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烈山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烈山鎮隸屬於安徽省淮北市烈山區,地處淮北市東南部,東鄰宿州市埇橋區夾溝鎮,南接宋疃鎮,西連濉溪縣,北靠相山區、杜集區,行政區域面積79.39平方千米。截至2019年末,烈山鎮戶籍人口為76824人。

1958年9月,屬濉溪縣東風公社;1984年3月,烈山鄉分為烈山、青龍山2鎮;1992年2月,撤鄉並鎮,青龍山鎮併入烈山鎮;2006年3月,新蔡鎮併入烈山鎮。截至2020年6月,烈山鎮轄12個社區、2個行政村,鎮人民政府駐鳳凰社區。

2019年,烈山鎮有工業企業22個,其中規模以上5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105個。[1]

概況

烈山鎮位於淮北市區東南,東鄰宿州市,南接宋疃鎮,北靠相山區、杜集區,西連濉溪縣。面積79.39平方千米,人口75600人(2017年)。轄14個行政村,205個村民小組。合徐高速公路、宿丁公路、101省道、市區東外環路、合徐高速以及礦務局鐵路等縱橫交錯;濉河、龍河、岱河、閘河自北向南貫穿。有龍脊山自然風景區,塔山生態農業旅遊園,化家湖水庫,南湖濕地公園,洪莊生態農業園等。

沿革

原屬濉溪縣,先後為烈山鄉、東風公社。1965年劃歸淮北市郊區,1984年建鎮。1997年,面積30.3平方千米,轄烈山、吳山口、黃橋、洪莊、楊莊、宋莊、土樓、二郎廟8個村委會。2004年,總面積30.3平方千米,其中鎮區面積4平方千米,轄1個居委會、7個村委會,65個村(居)民小組。

2006年3月,撤銷烈山鎮、新蔡鎮。以原新蔡鎮和原烈山鎮的吳山口村、烈山村、宋莊村、土樓村的行政區域設立新的烈山鎮。以原烈山鎮的洪莊、楊莊、二郎廟、黃橋4個村和楊莊礦等17個居委會新設楊莊街道辦事處。區劃調整後,烈山鎮人口7.42萬人,轄宋莊、烈山、吳山口、土樓、塔山、蔣疃、寧山、青谷、蔡里、化樓、新南、土型、新北、宋莊、溝西、花王、尚高、溝東、王莊19個行政村。2007年村級區劃調整。

[2006年代碼]340604100(20個行政村):~200土樓村 ~201洪莊村 ~202吳山口村 ~203烈山村 ~204原屬烈山鎮宋莊村 ~205王莊村 ~206蔣町村 ~207花莊村 ~208青谷村 ~209土型村 ~210尚高村 ~211寧山村 ~212南莊東村 ~213原屬新蔡鎮宋莊村 ~214蔡里村 ~215新北村 ~216塔山村 ~217新南村 ~218化樓村 ~219南莊西村

附:新蔡鎮位於濉溪縣北部,距縣城11千米。烈(山)蔡(里)、蔡(里)夾(溝)公路過境。1992年新安與蔡里兩鄉合併設立新蔡鎮。1997年,面積92平方千米,人口4.1萬,轄新北、新南、土型、王莊、花莊、寧山、蔡里、化樓、宋莊、塔山、南莊、青谷、蔣疃、尚高、溝西15個村委會。2004年劃歸烈山區管轄,全鎮總面積79.39平方千米,轄15個村。[2]

基本概況

全鎮面積79.39平方千米,據當地政府官方網站資料顯示,總人口75600人(2017年),轄20個村、190個村民小組。市東外環與合徐(合肥至徐州)高速公路穿境而過,境內濉皇、新蔡、蔡四、青寧路等路構成全鎮棋盤式交通格局。同時,該鎮龍脊山地區是全市海波最高的山峰,與榴園村一山相背,與合徐高速為鄰的南莊村平均海拔在100米上下,比全市其他地區高了60-70米,是整個皖北居住海拔最高的整建制行政村,在千里大平原平均海拔在15-25米的皖北,殊為難見!。

自然與人文

山場面積大,資源豐富,石灰石、煤炭等儲量較大,有國家中型水庫化家湖,有龍脊山自然風景區,經濟發展因素主要以煤炭、建材、種植養殖、旅遊構成,基本形成西工東農的發展態勢,農業產業化調整初見成效,群眾生活水平日益提高。

烈山小鎮坐落在烈山腳下,是人口集中的千年古鎮,小鎮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且豐富多元,是中華原始族炎帝故里郡望聖地,烈山國家地質博物館當初申報就是以炎帝郡望聖地產煤為主的人文依據所成功的。[3]

