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家錚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潘家錚 | |
---|---|
中國工程院資深院士 | |
出生 |
1927年11月 浙江紹興 |
逝世 | 2012年7月13日 |
國籍 | 中國 |
職業 | 水利科學家,教授、博士生導師 |
潘家錚(1927.11~2012.07.13),男,浙江紹興人,中共黨員,水利水電工程專家[1],土木工程學家,科幻作家,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資深院士[2],清華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電網公司高級顧問[3]。
1950年8月畢業於浙江大學土木工程專業。2012年6月,獲得第九屆光華工程科技獎"成就獎"。2012年7月13日中午12時01分,潘家錚院士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5歲。
目錄
人物履歷
潘家錚,1927年11月生,浙江紹興人。1950年8月於浙江大學土木工程專業畢業後,在錢塘江水力發電勘測處參加工作。1987年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54年後,曾任上海水力發電勘測設計院、水電部十二局勘測設計院工程師、設計總工程師,水電部規劃設計管理局副總工程師等職。1979年後,任電力部水電總局副總工程師,水利水電規劃設計院、水利水電建設總公司總工程師,水利電力部總工程師,能源部水電總工程師。1993年後,任電力工業部技術顧問、長江三峽總公司技術委員會主任、中國工程院副院長、國家電力公司顧問、國家電網公司高級顧問等職。
是政協第八屆、九屆全國委員會委員。曾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委員,中國大壩委員會主席,國務院三峽工程質量檢查專家組組長,國務院南水北調工程建設委員會專家委員會主任,清華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人物觀點
1.南水北調工程實施以後,北方地區在強調節約用水、高效用水的前提下,加上外調水,就可以使這個地區保持經濟的持續增長,保持人民生活水平的合理提高,還可以使已經很嚴重的生態環境問題緩解和修復。這是一項為民造福的工程,這是一項符合科學發展觀的工程。它的重要性、複雜性和深遠影響,和三峽工程相比,可以說,有過之而無不及。因此這項工程是由國務院決策、主要依靠國家的力量來實施的一項偉大的水利工程。
2.南水北調是國家興建的工程,這種工程最容易發生投資失控,因為最後是國家掏錢,不是老闆掏錢。
3.對三峽工程貢獻最大的人是那些反對者。正是他們的追問、疑問甚至是質問,逼着你把每個問題都弄得更清楚,方案做得更理想、更完整,質量一期比一期好。
4.有人說我是主張上三峽工程的積極分子,這其實是誤解。直到1985年,我還對三峽的移民和泥沙兩個問題憂心忡忡……
5.如果三峽工程需要有人獻身,我將毫不猶豫地首先報名。我願意將自己的身軀永遠鑄在三峽大壩之中。
6.我本人在科幻創作中的努力,就是想使科幻小說本土化、世俗化和教育化。想達到寓教於讀、寓教於樂的效果,使年輕人在看過一篇科幻小說後,除有助於開拓思路外,還能在腦子裡留下一些感慨或引發一點思考。
7.吃螃蟹也得有人吃,什麼事為什麼非得外國先做,然後我們再做?
