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漢語漢字,古同「灌」。[1]

[]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古玩切,音貫。水名。《說文》水出廬江雩婁,北入淮。

又水名。《山海經》石脆之山,灌水出焉。

又《羅含湘中記》營水,渄水,灌水,皆注湘。

又縣名。《廣輿記》屬成都府。

又漑也。《莊子·逍遙遊》時雨降矣,而猶浸灌。

又注也。《莊子·秋水篇》百川灌河。

又飮也。《禮·投壷》奉觴曰賜灌。

又《博雅》灌,聚也。

又木叢生曰灌。《詩·周南》黃鳥于飛,集於灌木。

又盡誠相告曰灌灌。《詩·大雅》老夫灌灌。

又鳥名。《山海經》靑丘山有鳥如鳩,其音若呵,名曰灌灌。

又《騈雅》灌灌,九尾狐。

又與祼通。《周禮·春官》以肆獻祼享先王。《注》祼之言灌也。《疏》以郁鬯灌地降神,取澆灌之義,故從水。

又《集韻》胡玩切,音換。與渙同。水流盛貌。

又古緩切,音管。與盥同。澡手也。

音韻學術語。與「友韻」相對。

《洪武正韻》的省稱。

參考文獻

  1. 罐的組詞百度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