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灰斑鶲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灰斑鶲

Gray-streaked Flycatcher

a-giau拍攝
圖片來自flickr
基本資料
學名     Muscicapa griseisticta

目/科/屬  雀形/鶲/鶲

遷徏狀態   過境鳥

普遍性    不普遍

體長/體重  12-14cm/15-17g

灰斑鶲,雌雄同型。虹膜暗褐色。嘴黑色。腳黑色。

  • 成鳥:
  1. 頭及體背大致為深灰褐色,白眼圈。有淡色眼先。  
  2. 翼及尾羽黑褐色,大覆羽及三級飛羽具不明顯淡色羽緣。
  3. 體下白,顎線灰褐。胸、脇具灰褐色清晰縱斑。
  4. 停棲時,翼尖超過尾羽2/3。
  • 亞成鳥體背有白點斑,大覆羽及三級飛羽淡色羽緣較寬而明顯。

棲地&習性

主要在落葉松森林和森林邊緣;偶爾在低地密林中。

多單獨活動。常停棲於突出枝頭,飛出捕食飛蟲後回到原地。

主要以小型的無脊椎動物,漿果。

繁殖

俄羅斯遠東,5月中旬至7月下旬;單親。顯然是一夫一妻制。孤立的,領域性的。兩者共同建造的巢。

保育

不受全球威脅。在東北中國不常見;俄羅斯的稀有;在大多數非繁殖範圍內都很常見,但在婆羅洲N&C很少見。

鳴聲

發出一連串急促乾澀「吱吱吱」或「teetee」顫音。過境期通常安靜少出聲。

外觀相似性

寬嘴鶲嘴較寬且長,下嘴基多黃色,白色眼先甚明顯。胸、脇色明顯較淡。尾下覆羽具暗色斑紋,停棲時翼尖較長,約達尾羽1/2至2/3。

灰斑鶲嘴稍長,顎線與臉頰間之頰紋較白,腹明顯也較白,胸、脇之縱斑清晰分明。停棲時,翼尖較長,約達尾羽1/2至2/3。

眼先不明顯白色,胸、脇色縱斑分明。停棲時,翼尖較長,超過尾羽2/3。

分佈

中國東北地區(內蒙古北部,黑龍江吉林),韓國北部,俄羅斯東南部(阿穆蘭烏蘇里蘭堪察加C&S),薩哈林島千島群島;非育種的台灣菲律賓婆羅洲北部,蘇拉威西島E。小桑達斯(韋塔爾,萊蒂),莫盧卡斯新幾內亞W。[1]

參考書目

臺灣野鳥手繪圖鑑

視頻

Grey-streaked flycatcher 灰斑鶲
Grey-streaked flycatcher 灰紋鶲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