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濩澤縣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濩澤縣即今天山西省晉城市的陽城縣,秦代時設濩澤縣,"濩澤"是古代陽城境內的一個大湖澤,名氣很大。

古籍中有"舜耕歷山,陶於河濱,漁於濩澤" 的記載;也有"天子(周穆王)休於濩澤"的記載。商湯析城山禱雨獲得休應,作《大濩樂》以慶祝,這在史籍中也有記載。濩澤縣、濩澤侯國因此而得名,澤州也因此而得名。[1]

名稱由來

濩澤縣即今天山西省晉城市的陽城縣,秦代時設濩澤縣,它的由來還得從當地古代名池"濩澤"說起。

古籍中有"舜耕歷山,陶於河濱,漁於濩澤" 的記載;也有"天子(周穆王)休於濩澤"的記載。商湯析城山禱雨獲得休應,作《大濩樂》以慶祝,這在史籍中也有記載。濩澤縣、濩澤侯國因此而得名,澤州也因此而得名。

歷史故事

戰國初期的墨子就曾經說:"舜耕於歷山。陶於河嚳,漁於濩澤",這是他在論述尚賢用人的道理時,以帝舜為例闡明自己的看法。他認為,古代聖王治理天下,他們看重的人才不一定是骨肉至親,也不一定是富貴美貌的人,所以舜早年儘管在歷山耕田,在河邊制陶,在濩澤捕魚,終年勞碌,但最終還是被立為天子,受到了萬民擁戴。這段話見於《墨子·尚賢下》,這一篇中還說到帝堯在四岳求賢,終於在"服澤之陽"發現了舜這個治國賢才。歷代學者提出"服澤之陽"應是"濩澤之陽"之誤。

戰國後期成書的遊記體地理著作《穆天子傳》 在記述周穆王旅行天下事時也載道:"天子四日休於濩澤。"同時期記載魏國歷史的《竹書紀年》中也有"周顯王十七年,晉取玄武、濩澤"的記錄。到戰國時期,"濩澤"已顯然從一個池沼名演化為城邑名。

近代以來,焦濩山已俗稱為皇龍山,濩澤也已乾涸不存,但在山下卻發現了一片面積約2平方公里的舊石器晚期文化遺址。這裡豐富的文化遺存和古老的文獻記載相印證,更令人遙想到這一帶所經歷過的歷史輝煌。[2]

歷史變遷

秦統一後,在焦濩山東麓置濩澤縣,縣治舊址在今陽城縣城西12公里的澤城村。《水經注》 所謂"(濩澤水)又東,經濩澤縣故城南",即此地。2012年村北的舊城遺址尚存,城基北部依山,山因此得名城牆嶺,南部臨濩澤河,已列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北魏興安二年(453年),濩澤縣治東遷至鳳凰城,即今陽城縣城。據縣誌記載:縣城東西長,南北狂狹,城北有岡隆起,形如鳳凰舉頭展翅,故有"鳳凰城"之譽。此後,這裡歷為濩澤縣、澤州、陽城縣、績州等州縣治所,到今已有1500多年的建城歷史。

濩澤縣改名為"陽城縣"的時間是在唐天寶元年(742年)九月。這時唐王朝經濟繁榮,國威遠揚,已發展到極盛階段。這年正逢唐玄宗李隆基登基30周年慶典,他在施行改元、大赦、加尊號、改官名的同時,又於當年9月"改天下縣名不穩及重名一百一十處",濩澤縣即改名為陽城縣。當時所稱"縣名不穩"是指縣名命名不妥當的意思,濩澤縣名的不穩之處可能在於其用字生僻,讀寫不便,因此便以當地有"陽阿故城"而新命名為陽城縣。

在金末,金宣宗完顏旬為加強力量抵禦蒙古軍南侵,曾把河東南路一些縣升格為州的建制,如升蒲縣為蒲州,升翼城縣為翼州,升沁源縣為谷州等。元光二年(1223年),又昇陽城縣為濩州,屬忠昌軍節度,"濩州"是"澤州"的諧音,績也作"績",義為功業。這一命名的含義在於,陽城縣的濩澤是"澤州"一名的根由,唐武德初,濩澤縣曾為澤州治所;其二,以諧音取名績州,避免了與當時的澤州重名。同時也是鼓勵軍民為國建功立業的祝詞。10年後金亡,鑊澤恢復為陽城名。[3]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