8.建設特高壓骨幹網架,是時代賦予中國電力工業的歷史重任,失誤不得、耽誤不起。過分強調局部平衡,會產生不利影響,用短視眼光看問題必帶來長遠之痛;
9.我已年逾耄耋,病廢住院,唯一掛心的就是國家富強、民族振興。我衷心期望、也堅決相信,在黨的領導和國家支持下,電力工業將在特高壓輸電、智能電網、可再生能源利用等領域取得全面突破,在國際電力舞台上處處有"中國創造"、"中國引領";
潘家錚 | |
---|---|
10.死去原知萬事空,但悲西電未輸東,金沙寶藏開工日,公祭無忘告逝翁;
成就榮譽
主要職稱
國家電力公司技術顧問、教授、高級工程師,中國工程院副院長。一直從事水力發電建設工作,先後參加和主持過黃壇口、流溪河、東方、新安江、七里瀧、烏溪江、錦屏、磨房溝等大中型水電站的設計工作,參加烏江渡、葛洲壩、鳳灘、陳村等工程的審查研究工作,指導龍羊峽、東江、二灘、小灣、龍灘、三峽等大型水電工程的設計工作,研究進一步加快開發我國水電資源的措施。在學術方面,主要致力於創造性地運用力學理論解決實際設計問題,對許多複雜的結構如地下結構、地基梁與框架、土石壩的心牆斜牆、調壓井襯砌、岔管和法蘭等,應用結構理論、彈性理論或板殼理論以及運用特殊函數,提出了新的計算理論和方法。在設計中注意採用新技術、新結構,推動技術的發展。研究和推導出不穩定場壓力和封閉式排水設計理論等。
主要榮譽
潘家錚院士學術淵博和貢獻卓著,獲得了黨和人民給予的多種榮譽:1980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1984年評為有突出貢獻的國家級專家,1989年被授予國家設計大師稱號,1994年遴選為中國工程院首批院士並推選為副院長。曾擔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委員,中國大壩委員會主席,中國岩石力學和工程學會理事長,三峽總公司技術委員會主任。獲得何梁何利科技進步獎、光華工程科技獎和國際岩土工程學會特殊傑出貢獻獎等。現任國家電網公司高級顧問、國務院三峽工程質量檢查專家組組長、國務院南水北調辦公室專家委員會主任、清華大學雙聘教授,博士生導師。
2012年6月,獲得第九屆光華工程科技獎"成就獎"[4]
項目貢獻
設計的流溪河是中國第一座壩頂泄洪的薄拱壩,新安江是中國第一座自行設計施工的大型水電站,並在設計中採用世界最大的溢流廠房、寬縫重力壩、大底孔導流等新技術並首創抽排理論,為大量節省工程量,提前發電作出貢獻。龍羊峽是中國已建的最高大壩(178米),二灘是在建世界第三高雙曲拱壩(240米),三峽樞紐更為跨世紀的巨型工程。擅長結構力學,多年來結合實際對混凝土壩和土石壩的分析,地下結構、邊坡穩定及滑坡產生的涌浪計算等等課題作出了系統研究,提出的新理論和計算方法在水電設計中得到廣泛採用。
科普工作
作為國內外知名的水電工程專家,畢生從事中國的水電建設和科研工作,曾參與設計和指導過新安江、三峽等許多重大水利工程。繁忙的工作之餘,他還從事文學和科幻創作,是中國唯一一位院士科幻作家。出版過《春夢秋雲錄》《千秋功罪話水壩》《潘家錚院士文選》《一千年前的謀殺案》和《偷腦的賊》《老生常談集》等。他的科幻作品構思巧妙、想象大膽,令人驚心動魄、遐想聯翩,在傳播科學精神和知識的同時,也涉及到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深受讀者喜愛。
潘家錚先生既是一位國內外知名的科學家,同時也是一位熱心於科幻創作的作家。他的科幻小說構思巧妙、大膽,科學性嚴密、人情味濃,文筆生動凝練,語言幽默調侃,選材和描寫不落俗套,讀起來令人驚心動魄,遐想聯翩。
潘家錚先生熱心於青少年教育和科學普及,走的是一條"本土化的科幻路子"。在傳播科學知識、理念的同時,他的作品也涉及到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被人稱之為"社會科幻小說",讀者閱讀之後,除了增加了科學知識、愉悅身心以外,還增強了辨別美醜善惡的能力。
《潘家錚院士科幻作品》分為四冊,共約70萬字。收集了潘家錚先生的短篇、中篇科幻作品共30篇。四冊書名分別是:《蛇人》《吸毒犯》《地球末日記》《UFO的辯護律師》。
潘家錚 | |
---|---|
相關作品
宇宙的光榮
