爐下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爐下鎮隸屬於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區,地處延平區中部,東與太平鎮相連,南與三明市尤溪縣交界,西與塔前鎮接壤,北與夏道鎮毗鄰,行政區域面積89.7平方千米。截至2019年末,爐下鎮戶籍人口為14213人。
宋代時期,屬歸善鄉。1984年9月,改為爐下鄉,駐爐下村。1995年1月,撤市設區,屬南平市延平區;同年3月,改為爐下鎮。截至2020年6月,爐下鎮轄10個行政村,鎮人民政府駐爐下村杜陵路1號。
2019年,爐下鎮有工業企業46個,其中規模以上9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14個。[1]
歷史沿革
宋代時期,屬歸善鄉。
明代時期,屬東架壽山里、崇仁里、杜溪里。
清襲明制。
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設爐溪鄉,屬第六區(下道區)。
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屬第一區(下道區)。
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改為爐湄鄉。
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8月,屬第四區(夏道區)。
1950年,改為爐下鄉。
1956年8月,屬夏道區。
1958年11月,屬夏道東方紅公社。
1959年,屬夏道公社。
1961年7月,成立爐下公社,屬夏道工委。
1963年6月,屬南平市。
1984年9月,改為爐下鄉,駐爐下村。
1995年1月,撤市設區,屬南平市延平區;同年3月,改為爐下鎮。
行政區劃
2011年末,爐下鎮轄10個行政村:爐下、龍村、蛇村、田頭、官莊、洋洧、瓦口、下嵐、斜溪、下井,下設47個村民小組。有23個自然村。
截至2020年6月,爐下鎮轄10個行政村:爐下村、龍村、蛇村、田頭村、官莊村、洋洧村、下嵐村、瓦口村、斜溪村、下井村,鎮人民政府駐爐下村杜陵路1號。[2]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爐下鎮地處延平區中部,東與太平鎮相連,南與三明市尤溪縣交界,西與塔前鎮接壤,北與夏道鎮毗鄰,行政區域面積89.7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爐下鎮境內四面環山,中間盆地,山地多,平地少,平均海拔100米左右。最高峰後頭夾山位於爐下村,海拔911.8米;最低點位於斜溪村,海拔57米。
氣候
爐下鎮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兼有海洋性大陸性氣候。全年溫暖濕潤,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20℃,無霜期285天,年平均降水量約1780毫米。冬季以西北風為主,夏季呈偏東南風,一般風力3-4級,最大風力8級。
水文
爐下鎮境內屬閩江水系。閩江從西至東流經境內斜溪等行政村,河道長8.4千米,多年均流量1410立方米/秒。境內匯入閩江的支流10條,其中最大為杜溪,境內長約15千米。
自然災害
爐下鎮主要自然災害有洪災、泥石流等。洪澇災害主要發生在5-6月,平均5年3遇,最嚴重的一次發生在1998年6月22日,洪水造成0.5萬人受災,轉移1000餘人,直接經濟損失達1.15億元。
自然資源
爐下鎮境內主要礦藏資源有花崗石、螢石礦、粘土等礦產。
2011年,爐下鎮有耕地面積1.1萬畝,可利用草地面積196.9公頃,林地面積666.7公頃。
人口
2011年末,爐下鎮總人口13797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13204人,城鎮化率35%。另有流動人口1119人。總人口中,男性7322人,占53.1%;女性6475人,占46.9%;18歲以下2791人,占20.2%;18-60歲9233人,占66.9%;60歲以上1773人,占12.9%。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達13793人,占99.97%;有畲族1個少數民族,共4人,占0.03%。2011年,人口出生率13.6‰,人口死亡率7.6‰,人口自然增長率6.0‰。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151人。
2017年末,爐下鎮常住人口為13059人。
截至2019年末,爐下鎮戶籍人口為14213人。[3]
經濟
綜述
2011年,爐下鎮完成財政總收入1007萬元,比上年增長19.0%。其中地方財政收入642萬元,比上年增長35.4%,從各主要稅種看,完成營業稅360萬元,增值稅165萬元,企業所得稅244萬元。人均財政收入726.1元,比上年增長18.5%。
2019年,爐下鎮有工業企業46個,其中規模以上9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14個。
農業
2011年,爐下鎮農業總產值達到3.1億元,比上年增長8%。糧食作物以水稻為主。2011年,糧食產量2440噸,人均176.9千克,其中水稻2440噸。主要經濟作物為蔬菜。蔬菜種植面積14.1萬公頃,產量2349噸,主要品種有白菜、瓜類、根類、豆類,其中白菜97噸,瓜類396噸,根類178噸,豆類5噸。
