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澳洲家蠊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澳洲大蠊
原圖鏈接

澳洲大蠊[1] Periplaneta australasiae (Fabricius) 體長 34 - 39 mm,體色褐色,前胸背板褐色四周具黃色邊 線,後端邊線較粗,上翅褐色,下緣紅褐色,翅緣前端兩側各有一條黃色的直線條紋,各腳褐色,兩側密生細小棘刺,生活於平地至低海拔山區,但本種於居家或附近環境活動較多見,戶外的個體則躲藏枯木隙縫裡,白天藏身夜晚出來覓食,戶外的個體很會飛行。本種又稱澳洲蜚蠊、澳洲蟑螂,為居家常見的種類。

形態特徵

  • 成蟲:體長22~35 mm,大型種,蟲體深褐色,雌、雄蟲體型相似,但雌蟲體稍寬於雄蟲。
  • 頭部:雄蟲頭頂部黑色,複眼及觸角窩間黑色,中部有一前寬後窄的淡褐色長斑,面部褐色,下顎須紅褐色。
  • 胸部:前胸背板較大、梯形,與美洲大蠊近似,前緣平直,後緣弧形,背板淡黃或淡赤褐色,中部有兩個大近圓形黑斑,兩大斑分開較明顯,背板周緣黑色,後緣黑色較寬。
  • 雌雄蟲翅均較發達,其長均超過腹部末端,翅赤褐色,前緣室淡黃色。足赤褐色。
  • 腹部:赤褐色,在第一腹節背板前緣中央長有一簇毛,毛均向後方伸展。雄蟲肛上板不透明,基部寬,向中部漸收縮,由中部向端部呈一致性收縮,後緣略平直,由後緣兩側向後緣中部稍呈凹陷,後緣兩側角近直角,其基部兩側生尾須l對。呈胡蘿蔔狀,由數節組成,各節上均長有許多小毛。
  • :保藏在卵鞘內。卵鞘呈腎形,凹側有排鋸齒狀鞘齒,其前端(先露出母體端)光滑,後端有3條放射狀的鞘脊,並匯集成脊突,兩壁可見排列整齊的鞘肋。卵鞘內的卵被蜂窩樣的結構所分隔,並相互交錯排列成2行。
  • 若蟲:1齡若蟲體呈深褐色,中胸背板上有白色橫帶;第二腹背板兩側有白斑,觸角末5節為白色。2齡若蟲觸角顏色一致,3齡斑紋無明顯變化,4齡若蟲前胸背板兩側開始出現淡黃色斑,5齡若蟲後胸背板兩側開始出現淡黃色斑,6齡若蟲時開始出現翅芽,7齡若蟲的前胸背板前緣出現淡黃色斑,中胸背板上有白橫帶,其中段呈淡褐色,8齡若蟲時前胸背板斑近於成蟲,翅芽明顯可見,各腹節背板兩側出現黃褐色版。

分布地區

澳洲大蠊主要分布在熱帶和亞熱帶。在中國福建、廣東、廣西、四川等省(區)有記載。

生物特徵

該蟑螂比美洲大蠊更需要溫暖的環境,因而它的分布受到一定的限制。它們在室內的棲生房舍與美洲大蠊近似,兩者有時在廚房等處混居。它除以含澱粉物品為食外,也喜歡咬食植物。澳洲大蠊除在熱帶和亞熱帶外,在室外不易生存,在室外,它們常見於剝落的樹皮下以及腐爛的植物內等。

生活史

澳洲大蠊卵孵化期43-54天, 每個卵鞘可孵出若蟲13-30隻;若蟲經9-12個齡期,生長發育202-385天後羽化,同時對水的需求優於食物;成蟲壽命11~ 324 天,一生產卵鞘3-27個。完成一個世代約346 天。每個世代理論上種群的數量可增加133倍, 但因自然死亡等原因,,實際只增長約5倍。澳洲大蠊一年四季均可見,主要在廚房,6月份為密度高峰期,,夜間10 點為活動高峰期。冬季以卵鞘、若蟲和成蟲越冬。

為害特點

 澳洲家蠊在蘭嶼夜晚於山區所見
原圖鏈接  

繁殖力強、適應性強,食性複雜,難以根除。它們污染食物,傳播病菌和寄生蟲,對人類環境和健康造成嚴重影響,是重要的世界性衛生害蟲 。

控制方法

切斷人為攜帶傳播的途徑。保持室內清潔衛生,妥善保藏食品,及時清除垃圾是防制蜚蠊的根本措施。同時根據其季節活動規律,集中力量,反覆突擊。具體辦法有人工捕殺、誘殺、燙殺、堵塞縫隙等。化學試劑品種較多,許多殺蟲劑均可有效殺滅蟑螂。也有利用蟑螂信息素、病毒進行生物防治的辦法 。

參考文獻

  1. 澳洲大蠊. 嘎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