作(譯)者:潘家錚凌晨主編,出版單位:海洋出版社,出版時間:2003-12
內容介紹:
本書具有特殊的意義,編者從科幻小說和科幻美術作品中得到啟發,從現實的角度回顧人類探索太空的歷史,對未來做出願望,有理論、有實際、有分析、有見解,是一本非泛泛之談的作品,書中還特別提及了電腦新技術對航天的影響,探討了地外文明以及外星人問題,頗有新意。本書熔科學知識與人文文化於一爐,是中國的科普作家,科幻作家和科學有首次攜手合作的嶄新成果。
千秋功罪話水壩
作(譯)者:潘家錚著,出版單位: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時間:2000-05
獲獎情況:
2005年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5]
內容介紹:
世界正在發生深刻的變化。這一變化是20世紀以來科學技術革命不斷深入的必然結果。人類走過了農業經濟時代、工業經濟時代,正在進入知識經濟時代。
知識經濟時代,將不僅滲透到生產過程、流通過程等經濟領域,同時還將滲透到政治、法律、外交、軍事、教育、文化和社會生活等一切領域。可以說,在新的歷史時期,一個國家、一個民族能否掌握當代最先進的科技知識以及這些科技知識在國民中普及的程度將決定其國力的強弱與社會文明程度的高低。科技創新與科普工作是關係到一個國家、一個民族興衰的大事。
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1998年春由科學時報社(當時叫"中國科學報社")提出創意,暨南大學出版社和清華大學出版社積極籌劃,會同中國科學院學部聯合辦公室和中國工程院學部工作部,共同發起《院士科普書系》這一重大科普工程。《院士科普書系》的定位是結合當代學科前沿和我國經濟建設與社會發展的熱點問題,普及科技知識、科學方法。科學性、知識性、實用性和趣味性是編寫的總要求。
科幻小說
潘家錚先生是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兩院院士,作為一位國際知名的水電工程專家,他在參與設計建設三峽工程等重大水電工程的繁忙工作之餘,讓自己的思緒暢遊在科學幻想的世界裡,提筆創作了大批深受讀者喜愛的科幻小說。
這次出版的《潘家錚院士科幻作品集》,是作者將多年來的科幻創作精品和未發表過的數篇新作,共30篇一起結集出版。作品集為四卷,每卷約為20萬字,共80多萬字。書名分別是:《蛇人》、《吸毒犯》、《地球末日記》、《UFO的辯護律師》。在出版前,作者對內容還認真進行了修訂整理。
作為一套由科學家院士創作的科幻作品集,它的出版受到了社會各界關注。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工程院院長徐匡迪親自作了序。著名科幻作家金濤、星河、吳岩等也發表了評論。
這套書的出版過程中,得到了新聞出版總署的重視,被確定為"十一五"國家重點出版規劃圖書。同時也得到了中國科普作家協會和北京市科學技術協會的大力支持。北京市科學技術協會還為這套書的出版,提供了科普創作出版專項資金的資助。
一個敢於大膽幻想的民族,才是一個積極進取、充滿創造能力的民族。我們國家要想實現四個現代化,趕上發達國家,不僅僅在於向全民特別是青少年,普及一般性的科學知識,同時也要大力豐富他們的想象力,用科幻創作的作品來激發他們智慧的火花,提高他們敢想敢幹的創新能力,只有在科學普及的同時用科幻作品來開啟青少年的心智,才能使我們國家的科技發展有更加廣泛、深厚的基礎,才更有持久力。《潘家錚院士科幻作品集》的出版,無疑會對我國的科幻創作起到一定推動作用,也必然會引起廣大青少年讀者閱讀科學幻想作品的熱情,提高他們創新發明的意識和膽略。同時,這套院士科幻作品集的出版,也是對潘老科幻創作成就的一個肯定。
社會任職
1973年01月- 中國水利學會 理事長,名譽理事
1976年01月- 中國大壩委員會 主席,名譽主席
1980年01月- 中國水力發電學會 副理事長,名譽理事長
1986年01月- 中國岩石與工程力學學會 理事長,名譽理事長
1993年03月至1998年03月,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八屆全國委員會委員
潘家錚 | |
---|---|
劉延東看望潘家錚院士 |
