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灰喉山椒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灰喉山椒
圖片來自杉林溪自然生態教育中心

灰喉山椒 基本資料

目  名: 雀形目

科  名: 山椒鳥科

灰喉山椒
圖片來自Xuite日誌

灰喉山椒是台灣低海拔山區普遍留鳥,身長約18公分,修長身型,雌、雄鳥羽色差異極大,剛開始賞鳥時就被其鮮艷羽色給吸引,一般自然界的通則是雄鳥羽色豔麗、雌鳥樸素,而灰喉山椒則男艷女嬌,各領風騷,雄鳥橘紅色,雌鳥鮮黃,搶眼色調互爭長短,在鳥界極為罕見。修長身型及亮麗的羽色,像極了一條條掛在樹梢上紅色辣椒,因此早期喚牠為「紅山椒」。

在宜蘭的低海拔山區,像是仁山植物園新竂瀑布寒溪古魯林道大同鄉九寮溪礁溪五峰旗瀑布福山植物園等風景區都可以看到牠們的身影。灰喉山椒常與小卷尾混群覓食,冬季偶有冬候鳥灰山椒加入行例,數量常可多達上百隻,當秋冬山區樹葉紛紛轉黃轉紅之際,成群的灰喉山椒在山谷間成群飛行,非常壯觀。濃綠色的森林之中,紅、黃、灰、藍等色彩繽紛,當停棲垂掛在枝條上時彷彿片片楓葉,而原本醒目的羽色卻成了極佳的保護色。[1]


形態特徵

灰喉山椒
圖片來自奧萬大國家森林遊樂區

體型修長,長約18 公分,嘴略粗,先端略向下鉤, 尾長。

雄鳥背面大致為黑 色,頰、頸、喉部鼠灰色, 胸、腹、腰及尾羽為橙紅色,尾羽中央2根及基 部黑色,翼有橙紅色斑。

雌鳥背面大致為暗鼠灰色, 翼黑色,有黃斑,腰至尾上覆羽橄欖黃色,尾羽中央二 根黑色,其他各部分黃色。[2]


生態習性

灰喉山椒
圖片來自杉林溪自然生態教育中心

為海拔400~2500公尺山區美麗且吸引人的鳥種,公鳥的紅與母 鳥的黃是森林中的絕配。常出現於闊葉樹林上層,成群於樹梢上活動,很少於地面活動,飛行時呈波浪狀,以昆蟲及果實為主食。築巢在很高的樹枝分叉處。會發出輕細的「咻─咻─」叫聲。

灰喉山椒鳥主要分佈於低海拔至2500公尺的森林環境中,喜歡成群活動,數量常可多達5、60隻一群。牠們多半出沒在樹冠的上、中層,不但喜歡在枝頭上展示身上艷麗的色彩,還會不停地發出「啾啾啾-」的尖細叫聲,彷彿是一群盛裝的模特兒,正在進行一場熱鬧非凡的時裝表演。

灰喉山椒鳥的主食是昆蟲,經常在空中以定點鼓翼的方式,啄食停棲在枝葉上的小蟲;牠們偶而也會以植物的果實為食。灰喉山椒鳥是台灣山區常見的留鳥,不但數量多,而且平時不太在乎人類的干擾,因此十分容易觀察;對於剛剛開始賞鳥的人而言,美麗的灰喉山椒鳥實在是非常合適的入門鳥種。[3]


視頻

灰喉山椒公母鳥 202204

灰喉山椒鳥(紅山椒):2021新編台灣野鳥集錦.一般留鳥.(Wild Birds of Taiwan)

灰喉山椒鳥 Grey throated Minivet , Taiwan 2016


外部連結


參考資料

  1. 灰喉山椒,Xuite日誌
  2. 灰喉山椒,杉林溪自然生態教育中心
  3. 灰喉山椒,台灣環境資訊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