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橋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潘橋街道位於浙江省溫州市甌海區中西部,與東片甌海CBD,甌海行政中心婁橋街道相連。是甌海中心區域之一,溫州高鐵新城核心區,溫州市域軌道交通S1線輕軌始發站。甌海大道高架線起點,引進中交集團ppp項目總投資200億 在全國城鎮綜合開發PPP項目中排名第10,在浙江省排名第3,屬於溫州市目前最大的城鎮綜合開發PPP項目,備受全市全省關注。配置高鐵新城管委會(副處級)單位,溫州火車南站坐落於此,潘橋是溫州最大的交通樞紐中心。溫州西拓經貿商業副中心 是浙南閩北的交通樞紐中心,鐵路甬溫線,新麗溫線,杭溫線交錯穿梭,其定位是中國東南沿海綜合交通樞紐,潘橋境內的,溫州傳化公路港,依託國際物流基地成為溫州公路運輸樞紐重要物流園區之一,是公鐵聯運式的綜合區域性物流園區;在《溫州市現代物流發展規劃》被定義為溫州五大綜合性物流基地之一,並且居於首位;將成為溫州市最重要的輕工產業物流配套服務基地之一、浙南閩北地區最重要的公鐵貨運集散中心、浙南閩北地區最大的物流產業集聚區之一、浙南閩北地區主要的現代物流信息服務樞紐之一、浙南地區最重要的陸路口岸之一。[1]
村情概況
甌海區潘橋街道位於浙江省溫州市西南部,因駐地潘橋(村)而得名,清光緒《永嘉縣誌》載:村有"仁壽橋",系宋進士潘文虎所建,故稱為潘橋,後人為紀念潘文虎,地名橋樑均以"潘橋"命名,雖多次維修但至今保存完好。清為永嘉縣建牙鄉十七都,民國時期屬永嘉縣第四匯昌鎮,後改稱霞碧、河西鄉。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初稱潘橋、馬橋鄉,屬永嘉三溪區,1981年12月改為甌海縣轄區,復稱潘橋鄉。1987年9月經浙江省民政廳批准,改為建制鎮。1992年4月撤縣擴鎮並鄉時,老竹鄉併入潘橋鎮。 全街道總面積57.4平方公里,轄5個社區、(潘北社區,潘東社區,潘西社區,潘南社區,橫仙河社區)共24個行政村(華亭、潘橋、仙門、橫塘、河西、林橋頭、丁岙、學士前、橫嶼頭、馬橋、金堡、下岙、岷崗中村、岷崗後村、岷崗前村、屏山、陳莊、焦下、泉塘、東邊、桐嶺、陳岙、方岙、田平),總人口約4萬人(2007年)。全街道交通便捷,水陸兼利,村村通公路。高桐公路、安桐公路、甌海大道三條主線公路橫穿全鎮與瑞安市相貫通。電力、通訊設施齊全,是一個農業、工業、商貿綜合發展的甌海區西南經濟區。
街道境內中部位平原水網地區,三面環山。岷崗山橫亘西南,巒崗起伏,最高峰算盤尖,海拔808.2米,潘橋柴頭山、五尖峰、十二盤山等,海拔330-558米,似蓮花瓣狀環簇,蔚為奇觀。橫嶼山,海拔91.8,西部的雙個尖,翠峰聳立,海拔715;東部有老竹柴頭山、圓眼坦山和芙蓉尖;南部有永豐山、紅岩山、獅子頭、太平山、樓平頂山、大寨山、官山尖等。位於樓平頂山和紅岩山之間的桐嶺,兩側位高山所掩,地勢險要,位溫州至瑞安的山間交通要道,也是歷史上的軍事要隘。清咸豐十一年(1861),平陽金錢會農民起義軍經此入溫州;抗日戰爭時期,日本侵略軍亦越此嶺入侵溫州。地下礦藏有花崗岩和高嶺土。中部和東北部位沖積平原,河道縱橫,土地肥沃。發源於南部諸山的流,分別匯集於桐嶺、方岙、焦下、陳岙,諸河向北流入潘橋河。
全街道耕地面積達到17955.9畝,林地5.4萬畝。占地1000多畝的溫州市農業高新技術示範園區在屏山、下岙兩村順利建成,集觀光、休閒、旅遊為一體,經濟效益顯著。投資497萬元的8000畝國家農業綜合開放項目在該街道華亭垟全部完成建設。有市級常年蔬菜基地1210畝。農業基礎設施日趨完善,產業結構逐步優化。全街道工業企業950家,年產值1000萬元以上企業7家,500萬元以上的10家。[2]
名勝古蹟
岷崗風景區
岷崗風景名勝區位於溫州市甌海區潘橋街道中南部,屬溫州級名勝風景區。距溫州市區13公里,景區面積20.22平方公里。由岷前、岷中、岷後、古洞岩四個景區及霞碧殿、玉清觀兩塊飛地景點組成,是以觀光、度假、休閒、旅遊、健身融為一體的市級風景區。岷崗山連綿起伏,懸崖疊嶂,危峰高聳,蔚然壯觀,溪澗縱橫,深潭幽谷,自然古樸。
沿岷崗後村的小溪逆流而上,一直到碧龍潭,有個數十米高的小瀑布。然後沿着右側的山路拾級而上,到平坦處有一分岔口,往左通往水庫,水庫水清,有如碧玉,水庫旁可野炊燒烤。原路返回途中有山澗溪水的游泳池。
北宋時期的石樑石柱橋
這座名為金鎖橋的石樑石柱橋,全長10米,寬1.7米,呈現西北-東南走向。據橋樑石板一側的銘文記載,該橋建於北宋崇寧三年(1104),距今已有900多年歷史。金鎖橋橋墩由輝綠岩條石縱橫間砌而成,四條大小一致的石板組成橋樑,橫架在兩組橋柱上,呈現出一定的弧度。每組橋柱由三根粗石柱和一根粗石樑組合而成。此橋橫跨於陳莊河之上,南北兩岸皆有石砌埠頭,並植有榕樹、榆樹等長綠喬木,保存着濃郁的江南的水鄉風貌。
[[File:潘橋鎮3. 原圖鏈接] 圖片來源於360圖片網 ]] 桐嶺古道
古道位於甌海區潘橋街道桐嶺村,是當時連接永嘉和瑞安的重要交通樞紐。古道全程約兩公里,用比較齊整的石板、石塊鋪就而成,沿途古樹遍布,溪水流淌。沿古道有兩別口水井,分別分布在古道兩頭。第一口水井位於桐嶺至瑞安山嶺的山腳下,坐西朝東,平面呈三分之二圓形。井壁用石塊磊砌。井圈用了3塊弧形花崗岩圍成。另一水井分布在甌海與瑞安的交界處。平面呈長方形,井壁為不規則石塊磊砌,井邊立有兩通石碑,一通石碑寬0.72米,長約1.1米。正面與一側面刻字,正面由於風化嚴重,碑文字跡不清。側面陰刻楷書"系永嘉縣十七都口口"。另一通寬0.4米,長約0.82米。由於風化嚴重,碑文無法辨認。古井的分布也許是古人為方便來往行人飲用。沿古道而行,古道盡頭居然是一座古城牆遺址。該遺址南北朝向。現殘存長約200米,高1.2~2米之間。城牆的西側為小溪。該城牆作為原永嘉與瑞安的分界標誌。[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