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潘素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潘素
潘素
慧素
出生 1915年
江蘇
逝世 1992年4月16日
國籍 中國
民族 漢族
職業 畫家
知名作品 《灕江春晴》、《夏山過雨》、《萬松積雪》

潘素

潘素(1915-1992),女,著名收藏家張伯駒先生的夫人,字慧素,江蘇蘇州人。當代女畫家。

早年習花鳥,中年轉攻山水,晚年善金碧青綠山水及雪景山水。民國時期曾任北平美術分會理事,建國後任北京中國畫研究會理事,吉林藝術學院教授,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北京中山書畫社副社長,北京工筆重彩畫會藝術顧問,第六、七屆全國政協委員,民革中央委員,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理事等職。

人物生平

她父親潘智合,是遜清名流潘世恩的後人。與張伯駒先生結婚時,潘素剛20歲。她自幼酷愛繪畫,21歲時正式拜師學畫。初從朱德箐習作花卉,後與老畫家陶心如、祁景西、張夢嘉合作繪畫。婚後,她潛心觀摩張府珍貴書畫真跡,悉心鑽研隋唐兩宋工筆重彩畫法,並陪伯駒遊歷名山大川,進行實地寫生。功夫不負有心人,1940年代已嶄露頭角,尤擅長工筆重彩山水畫,承繼了細密嚴謹,金碧緋映的一派,成為我國著名的青綠山水畫家。

早在40年前,潘素就曾和張大千兩度合作繪畫。1981年又將兩幅《芭蕉圖》托香港友人轉給台北的張大千給予分別補繪、題字,完成了二人第三次合作繪畫。新中國建國初期,她與何香凝合作繪畫;三次參加為抗美援朝義賣作畫。1952年還同陳半丁、胡佩衡、吳鏡汀等老畫家合作一本畫冊,敬送毛主席,為毛主席祝賀生日。毛主席曾復函並特派秘書回禮答謝。1955年周總理對她的《灕江春晴》給予「此畫頗有新氣象」的評價。

30年來,潘素的創作活動頻繁,其作品約有千餘幅之多,在國內外多次展出。國家領導人出訪時,還曾以她的畫作禮品贈送外國元首或政府首腦。她的畫推陳出新,獨樹一幟。我國著名繪畫大師張大千先生曾稱讚潘素的繪畫:「神韻高古,直逼唐人,謂為楊升可也,非五代以後所能望其項背」。

潘素曾於北平、西安等地舉辦個展。1949年夏,潘素把自己的作品與張氏家藏名貴書畫在燕京大學貝公樓展出,其多幅山水畫:《桂林伏波山》和《希夏邦馬峰》等,被收入《全國婦女美術作品集》與《首都中國畫集》《桂林山水畫選集》,以上畫集還被選送到芬蘭及瑞典巡迴展出,備受稱讚。

新中國成立後,潘素創作活動頻繁,曾與老一輩著名女畫家何香凝共同作畫,三次參加為抗美援朝義賣。其作品約有千餘幅之多,在國內外多次展出。國家領導人出訪時,也曾以她的畫為禮品,贈送外國元首或政府首腦。1958年,其山水畫《臨吳歷雪山圖》被贈送給了英國首相;所臨摹隋·展子虔的《遊春圖》,在中國文化代表團訪問東京時,被贈予日本天皇。

據當代資深山水畫家、國畫理論家關瑞之先生考證並指出:1952年9月潘素與齊白石、徐石雪于非闇汪慎生胡佩衡溥毅齋溥雪齋關松房共九位國畫宗師創作了國作《普天同慶》。在畫作上的落款為:潘素寫坡草。1952年10月5日,毛澤東主席就《普天同慶》的創作給齊白石等寫信致謝。(註:信中提到參加創作的八位畫家中雖未提潘素,但潘素確是《普天同慶》共同創作的國畫宗師之一)。

1957年,張伯駒被劃為右派,潘素亦受株連,其創作一度低落。張伯駒平反後,她重返畫壇,奮筆創作。1980年2月1日至15日,由中國美術家協會北京分會主辦,在北海畫舫齋舉行張伯駒和潘素伉儷書畫聯展,共展出作品56幅。