爐下鎮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為主。2011年,生豬飼養量3.8萬隻,年末存欄35萬隻,母豬4.2萬頭,年末存欄4萬隻;家禽飼養量6.9萬羽。畜牧業總產值2.7億元,占農業總產值的78.5%。
截至2011年末,爐下鎮累計造林6266.7公頃,其中防護林733.3公頃,經濟林269公頃,竹林355.3公頃,四旁樹木5萬株,林木覆蓋率70%,活立木蓄積量61萬立方米。漁業以淡水魚為主,可用於水產養殖的水域面積350公頃。2011年,魚塘養殖面積2.7公頃,產量12噸;擁有各類捕撈漁船36艘。漁業總產值76萬元。
工業
2011年,爐下鎮實現工業總產值4.1億元,實現工業增加值1.1億元,比上年增長5.2%。2011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6家,職工567萬人,產值4.1億元,比上年增長15.7%。
商業外貿
2011年末,爐下鎮有商業網點211個,職工369人,註冊資金總額1247.4萬元。2011年,社會商品銷售總額達33.2億元,比上年增長18%。
金融業
2011年末,爐下鎮各類存款餘額9846萬元,比上年增長38.7%。[4]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2011年末,爐下鎮有幼兒園1所,在園幼兒230人,專任教師14人;小學1所,在校生800人,專任教師76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351人,專任教師34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99.2%,小升初升學率87%,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達100%。2011年,教育經費7.5萬元,比上年增長3.7%。
文化事業
2011年末,爐下鎮有文化站1個;農家書屋6個,藏書0.4萬餘冊。2011年末,有線電視用戶2600戶,入戶率90.8%。
醫療衛生
2011年末,爐下鎮有衛生院1所;病床15張,其中公立醫療機構床位15張,每千人擁有醫療床位1.2張,固定資產總值146萬元,專業衛生人員16人,其中執業醫師7人,執業助理醫師2人,註冊護士7人。2011年,法定報告傳染病發病率為7.6/10萬,農村安全飲用水普及率85%,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65.9%,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12610人,參合率99.7%。
社會保障
2011年,爐下鎮有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51戶,人數95人,支出19.1萬元,比上年增長32.7%,月人均167.5元,比上年增長23.8%;城市醫療救助11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95人次,共支出0.5萬元,比上年增長40%。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250戶,人數450人,支出37.6萬元,比上年增長0.1%,月人均69.6元,比上年增長17.4%;農村五保分散供養30人,支出8萬元,比上年增長3.3%;農村醫療救助55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480人次,共支出2.4萬元,比上年增長40%;農村臨時救濟65人次,支出0.3萬元。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16人,支出6.2萬元。新增就業人員108人,有26名下崗失業人員實現了再就業,就業困難人員再就業11人。參加城鎮基本養老保險0.7萬人,比上年末增加0.5萬人;參加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5455人,參保率92%。
郵政電信
2011年末,爐下鎮有郵政網點1個,投遞路線單程總長度70千米,投遞點159個,鄉村通郵率100%;全年投遞國內函件2812件,國內匯票業務完成0.2萬筆,國內異地特快專遞信件完成出850件,征訂報紙163958份、期刊4039冊。電信企業3家,服務網點15個;電話交換機總容量4000門,固定電話用戶1800戶;互聯網端口總數5000個,其中已占用端口總數1600個,寬帶接入用戶1600萬戶,比上年增加300戶。[5]
基礎設施
能源
2011年,爐下鎮有水力發電站2座,裝機容量1125千瓦。
給排水
2011年末,爐下鎮有自來水廠1座,居民自來水普及率100%。
供電
2011年末,爐下鎮擁有3.5千伏變電站1座,主變壓器71台,總容量10兆伏安,高壓輸電線路6條,總長度58000千米,用電負荷每月200萬千瓦。
園林綠化
2011年末,爐下鎮有公園1個,花壇2個,綠化面積1.3萬平方米。
交通運輸
2011年,爐下鎮有316國道過境,境內長12.8千米。有縣鄉級公路6條,總長33千米。2011年,運輸企業擁有貨運汽車50輛,20噸位;客運汽車10輛,170座位;年貨運量12萬噸,客運量28.8萬人次。境內通航河道1條,總長4千米。
歷史文化
地名由來
爐下鎮因鎮人民政府駐爐下村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