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點地梅狀老牛筋

點地梅狀老牛筋

中文學名:點地梅狀老牛筋

拉丁學名:Arenaria androsacae Grubov

界:植物界

門:被子植物門

綱:雙子葉植物綱

亞 綱:原始花被亞綱

目:中央種子目

科:石竹科

亞 科:繁縷亞科

族:繁縷族 繁縷亞族

屬:無心菜屬

亞 屬:老牛筋亞屬

分布區域:中國新疆、甘肅、青海、寧夏。俄羅斯

組:硬葉組

點地梅狀老牛筋(學名:Arenaria androsacea)是中央種子目石竹科無心菜屬的植物。分布在阿爾泰山俄羅斯蒙古以及中國大陸的新疆、甘肅、青海、內蒙古、寧夏等地,生長於海拔2,300米至4,170米的地區,多生于山地,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種栽培。

採收和儲藏:秋季可採收,洗淨,鮮用或曬乾。 [1]

目錄

點地梅狀老牛筋形態特徵

多年生墊狀草本,高5-10厘米。根粗,具多頭,支根極多。莖多分枝,枝細,徑約1毫米,無毛。葉片線狀鑽形,長5-15毫米,寬不足1毫米,頂端具刺尖,邊緣稍內卷。

花1-3朵,呈聚傘狀;苞片卵狀披針形,長2-3毫米,頂端尖,邊緣具寬白色干膜質;花序與花梗密被腺柔毛;萼片5,卵狀披針形,長3-5毫米,寬1-2毫米,基部較寬,邊緣狹膜質,頂端尖,外面被腺柔毛,具1脈;花瓣5,白色,長圓狀倒卵形,長於萼片,頂端稍呈波狀;花盤具5枚腺體;雄蕊10,花絲與萼片近等長;子房卵圓形,花柱3,長約2毫米。

蒴果卵圓形,稍長於宿存萼,3瓣裂,裂瓣頂端再2裂。花果期7-9月。

點地梅狀老牛筋生長環境

生長於海拔2300-4170米的山地。

點地梅狀老牛筋分布範圍

主要分布在中國新疆、甘肅省(阿克塞)、青海省(柴達木當金山)、寧夏(賀蘭山)和內蒙古。俄羅斯、蒙古、阿爾泰山也有分布。模式標本采自阿爾泰。

參考來源

  1. 點地梅狀老牛筋, 植物智, 2020-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