。

水烙饃,是蒸製的烙饃,沒有反正面「烙」的動作,失去了烙饃的本色。但因為美觀而登上北京烤鴨等宴席。

烘烙饃

烘烙饃是在無油的平底鍋上烙、烘出來的。

特點:最為乾燥,強韌而口感稍差,過於有嚼勁,易於保存。可做菜盒子、菜餅等。

烘烙饃是用平鍋,受熱不均容易出現糊點。

使用平鍋烙制的還有菜盒子,但是若加豆油或者菜籽油,就是不同吃法了。

生產製作

烙饃是用未發酵的麵粉(死面)和成柔軟的麵團,用擀麵杖擀成厚度約1毫米,直徑約30厘米左右的圓形。在一塊圓形中間凸出的

鐵板(特製鏊子)上烙熟的,一般管這種鐵板叫做「鏊 」,(這個字念ao去聲),煎餅的鍋是平的,煎餅的一般要大一點,而且大家都開始吃機械煎餅了。

原料:麵粉(不需要發酵)

生產流程

1、和面餳(醒)30分鐘左右。

2、餳好的面分成若干小劑,揉均勻、光滑、表面無氣泡。

3、為防止面坯和擀麵杖粘連,擀時加稍多的麵粉。

4、有耐心的擀制,剛開始擀時一定要多加麵粉。

5、繼續擀,擀得越薄越好。擀成稍大時,可以採取卷一半面坯在擀麵杖上擀,直至變薄。

6、鏊子燒熱,什麼都不需要放,大火反正面烙幾秒鐘,熟透即可。

注意事項:烙制時火一定要大,太小的火烙出來的饃一定會非常干,不軟和,烙時速度要迅速,反正面幾秒鐘就可以,烙好的成品需要保溫保存。

關鍵環節:和、擀、烙[1]

參考資料

  1. 烙饃,搜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