經濟發展

烈山鎮明清時原是烈山上的一座山寨,隨着煤炭的開挖,小煤窯的興建烈山與煤有關的各種活動,生意、人口急劇增加(最多達幾萬人),逐漸延續到山寨外,成為集市街道,幾千年來在蘇魯豫皖周邊地區都享有盛名。解放後一直是區 ,鎮 政府所在地。郭沫若在50年代初曾為農民中學題寫校名。尤其是70年代的烈山村"社辦工業"是安徽第一村,80年代"鄉鎮企業"在全省出現第一個億元鎮,國家領導人鄧小平、胡耀邦、胡喬木等省歷屆重要領導人都來烈山親臨視察指導工作,全國各地經常有來烈山參觀,世界雕塑大師劉開渠參觀烈山後,為激勵烈山以後的發展題字"更上一層樓"。90年代建起第一個"農民新村","兩個文明建設"及近年的發展都排在全省、市前列,有淮北"華西村"之說。

烈山近萬畝土地因採煤淪為塌陷,在發展經濟的轉型中以開發旅遊業、綜合養殖業、山林綠果業,通過招商引資興辦的新型農業、現代工業等產業,使烈山依然美名遠揚,現鄉鎮工農業總產值達到82.5億元,人均收入達到 10055 元,財政收入 3.58億元。曾有"中國烈山"之美譽。

農業

該鎮夏、秋兩季農作物主要以小麥、大豆、玉米等為主。種植經濟林3萬多畝,以石榴為主,已註冊"塔仙牌"商標,並獲得"綠色食品商標"使用權,被省授予"優質軟籽石榴生產基地"。還有"洪發"種鴿、"順發"種豬、土樓香稻米等著名品牌。[4]

旅遊資源

該鎮境內有張果老成仙傳說,新石器中期遺址,龍脊山自然風景區等景點,特別是龍脊山風景區,樹木蔥鬱,環境優美,空氣新鮮,以"花艷、石怪、松奇、洞險、泉清"為特色,古樹名木繁多,是觀光、旅遊、度假、避暑的好地方,已被市確定重點開發旅遊項目。

小鎮還有很豐富的炎帝文化旅遊資源,現已開闢出大片旅遊景觀,境內有以塌陷復墾治理為國家城市濕地南湖公園,和原始森林自然生態公園--龍脊山,北靠史前海拔182米的泰山余脈炎帝以山為名的烈山和淮北市城市二級用水的大型水庫化家湖,四周山水環繞,景觀簇擁,透露着歷史文化雅致和風情古韻,是皖北開展旅遊業的最佳盛地。[5]

歷史文化底蘊

烈山因煤而名有着豐厚的歷史文化資源大致有五大文化資源,這五大文化資源是烈山鎮發展旅遊業的五大支柱。

A烈山之名

烈山之名是烈山歷史文化資源的總和和符號,是皖北乃至全省唯一的獨特的地名資源。首先是古籍《列國志》記載,"大禹治水,烈山焚澤"中國漢語大詞典注釋"舜派大禹治水,派管火、山林的大臣益去烈山澤而焚之"《辭海》註解:"烈山沼澤遍地,野獸出沒,舜派益去烈山焚燒山林,驅趕野獸"。另有考證說舜繼堯之後,耕歷山(烈山另一名字稱歷山),漁雷澤(雷澤即烈山東北微山湖)聯繫起來極有可能舜派益先去烈山焚燒山林荒草荊棘,軀趕野獸然後去烈山開墾農田,去雷澤教民捕魚,倡農興魚以豐民生,這作證烈山地名淵源的歷史。

《中國古今地名大詞典》也載:"烈山也稱歷山在濉溪東七八里,產煤",是淮北唯一入注辭條的地名。

B炎帝郡望故里

烈山頂上的古廟有一石碑,刻文曰:"烈山之由名由之何?或以山形園而銳於首(底圓上尖)象五行中火遂以古烈山氏(炎帝名)稱之也,該文可解為炎帝以地名而名烈山氏,歷山氏(炎帝也稱歷山氏),也可解為炎帝以自己的名號而冠烈山之名。

《帝王世紀》載:炎帝神農氏,都於陳(今河南淮陽)本起烈山稱烈山氏。《國語.魯語》載:"烈山氏炎帝之號,起於烈山"。全國著名學者大有考證,炎帝距今大約7200至5800年,已深入黃河下游(即黃淮海地區)海岸,就在淮北、蚌埠一線故有:"精衛填海""沙海煮鹽""炎帝封禪 "之說,從烈山、烈山氏所形成的炎帝神農氏的烈族文化(即炎帝文化)我們今天的淮北烈山,烈山村就是當之無愧的炎帝神農的故里。

對炎帝故里之說外省及本地研究者經過多年探討研究認為:烈山不管從地名、地質、地理條件都有很多與炎帝故里的特徵相吻合,從現有遺蹟,傳說古籍文獻記載等稱炎帝故里都有充分依據,而且引起省社科院、國家有關學者密切關注和興趣,其考證也得到研究和上層的充分肯定。

C煤文化

淮北市緣煤而建成為華東六省一市(50-80年代)的工業能源基地,對社會主義經濟建設作了重大貢獻!烈山也因煤而興聞名全國,70年代"社辦工業"、80年代"鄉鎮企業"都是以煤炭、山石建材為支柱產業。更重要的是烈山"小煤窯"在歷史上所派生的革命紅色文化,更是為我黨在革命歷史上寫下了輝煌的一頁。

