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河口區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河口區,東營市轄區,位於山東省北部,黃河入海口北側,境域屬典型的黃河三角洲地貌,地勢南高北低,西高東低,為暖溫帶季風型大陸性氣候;轄2個街道、4個鎮,總面積2267.44平方公里;2017年戶籍人口220258人。

河口區境域大部分為退海之地。明代之初,從古老河道徒駭河人海的大洋鋪,從濟水大清河自利津人海的鐵門關以北,所延伸為境內與陸地形成開始。時有鹽民、漁民、外埠水路商人串流往返。清道光十年(1830年)開始出現居民。清代屬武定府霑化縣忠信鄉和利津縣永和鄉

2017年,河口區實現生產總值291.13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增長6.5%。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14.09億元,增長5.4%;第二產業增加值144.98億元,增長7.1%;第三產業增加值132.07億元,增長6.0%。 山東省東營市有個市轄區,[1]

中文名河口區外文名Hekou District別   名金三角行政區劃代碼370503行政區類別市轄區所屬地區山東省東營市地理位置東營市北部面   積2267.44 km²下轄地區2個街道、4個鎮政府駐地河口街道黃河路93號電話區號0546郵政區碼257200氣候條件暖溫帶季風型大陸性氣候人口數量220258人(2017年戶籍人口)著名景點孤島槐樹林溫泉旅遊區車牌代碼魯E地區生產總值291.13億元(2017年)人均生產總值188680元(2017年)

位置境域

東河口區位於山東省北部,黃河入海口北側,地理坐標為北緯37°45′~38°10′,東經118°10′~119°05′,東、北兩面臨渤海。西以潮河(下游為順江溝)與霑化縣為界,南與利津縣接壤,東南與墾利縣隔黃河相望。東西最寬70公里,南北最長43公里。 [4] 總面積2267.44平方公里。

地形地貌

河口區境域屬典型的黃河三角洲地貌。地勢南高北低,西高東低,由內地向沿海平緩降低,向海緩傾,其坡度內側較大,外側較平緩,自然比降為1:10000~1:15000。海拔一般6~5米,近海3~2米,義和莊南部黃河故道處為境內最高點,最高高程7.6米(黃海基準面)。境域地表淺層的土壤母質主要是黃河沖積物。由於歷史上黃河在境內不斷改道、積淤,河水的反覆沖切,又有淤積套疊,故形成多種地貌類型。據有關資料調查,境域主要地貌類型有緩崗和河灘高地、淺平窪地、微斜平地、海灘地。


氣候

河口區地處中緯度,屬於暖溫帶,背陸面海,受歐亞大陸和太平洋的共同影響,大陸性季風影響甚于海洋,為暖溫帶季風型大陸性氣候。冬寒夏熱,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熱同季,境內氣候差異不明顯,屬於暖溫帶落葉闊葉林區,自然植被以草本為主體,植被類型少,結構單一。年平均氣溫為14.2℃,較歷年平均值偏高0.9℃;年極端最高氣溫36.7℃,出現在7月25日和30日,較歷年極端最高值偏低3.4℃;年極端最低氣溫-16.9℃,出現在1月23日,突破歷史極值。全年總降水量656.4毫米,較歷年平均降水量偏多104.7毫米,較歷年最多降水量少143.5毫米,較歷年最少降水量多405.5毫米。全年大雨(日降水量≥25毫米)日數8天,日最大降水量62.4毫米(8月25日)。全年日照總時數2507.4小時,較歷年平均日照時數偏少194.6小時。

水文

河口區境內主要排水河道有潮河、馬新河沾利河草橋溝郭河羊欄河挑河神仙溝等。河流以雨水、上遊客水及黃河引水為主,每年平均約接受客水1億立方米。水位隨黃河水及雨水大小而變化,一般7~9月份為豐水期,有時水位瀑漲成洪。1~3月份為蓄水期(馬新河、沾利河、挑河、草橋溝均建攔河閘),所蓄徑流作為工、農業及人畜用水。4~6月為枯水期,河道有時乾涸,入海徑流受潮夕影響,時有海水湧入,未建攔河閘的河道水成海、淡混合水。河口區境域古為渤海水域,在黃河泥沙淤淀成陸過程中,長期受海水侵漬,深層土壤為含鹽度很高的重鹽土,無淡水資源。淺層地下除黃河故道部分地段埋有少量淡水外,其餘絕大部分為中強礦化度水,其中一大部分為鹽水和高濃度鹽水區。總的趨勢是由南向北,礦化度逐漸升高,距海愈近,礦化度愈高。