1998年03月至2003年03月,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九屆全國委員會委員
2010年01月- 中國大壩協會 名譽理事長
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委員
三峽總公司技術委員會主任
國務院三峽工程質量檢查專家組組長
國務院南水北調工程建設委員會專家委員會主任
人物評價
潘家錚是知名的水電工程專家,畢生從事中國的水電建設和科研工作,他參與的水電工程不計其數。如先後參加和主持黃壇口、流溪河、東方、新安江、富春江、烏溪江、鏡屏、磨房溝等大中型水電站的設計工作,參與烏江渡、龔嘴、葛洲壩、鳳灘、陳村等工程的審查研究工作,指導龍羊峽、東江、岩灘、二灘、龍灘、三峽等大型水電工程的設計工作,被稱為「新中國第一代水電人」、「三峽大壩的總設計師」等 。(中國科學報評) 潘家錚是一位熱心於科幻創作的作家,也中國唯一一位院士科幻作家,他的科幻小說構思巧妙、大膽,科學性嚴密、人情味濃,文筆生動凝練,語言幽默調侃,選材和描寫不落俗套,讀起來令人驚心動魄,遐想聯翩。潘家錚先生熱心於青少年教育和科學普及,走的是一條「本土化的科幻路子」。在傳播科學知識、理念的同時,他的作品也涉及到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被人稱之為「社會科幻小說」 。(科學網評)
人物影響
潘家錚水電獎學金
2009年起潘家錚水電科技基金每年用正常運作所得收益的一部分捐贈設立了潘家錚水電獎學金,旨在弘揚潘家錚先生「忠誠敬業、求實創新」的精神,獎勵熱愛祖國水利水電事業、品學兼優、勇於創新的本科生和研究生,主要面向水利水電專業 。
逝世消息
國家電網公司高級顧問,中國工程院原副院長,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資深院士潘家錚同志,因病於2012年7月13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5歲。
潘家錚同志病重期間和逝世後,中央有關領導同志以不同方式表示慰問和哀悼。
潘家錚1927年11月出生,浙江紹興人。1950年8月於浙江大學土木工程專業畢業後,在錢塘江水力發電勘測處參加工作。1987年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54年後,曾任上海水力發電勘測設計院、水電部十二局勘測設計院工程師、設計總工程師,水電部規劃設計管理局副總工程師等職。1979年後,任電力部水電總局副總工程師,水利水電規劃設計院、水利水電建設總公司總工程師,水利電力部總工程師,能源部水電總工程師。1993年後,任電力工業部技術顧問、長江三峽總公司技術委員會主任、中國工程院副院長、國家電力公司顧問、國家電網公司高級顧問等職。
潘家錚是政協第八屆、九屆全國委員會委員。曾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委員,中國大壩委員會主席,國務院三峽工程質量檢查專家組組長,國務院南水北調工程建設委員會專家委員會主任,清華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後世紀念
2013年6月24日,為紀念兩院院士潘家錚逝世一周年,「學習和弘揚潘家錚院士科技創新座談會」在北京會議中心舉行,71名與會代表滿懷深情,共同緬懷潘家錚院士為水電事業奮鬥的光輝一生,弘揚他勤奮鑽研、勇於科技創新的精神。座談會同期舉辦《永遠的潘家錚》一書首發式,中國工程院主席團名譽主席宋健、徐匡迪為該書揭幕 。
視頻
築夢水雲間——潘家錚(上)
築夢水雲間——潘家錚(下)
三峽之子潘家錚逝世
參考來源
- ↑ 《中國水利水電工程專家-潘家錚》 ,央視網
- ↑ 潘家錚 ,中國工程院網
- ↑ 著名水利水電工程專家潘家錚院士逝世(圖) ,搜狐, 2012年07月14日
- ↑ 潘家錚獲第九屆光華工程科技獎成就獎 ,電力營銷網, 2012-06-15
- ↑ 潘家錚 ,中國水電網, 201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