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燉牛掌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燉牛掌 是四川省傳統的特色名菜,屬於川菜系。色澤透亮,質地糯爛,味濃汁鮮。可用於治療體虛食少、虛勞瘦弱、消渴、水腫等症。

中文名 燉牛掌

主要食材 牛掌

目錄

1 基本信息 2 基本材料 3 製作過程 4 食譜相關 5 食譜營養 6 食療作用 7 食物相剋 8 適合人群

基本信息

菜譜名稱:燉牛掌

所屬菜系:川菜

基本特點:色澤透亮,質地糯爛,味濃汁鮮。

基本材料

牛蹄12個, 淨膛母雞1公斤, 乾貝15克, 肘子500克, 菜心500克, 大蔥50克, 精鹽10克, 生薑25克, 燉醬25克, 料酒250克, 冰糖15克, 芝麻油75克, 味精5克, 豆油50克, 胡椒麵2.5克, 雞油15克, 焙好芝麻25克。 [1]

製作過程

牛蹄

1、牛蹄砸去蹄殼,在火上燒焦皮面,放在水內泡軟,刮洗淨,用水加整蔥,碎姜,入煮鍋將牛蹄煮到能拆骨時,撈在涼水內拆去骨,切下掌,水削去掌底粗皮,修去周圍邊沿,再用蔥、姜、料酒,開水氽兩遍,仍用涼水泡上。

2、油菜擇用嫩心;母雞肘子用開水氽熟,撈在涼水內刮洗乾淨,把雞剁成4大塊;乾貝洗淨;大蔥去皮切段,姜去皮切成片;冰糖砸成碎粒。

3、用大砂鍋墊上竹箅子,將牛掌放在箅子上,放入雞、肘子、乾貝(用淨布包上)、蔥、姜、清水、鹽、料酒250克、燉醬、胡椒粉,燒開撇盡沫子,用中等火力煨上。

4、炒鍋燒熱,放入芝麻油,燒熱,下入冰糖炒化,待炒到紫色時,放入煨牛掌的湯,再倒回砂鍋內,調呈淺黃色,蓋上蓋,到汁濃牛掌爛時,起出雞、肘、乾貝、蔥、姜,將牛掌倒入鍋內,加入味精、雞油,再把汁收濃,出鍋,入盤。

5、炒鍋燒熱放豆油,四成熱時,放入油菜心,翻炒幾下,加少許湯、鹽、料酒、味精炒熟,整齊地碼在牛掌四周,撒上焙好的芝麻,即可。 [2]

食譜相關

牛蹄

來源自牛科動物黃牛或水牛的蹄。性味:《綱目》:「牛頭蹄,涼。」 功用主治:①《別錄》:「牛懸蹄,療婦人崩中,漏下赤白。」②孟詵:「牛頭蹄,下熱風。」

乾貝

乾貝即扇貝的干製品,其味道、色澤、形態與海參、鮑魚不相上下。古人曰:「食後三日,猶覺雞蝦乏味。」可見乾貝之鮮美非同一般。它是由扇貝的裙邊風乾製成。功效:乾貝富含蛋白質、碳水化合物、核黃素和鈣、磷、鐵等多種營養成分,蛋白質含量高達61.8%,為雞肉、牛肉、鮮對蝦的3倍。礦物質的含量遠在魚翅、燕窩之上。乾貝含豐富的穀氨酸鈉,味道極鮮。與新鮮扇貝相比,腥味大減。乾貝具有滋陰補腎、和胃調中功能,能治療頭暈目眩、咽干口渴、虛癆咳血、脾胃虛弱等症,常食有助於降血壓、降膽固醇、補益健身。據記載,乾貝還具有抗癌、軟化血管、防止動脈硬化等功效。

母雞

不但能補氣補血,還可祛風,故比雞項(指未生過雞蛋的雌雞)優勝得多。按照一般人的習慣,多喜歡吃鮮嫩的雞項,不愛吃肉粗骨硬的老母雞。但從祛風補氣補血的功效來看,母雞愈老,功效越好。因為老母雞肉多,鈣質多,用文火熬湯,最適宜貧血患者及孕婦、產婦和消化力弱的人補養。 [3]

食譜營養

乾貝

乾貝的營養價值非常的高,它含有多種人體必需的營養。首先乾貝含有大量豐富多樣的氨基酸,如氨基乙酸、丙氨酸和穀氨酸,同時它也含有豐富的核酸,例如次黃苷酸;氨基酸的副產品,例如牛黃磷酸;各種各樣的礦物質,例如鈣和鋅。

母雞

母雞肉蛋白質的含量比例較高,種類多,而且消化率高,很容易被人體吸收利用,有增強體力、強身壯體的作用。母雞肉含有對人體生長發育有重要作用的磷脂類,是國人膳食結構中脂肪和磷脂的重要來源之一。母雞肉對營養不良、畏寒怕冷、乏力疲勞、月經不調、貧血、虛弱等有很好的食療作用。 [4]

食療作用

具有滋陰、補腎、調中、下氣、利五臟之功效;治療頭暈目眩、咽干口渴、虛癆咳血、脾胃虛弱等症,常食有助於降血壓、降膽固醇、補益健身。可用於治療體虛食少、虛勞瘦弱、消渴、水腫等症。 [5]

食物相剋

乾貝

乾貝與香腸不能同食:含有豐富的胺類物質,香腸含有亞硝鹽,兩種食物同時吃會結合成亞硝胺,對人體有害。 [6]

適合人群

一般人都可食用。感冒發熱、火熱偏旺、痰濕偏重、肥胖症患者、熱毒癤腫、高血壓病人、血脂偏高者忌食;雞肉雞湯中含脂肪較多,會使血中膽固醇進一步升高,引起動脈硬化,冠心病,使血壓持續升高,對病情不利;患有膽囊炎、膽石症的人忌食。以免刺激膽囊,引起膽絞痛發作。 [7]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