煬帝(隋朝)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煬帝,名楊廣(569年-618年4月10日),是隋朝的第二個皇帝。其出生於569年,他在位期間開創科舉制度,修隋朝大運河,營建東都、遷都洛陽,對後世頗有影響,然而頻繁的發動戰爭,如親征吐谷渾,三征高句麗,加之濫用民力,致使民變頻起。造成天下大亂,導致了隋朝的覆亡。[1]
信息
中文名:楊廣(煬帝)
主要成就:參與滅陳,開科取士(有爭議)、修隋朝大運河
所處時代:隋朝
出生日期:569年
逝世日期:618年4月11日
出生地:長安
簡介
楊廣(569年~618年4月11日),一名英,小字阿摐。隋文帝楊堅與文獻皇后獨孤伽羅嫡次子,隋朝第二位皇帝(604年~618年在位)。[2] 楊廣天性聰敏,容貌英俊,文采出眾。 [3]開皇元年(581年),楊廣被冊立為晉王,後參與平定南陳之戰。開皇二十年(600年),楊堅冊立其為皇太子。仁壽四年(604年),楊廣即皇帝位。在位期間,在前人修的眾多運河基礎上疏浚修隋朝大運河。為了滿足驕奢淫佚的欲望,楊廣下令營建東都洛陽,每月役使民工二百萬人,日夜不停地施工,民工不堪忍受,有十分之四五悲慘的死去。裝運屍體的車輛,往來不絕。楊廣對外頻繁發動戰爭,三征高句麗致使社會經濟遭受嚴重破壞,人民難以生存。楊廣奢侈無度,殘暴無比,他的所作所為已超出了社會的承受力,給人民帶來無盡的災難,激起人民的反抗, [4]引發大規模農民起義,導致隋朝崩潰滅亡。
楊廣在江都醉生夢死,日夜都沉浸在聲色酒宴之中。 大業十四年(618年),楊廣巡幸江都時,被宇文化及所弒。[5]引發大規模農民起義,導致隋朝崩潰滅亡。
隋煬帝文學造詣很高,其作品有《與越公書》《建東都詔》《冬至受朝》及《擬飲馬長城窟》《白馬篇》《紀遼東二首》《春江花月夜》。《隋書經籍志》著錄《煬帝集》55卷,《全隋文》錄存具文4卷,《全隋詩》錄存其詩45首。 [6]
參考資料
- ↑ 隋煬帝 排行榜網
- ↑ 中國史上十大末代帝王 央視網
- ↑ 楊 廣 陝西歷史文化名城-多媒體資源庫
- ↑ 中國史上十大末代帝王 央視網
- ↑ 楊廣(隋朝第二位皇帝) 北京.團結出版社,2021.01.第455頁
- ↑ 隋煬帝楊廣 中國大百科全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