主要作品

1992年4月16日,潘素因病醫治無效逝世,享年77歲。其主要作品有《灕江春晴》、《夏山過雨》、《萬松積雪》等,有《張伯駒、潘素書畫集》行世。

藝術成就

新中國成立後,潘素的創作活動頻繁,其作品約有千餘幅之多,在國內外多次展出。潘素曾於北平、西安等地舉辦個人畫展。1949年夏,潘素將自己的作品與張氏家藏名貴書畫,在燕京大學貝公樓展出,其多幅山水畫——《桂林伏波山》、《希夏邦馬峰》等,被收入《全國婦女美術作品集》、《首都中國畫集》《桂林山水畫選集》,以上畫集還被選送到芬蘭、瑞典巡迴展出,備受稱讚。

主要事跡

抗美援朝

潘素與齊白石何香凝張大千胡佩衡等書畫名家都有筆墨往來。新中國建國初期,她曾與老一輩著名女畫家何香凝共同作畫,三次參加為抗美援朝義賣作畫。1952年還同陳半丁、胡佩衡、吳鏡汀等老畫家合作一本畫冊,敬送毛主席,為毛主席祝賀生日,毛主席復函並特派秘書回禮答謝。也是1952年,潘素與國畫大師張大千相會,欣然作畫兩幅,畫壇為之震動。到將近40年後的1981年,她又將兩幅《芭蕉圖》托香港友人轉給台北的張大千給予分別補繪、題字,完成了二人第三次合作繪畫。

1955年周恩來在參觀全國美術展覽時,對其所畫《灕江春晴》評曰:「此畫頗有新氣象。」國家領導人出訪時,還曾以她的畫作禮品贈送外國元首或政府首腦。1958年,其山水畫《臨吳歷雪山圖》曾作為國禮送給英國首相。她所臨摹隋代展子虔的《遊春圖》,在中國文化代表團訪問東京時,贈予日本天皇。同年張伯駒被錯劃為右派分子,生活艱苦,潘素與丈夫患難與共。

1980年2月上旬,由中國美術家協會北京分會主辦,在北海畫舫齋舉行張伯駒、潘素伉儷書畫聯展,共展出作品56幅,深獲國內外人士的好評。1988年,潘素入選《華夏婦女名人詞典》、《中國現代美術名鑒》。

愛國志士

潘素不僅是一位蜚聲中外的書畫藝術家,也是一位有着熾烈愛國熱情的愛國人士。

張伯駒一生醉心於古代文物,致力於收藏字畫名跡,對此,潘素全力支持。他們不惜錢財甚至生命,為保護國家珍貴文物作出過巨大貢獻。1930年代,為不使我國珍貴無比、傳世最古的隋代展子虔的一幅青綠山水畫《遊春圖》被販至海外,夫婦二人賣掉房產(李蓮英舊墅),又向朋友轉借,湊足240兩黃金買回,將畫收藏;潘素為支持丈夫購買恭親王府的稀世珍品——西晉陸機的《平復帖》,變賣了心愛的細軟首飾,不惜以4萬銀元的代價買下了這幅傳世墨寶。事後,一位外商企圖以30萬元(銀元)的巨資委託古董掮客購買,被潘素婉拒。

夫婦先後收藏了李白杜牧黃庭堅唐寅等人的手跡和其他珍貴文物。手握重寶,必定會引人注目,汪精衛手下挾持了張伯駒,限期以重金去贖,潘素晝夜不安,但終不肯變賣國寶,她日夜奔波,求親告友,到處借貸,後以40萬元救出伯駒,他們視國寶勝於生命。「七七事變」後,燕京戰雲密布,腥風血雨,為使所藏珍品免遭日軍劫掠,她將珍品縫於被褥和棉衣中,途經河北、山東、安徽、河南,幾經輾轉,終於安全到達西安。1944年,在西安玄風橋(張伯駒寓所)眾友人觀賞這些古代真跡時,無不為國家瑰寶免遭劫難而額掌相慶。對於斥巨資購藏並用心血保護的法書名畫,潘素和張伯駒並不視為一己所有,而是看作全民族的文化遺產。

捐獻國寶

自1956年起,他們陸續將苦心收藏30年之久的書畫名跡無償捐獻國家,其中陸機的《平復帖》、展子虔的《遊春圖》、杜牧的《張好好詩》、范仲淹的《道服贊》、黃庭堅的《草書卷》、李白的《上陽台帖》等古代書畫極品都是故宮博物院的鎮院之寶。時任文化部部長沈雁冰(茅盾)專門簽署《褒獎狀》表彰夫婦二人愛國之舉,在文物書畫界傳為佳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