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漳州市天主教堂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孔夫子舊書網 的圖片

漳州市天主教堂福建省漳州市境內教堂。教堂始建於清光緒十六年(1890年),占地約666.7平方米,建築風格為羅馬式,是當時漳州城內最漂亮的西式建築,也是當時閩南各府縣最大的天主教堂。

簡介

1999年漳州舊城改造全面啟動,漳州市委市政府將天主教堂的改造列入了總體規劃,教會方面發動教友自力更生,通過各種渠道想方設法籌集了500多萬元資金,於2002年底開始拆除舊堂,動工興建新教堂。經過近兩年半的施工,新堂終於在2006年5月落成。

新落成的天主教堂正對着漳州中山公園的後門。從公園內的小山頂上抬頭西望,新堂十分宏偉壯觀:36層階梯托起了一座寬20米、長45米、鐘樓高45米的乳白色羅馬式教堂。新堂占地900平方米,總建築面積2500平方米。特別是教堂中央的羅馬式大圓形穹頂別具一格。

該穹頂直徑12米,拱高38米,周圍均為敞開式天窗,陽光經過天窗的折射灑向堂內,使整個教堂顯得格外寬敞、高大、明亮。教堂四周留有綠化帶和消防空地,背面建有一座8層神甫樓。整個天主教堂總占地面積最大的天主教堂。站在教堂大門口的平台上放眼望去,對面中山公園內的綠樹青草、亭台樓閣盡收眼底。蔚藍的天空、碧綠的公園、乳白色的教堂,交織成一幅安詳和諧的圖畫,為繁華的漳州城增添了一道清新的景觀。

羅馬式建築

「羅馬式建築」起源於古代羅馬建築[1],就像「羅曼語」從羅馬語中發展出來的語言一樣,它通常建成十字架的形狀,有一座長的宮殿、兩間短的耳堂和一間半圓形的後殿,屋頂、門道和小窗都有一個圓弧形的拱環。羅馬式建築中最有名的是比薩的大教堂和著名的斜塔[2]。它的藝術價值在意大利得以發展,11世紀到12世紀的時候傳播到德意志、諾曼底和英格蘭,除了模仿之外,還具有大膽的創新。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