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炎居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炎居
炎居

二任帝炎居,男,姓姜,名炎居,號魁隗氏,尊號炎帝。中華遠古氏族聯盟時代炎帝魁隗氏政權的二任帝。

炎居約生於帝魁隗十四年(丙午,前4995),出生在炎帝 魁隗氏政權統治區內的固川。他的父親是首任炎帝姜魁隗,母親是赤水氏的女子[[聽(yāo)。遠古史書《山海經》記載:「炎帝之妻,赤水之子聽訞炎居」。當然,這裡所說的「生」未必就是有血緣關係的父子。那個時代炎帝族還沒有固定的婚姻,不過母子關係卻是勿庸置疑的,就是說炎居確確實實是聽訞的兒子,是炎帝魁隗氏政權的第二代執政者。至於他是不是炎帝魁隗的兒子,那就很難說得清楚,除非給他們做DNA鑑定。估計他們未必是血緣父子。炎居從小就聰明好學,是魁隗氏新一代中的佼佼者,炎帝魁隗晚年時把他立為帝位繼承人。

公元前4951年,炎帝魁隗氏政權首任帝魁隗去世,炎居正式即位稱帝。

炎居即位後,將帝都遷到了祁連山以東古浪河畔的古浪鎮。古浪今屬甘肅武威市,是中原地區通往河西走廊的門戶之地。古浪地域廣闊,祁連山高峻雄峨,逶迤挺撥,橫貫其南部;中部綠洲平原阡陌縱橫,溝渠交錯,沃土連綿,林木掩映;山巒疊障,松柏翠綠,清雅秀麗,俗有「金關銀鎖」之稱。此地山石突兀,地勢險要,後世稱其為「驛路通三輔,峽門控五涼」,可見其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古浪河風景

炎居為帝時,主要活動區域在今陝西、甘肅、寧夏、四川、貴州等地,其政治中心在居延海西南。當時的居延海水域浩瀚遼闊,橫跨甘肅東北、寧夏北部和內蒙古南部廣闊區域,被人們稱之為北海、西北海。而中原和華北的大部分地區仍由伏羲女媧後裔統治和管理着,只是臣服於炎帝政權而已。當時雖然四方各氏族聯盟共尊炎帝,但各族團的管理方式仍各行其道,五花八門,參差不一。有的部落以農耕為主,有的部落以田獵為主,有的部落以捕魚為主,有的部落以畜牧為主。一些地方還出現了專門生產陶器的制陶業,生產麻布類的織造業,生產骨器的制骨業等。

== 古代觀測時間變化的日晷 ==

炎居為帝時,除繼承了先帝所創立的一切德政外,在天文觀測方面,又有了新的發展。他在利用表木觀測判斷日晷陰陽變化的基礎上,又發明了在丘墟上立石圭,南北兩側各立標杆(表),以根據日影的長短變化來測定節氣和一年時間的長短,為中國遠古文明增添了一項新的內容。

事實上古代的所謂的天下咸服,只是一種形式而已,其管理完全歸屬於本部落。炎帝魁隗氏政權立都於西部地區,那時候交通和通訊聯絡極為不便,他如何管理南方和中原地區的數百個部落?說到底,只不過是掛個名,做個附庸而已。

炎居四十五歲即帝位,在位執政虛記三十四年(王大有《三皇五帝時代》),卒於炎居三十三年(癸亥,前4918),享年七十八歲,遺體葬在居延海(今甘肅武威市民勤縣境內),帝號炎居,尊號炎帝。

炎居基本信息

在位起訖:約公元前4951——前4918年

生卒年:約公元前4995——前4918年

出生地:固川(今陝西寶雞市北)

立 都:古浪(今甘肅武威市東南)

紀 年:炎居元年(辛卯,前4950)

魁隗氏二任炎帝炎居 名炎居(炎帝的妻子,即赤水氏的女兒聽訞生下炎居,炎居生了節並,節並生了戲器,戲器生了祝融。祝融降臨到江水居住,便生了共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