自然資源

水資源

河口區地處黃泛平原渤海之濱,淡水資源匱乏。由於區域內主要河道皆為季節性河流,匯流面積小,且徑流量主要集中於汛期降水,加之河流源短流急,以及因鹽鹼土地的鹽化,地表水的含鹽量較高,故地表徑流難以利用。同樣,地下水礦化度高,多為苦鹹水,也難以利用。黃河水是唯一可供利用的(客水)淡水資源。引用黃河水主要依託轄區內的王莊灌區和東水源灌區,多年平均引水量8000萬立方米。根據多年實測降雨資料分析,河口區年平均降雨量為554.6毫米,年平均徑流深57.2毫米,地表徑流1.22億立方米。

植物資源

河口區共有木本植物(含禾本科淡竹、百合科鳳尾蘭)共計44科7亞科82屬180種。在現有木本植物中,以薔薇科和楊柳科的種類最多,蝶形花科和木犀科次之。常見的造林綠化樹種主要有楊樹、白蠟、刺槐、柳樹等;經濟樹種主要有冬棗、蘋果、梨、桃、杏、葡萄、石榴、香椿、桑等;灌木樹種主要有檉柳、紫穗槐、枸杞、月季等;城區綠化栽植的主要有白蠟、國槐(含垂槐、龍爪槐)、苦楝、合歡、雪松、龍柏、垂柳(含龍爪柳、金絲柳)、石榴、木錦、月季、冬青、女貞、紫荊、紫薇等;藤本植物有爬山虎、凌霄、葡萄等。野生樹種主要是以甘蒙檉柳為主,分布面積近百萬畝,其它野生樹種包括小果白刺、杞柳、饅頭柳,分布範圍小,僅有少量分布,並且生長環境惡化,生境堪憂。另有部分刺槐、白榆、絨毛白蠟、桑樹、構樹、紫穗槐、臭椿等樹種在類似野生的環境下生長或與野生樹種伴生。栽培樹種有中絨毛白蠟、楊柳科、白榆、苦楝、國槐、合歡、桑樹等。經濟林樹種有棗樹、蘋果、桃(毛桃)、杏、石榴等。

動物資源

河口區有哺乳綱動物共有25種,分屬7目,15科。其中有5種海洋獸類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即偽虎鯨、海豹、小鬚鯨、江豚、寬吻海豚;有6種為省級保護動物,即麝鼴、赤狐、黃鼬、艾鼬、狗獾、豹貓。河口區兩棲綱動物有6種,分屬1目3科3屬,即無尾目蛙科的澤蛙、黑斑蛙、金線蛙,蟾蜍科的中華大蟾蜍、花背蟾蜍、姬蛙科的北方狹口蛙。爬行綱動物河口區有10種,分屬3目6科6屬。即龜鱉目有龜科的烏龜,鱉科的鱉和棱皮龜科的棱皮龜三種,其中棱皮龜屬於國家重點保護二級動物,被列入《瀕危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蜥蜴目有壁虎科的無蹼壁虎和蜥蜴科的麗斑麻蜥兩種;蛇目游蛇科有黃脊游蛇、赤鏈蛇、白條錦蛇、紅點綿蛇和虎斑游蛇5種。鳥綱動物河口區共有鳥類動物265種和12個亞種,占全國鳥類總種數的22.3%。分屬17目47科132屬。屬於國家重點保護一級動物的有7種,即白鸛、中華秋沙鴨、白尾海雕、金雕、丹頂鶴、白頭鶴和大鴇,屬於國家重點保護二級動物的有33種。被列入《瀕危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的有40種。在《中日保護候鳥及其棲息環境的協定》中,保護鳥類有152種,占全部種數(227種)的67.0%;在《中澳保護候鳥及其棲息環境的協定》中,屬於保護的鳥類有51種,占總種數(81種)的63.0%。鳥類從季節居留型來看,有留鳥32種,夏侯鳥63種,冬候鳥28種,旅鳥142種。按其生活習性及分布可分為游禽、涉禽、猛禽、陸禽、攀禽和鳴禽6種。

礦產資源

河口區的主要礦產資源有石油、天然氣、地熱、煤、貝殼、滷水等6類。其中石油、天然氣利用程度較高。河口區煤資源主要分布於孤島鎮義和鎮。其中孤島—五號樁含煤區位於河口區孤島鎮—仙河鎮—五號樁一帶,呈北東向分布。[2]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