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濱海濕地研究團隊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濱海濕地研究團隊現有成員11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4人,講師4人。包括中國科學院「百人計劃」學者1人,山東省傑青1人,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首席1人,國務院特殊政府津貼專家1人,黃河三角洲學者專家1人,山東省突貢專家1人。團隊帶頭人為於君寶教授。濱海濕地研究團隊圍繞濱海濕地生態修復與保育中的關鍵科學問題,瞄準國家與地方需求,主要開展濱海典型濕地系統關鍵生態過程、濱海濕地生態系統結構與功能演化、濱海濕地生態系統脆弱化與生態適應過程、近海資源開發利用與保護等研究,揭示濱海濕地生態過程對全球和區域變化及人類活動的響應與機制,建立濱海退化濕地生態修復[1]技術,為我國濱海地區可持續發展和生態系統調控提供科學依據,服務於濱海濕地修復的國家目標及山東省政府目標。

目錄

相關資訊

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調局青島海洋地質研究所濱海濕地科研團隊在「濕地水域富營養化和營養鹽污染」等方面的研究取得重要進展

近日,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青島海洋地質研究所濱海濕地科研團隊在濕地水域富營養化和營養鹽污染等方面的研究取得重要進展。該團隊以遼東灣、萊州灣、渤海灣、江蘇鹽城等近岸水域為案例,對營養鹽污染來源、富營養化水平及其對近海赤潮災害爆發的影響進行了系統研究,相關成果相繼發表在《Continental Shelf Research》、《生態學報》和《中國環境科學》等科技期刊。

據項目組成員裴紹峰博士介紹,由於氮肥過量使用、工業廢水和生活污水污染排放、濱海濕地淨化服務功能的退化,渤海近岸海水溶解無機氮含量相比80年代初增加了6~8倍,而磷酸鹽和硅酸鹽則呈顯着的下降趨勢,最終導致目前營養鹽比例嚴重失衡。 分析表明,近岸水域浮游植物生長和光合固碳能力已不再受限於磷或氮等營養鹽成分,而是受控於光照和溫度。尤其在河口區,較高的泥沙和懸浮體含量、鹹淡水混合過程、海流和潮汐等對浮游植物群落結構和固碳能力產生較為複雜的耦合關係。此外,還對營養鹽在河口和近岸海水混合過程的保守性、空間分布規律等進行了系統探討,並對夏季和秋季初級生產力和光合固碳差異性和影響因素、氣候變化與人類活動的雙重壓力影響等進行了系統調查和分析。

據悉,赤潮也被稱為「有害藻類」或「紅色幽靈」,是海洋中的浮游生物暴發性急劇繁殖造成海水顏色異常的生態災害現象,是海洋污染的信號,可導致魚、蝦、蟹、貝類大量死亡,對水產養殖、海港建設、底棲生物群落乃至人類健康造成嚴重破壞。而近海富營養化是導致赤潮頻發和滸苔爆發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對其進行科學評估和系統調查有助於國家生態文明建設[2]和藍色海灣綜合治理。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