烈山煤炭地下儲量達8000億噸,據淮北市《礦務局志》載:"遠在上古,煤炭就顯露於地表層,在唐元和三年就發現:投石可燃的石塊。"北宋年間徐州知府蘇東坡下鄉勘探發現烈山煤而作《石炭歌》,明清時期開始窯式開採。明萬歷史天啟年間3000多挖煤工人大罷工,歷時月余,據載,這次大罷工為中國煤炭開發史上首次工人於窯主為生存而進行的首次革命鬥爭。

清咸豐年間,煤炭工人於窯主的鬥爭,此起彼落,致使清廷很是頭疼,以致後來總是"屢禁屢開"。清末民初(1906年)在烈山成了全國第一個合眾煤炭公司後,在官商資本家的壓迫剝削下,工人革命鬥爭一直不斷,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革命先軀如徐風笑,李時莊,王香圃,趙皖、梁文煥等領導工人對窯主們進行不懈鬥爭,贏得一次次勝利,同時使"小煤窯"革命鬥爭的烈火傳遍皖北大地,加速了淮北地區革命鬥爭的勝利進程,成為皖北豫東、魯南工農革命鬥爭的搖籃。

D、佛教文化。

於古老烈山共存的是豐富的佛教文化,烈山頂上的"烈女廟"淵源最深,據傳是炎帝一女兒在山頂上救助炎帝求雨的雨師赤頌子而因一同掉下山崖摔死,族人為紀念炎帝女兒在山頂上建一座烈女廟(不是貞潔烈女的概念而是烈山氏炎帝女兒的廟),此解放前後還在,純石無磚,兩間屋大小,不供任何佛像,未建泰山神行宮碧霞真君廟之前,四面八方都來烈女廟叩拜燒香,民間鄉鄰無不知烈女廟(當地百姓也不知什麼攤建的)後來就拜新建廟泰山神廟行宮廟了。繼而定四月初一為廟會至今。烈女廟日久就原廟自然坍塌後無人修建,現只留在人們的記憶中了。

在文革期間泰山神廟已拆除,後來為開發南湖公園原廟所供佛神移至山下,即南湖居士林。其次龍脊山、回龍寺、青龍寺、大方寺、塔山等大小七、八座,這些廟宇寺各有廟會,如二月二蔡里會,龍脊山的龍王廟會,四月初一烈山廟會及歇馬亭廟會等,每逢春夏境內廟會人山人海,熙熙攘攘,廟會稅收都在百萬元以上,極大地繁榮了本地經濟,豐富了民俗文化生活。規模在皖北佛教廟會首屈一指。也起到改良教化當地民俗風尚的社會效應。

E民俗文化。

烈山的民風醇樸,禮儀往來,由於小鎮格局文化態勢半工半農、半城半鄉,人口文化素質相對較高,這是於當地社會文化根底深厚經濟發達分不開的。烈山傳說有幾大文化版塊,一是張果老傳說,張果老傳說較系統、完整,而且有傳說的景點,遺物,如升仙台、仙人洞等多少代人口口相傳,張果老家鄉在檀山,墓地在王莊後,而且有墓碑記載(《宿州志》),少年在塔山寺出家,大方寺修煉,在龍脊山騎驢升天成仙,並有民謠"三山夾一山,不出皇帝出神仙"等,這在全國都是少見的。

二是炎帝故里傳說,炎帝故里在烈山可謂人人皆知,家喻戶曉,過去小孩上學都和老師講炎帝故里,更是老年人瓜棚李下茶餘飯後的談資,說當年炎黃弟兄倆在烈山況窪村住,"況"字拆開就是二兄弟的意思,炎帝是生活在咱烈山才叫烈山氏,因為山裂生沖天大火才叫炎帝,烈山最早的烈字是根據山底有火才造字有火的"烮",山火熄滅整座山燒成兩半,又寫成大裂的"裂"了。火集子(即古饒鎮)就是炎帝當年首開的集市,以物易物,後來以貝殼當錢幣,興集市貿易,炎帝是火炎,火集子之名就沿襲下來了等等,當然傳說只能是考證的參考而不是依據,但一個地方的傳說總是有她的歷史痕跡的。

其次,二十四孝蔡順傳說,說蔡順母荒年大飢,因病幾天未吃東西,家裡又無東西可吃,蔡順就到龍脊山采山林野果即桑椹,留下熟的給母親,半生的就留作自己吃。赤眉軍造反從山前經過發現蔡順采椹,因為是官軍探子,得知實情後,甚是感動,給了蔡順半口袋糧食,從此蔡順采椹孝母成鄉間鄰里佳話,後人就把蔡順住過的村莊改名蔡里,並立碑銘記,同時有陳勝墓,寧封治陶能燒五色火,寧戚飯牛等(地方州志也均有記載)。

民間傳說、故事也是旅遊文化資源,而且是很好的資源。[6]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