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打印機
激光打印機 |
激光打印機脫胎於80年代末的激光照排技術,流行於90年代中期。它是將激光掃描技術和電子照相技術相結合的打印輸出設備。其基本工作原理是由計算機傳來的二進制數據信息,通過視頻控制器轉換成視頻信號,再由視頻接口/控制系統把視頻信號轉換為激光驅動信號,然後由激光掃描系統產生載有字符信息的激光束,最後是由電子照相系統使激光束成像並轉印到紙上。較其他打印設備,激光打印機有打印速度快、成像質量高等優點;但使用成本相對高昂。
目錄
簡介
激光技術出現於60年代,真正投入實際應用始於70年代初期。最早的激光發射器是充有氦-氖(He-Ne)氣體的電子激光管,體積很大,因此在實際應用中受到了很大限制。70年代末期,半導體技術趨向成熟。半導體激光器隨之誕生,高靈敏度的感光材料也不斷發現,加上激光控制技術的發展,激光技術迅速成熟,並進入了實際應用領域。以美國、日本為代表的科研人員,在靜電複印機的基礎上,結合了激光技術與計算機技術,相繼研製出半導體激光打印機。這種類型打印機的打印質量好、速度快、無噪音,所以很快得到了廣泛應用。現代所用的半導體激光器,通常採用激光二極管,它的原理與普通的二極管極為相似,如都有一對PN結,當電壓和電流加到激光二極管上時,P型半導體材料中的空穴和N型材料中的自由電子產生相對運動, PN結處載流子的密度增加非常大,自由電子和空穴重新複合,因而產生受激輻射,釋放出具有激光特性的光子,由激光器諧振腔內的反射鏡反射,透過激 光孔和孔內聚焦鏡,射出激光束。從激光的產生可以看出,一條激光束只包括一種主要波長的光線,它是單色的。每一 條光線都沿一個方向傳播,以相互疊加的方式結合,我們稱之為"相干性"。這個特性使激光以一條極細的光束射到一個靶上,而幾乎沒有散射。而每條激光束就像槍膛里射出的子彈 ,每顆子彈只能在靶上打一個孔。如果要打出一個「一」字,就要射出很多的子彈,沿「一」字方向打出很多的孔,形成一個「一」字點的橫向排列,這就是我們所說的「點陣排列」 ,是後面要講「點陣圖像」的技術基礎。
評價
不過,它們的工作原理基本一樣。由激光器發射出的激光束,經反射鏡射入聲光偏轉調製器,與此同時,由計算機送來的二進制圖文點陣信息,從接口送至字形發生器,形成所需字形的二進制脈衝信息,由同步器產生的信號控制9個高頻振盪器,再經頻率合成器及功率放大器加至聲光調製器上,對由反射鏡射入的激光束進行調製。調製後的光束射入多面轉鏡,再經廣角聚焦鏡把光束聚焦後射至光導鼓(硒鼓)表面上,使角速度掃描變成線速度掃描,完成整個掃描過程。硒鼓表面先由充電極充電,使其獲得一定電位,之後經載有圖文映像信息的激光束的曝光,便在硒鼓的表面形成靜電潛像,經過磁刷顯影器顯影,潛像即轉變成可見的墨粉像,在經過轉印區時,在轉印電極的電場作用下,墨粉便轉印到普通紙上,最後經預熱板及高溫熱滾定影,即在紙上熔凝出文字及圖像。在打印圖文信息後,清潔輥把未轉印走的墨粉清除 ,消電燈把鼓上殘餘電荷清除,再經清潔紙系統作徹底的清潔,即可進入新的一輪工作周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