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滿懷歡暢回故鄉(唐高翔)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滿懷歡暢回故鄉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網

《滿懷歡暢回故鄉》中國當代作家唐高翔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滿懷歡暢回故鄉

「小時候,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我在這頭母親在那頭;長大後,鄉愁是一張窄窄的船票,我在這頭新娘在那頭……」每當讀到于右任的《鄉愁》,就情不自禁的想起故鄉,想起故鄉的人和事,回家之心更是迫切

親不親故鄉人,美不美家鄉水。 故鄉是生我養我的地方,那裡曾有我童年的伙件,有我少年的夢想,有我青年的足印。在遠離家鄉的日子裡,縱然我人在何處,身在何方,但心裡對家鄉的情感從來沒變。故鄉的山山水水,故鄉的一草一木總縈繞在我心頭,讓我日思夜想,讓我念念不忘。

雙休日的一天,在老家兄弟姐妹的熱情邀請下,我與城內的姐妹一起結伴回到日日思念的老家,回到生於斯養於斯的那片土地。與叔叔嬸嬸兄弟姐妹們一道去追憶那些流年往事,談論那不堪回首的苦難歲月,為當今村里發生的翻天覆地的變化而深深驚嘆和點讚,對鄉親們美好生活表示由衷的祝福

「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回故鄉的時令雖是秋天,但回故鄉的心情總是如春光那樣明媚,那村裡的風景依然如春天那樣的恬美。在歸家的車輛上,我們兄弟姐妹們談起小時候在青山嶺打柴,在星子嶺割草,在人迴龍巖牧牛,在消眼塘摸魚,在下河塘撿白果……一串串往事如放電影一樣呈現在眼前。 小車在綠樹掩映的平坦寬廣的水泥路上奔馳,不覺一個多鐘頭就到了魂飛夢繞的故鄉。

到了村口,白雲藍天下,只見青山如黛,綠草如茵,小溪清澈明麗,辣椒絲瓜黃瓜梨子葡萄等瓜果綴滿枝頭,一座小洋樓掩映在綠樹紅花之中,一盞盞路燈如站立的哨兵,陽光照在村莊田野山林抹下厚厚的油彩,微風送來瓜果的芬芳,小鳥在枝頭飛來飛去,唧唧喳喳叫個不停,好一幅美麗的富春山居圖

在家的兄弟姐妹見我們回來,非常高興,他們早早做好了準備。殺好了土雞土鴨,擺好了花生、李子等瓜果,沏好了新茶,搬好了桌椅板凳,弄來了我們兒時喜歡吃的辣椒、瓜花、豆角等蔬菜。他們滿臉堆笑,熱情的招呼着,又是遞煙,又是遞茶,儼然把我們當作客人,讓我們受寵若驚,激動不已

聞悉我們回家,家裡的叔叔嬸嬸也一併趕來,左瞧瞧、右望望,問長問短,叔嬸和老家的兄弟姐妹們談起家鄉發生的的新變化:通村水泥路平坦寬敞,自來水接到家家戶戶,路燈點亮夜的天空,小洋樓綠樹掩映,小車進入尋常百姓家,田野山坡瓜果飄香,家家戶戶豐衣足食……大家說着、笑着,幸福洋溢在每個人臉上。

說起家鄉的變化,讓我不由自主的想起過去,兒時的家鄉貧窮落後,交通不便,信息不靈。鄉親們的日子過得很拮据,一分錢辦作兩分錢用。村子處於湘桂交界的黃花大嶺下的深處,村里沒有江河湖泊,只有半山腰的一口水井。鄉親們吃水要到兩里路的山腰上挑,天寒地凍時和大雨泥濘時,跌倒跌傷是常事。農作物灌溉靠的是天河水,一旦天旱,許多莊稼絕收。鄉親們多靠的是紅薯、玉米、南瓜充飢,缺衣少食是常事。通往外面的世界是崎嶇10多里的曲折的羊腸小道,挑糧、運柴都是肩挑手扛,經常累得精疲力竭。家家戶戶住的是低矮狹窄的用水磚建起的小瓦房,風吹日曬,牆面脫落、屋頂漏水……窮困苦是當時真實寫照。

滄海桑田,山河巨變。四十年來,家鄉沐浴改革開放的東風,在黨的陽雨露普照下,在鄉親們「為有犧牲多壯志,敢叫日月換新天」的戰天鬥地精神的奮鬥下,村里發生巨大變化,村莊變得越來越美,鄉親們的日子過得越來越好。「樹繞村莊,水滿陂塘……有桃花紅,李花白,菜花黃……正鶯兒啼,燕兒舞,蝶兒忙」的詩意畫卷徐徐展開。

時間飛快,不覺已是中午就餐時間,大家圍在一起,把長輩請到上座 ,觥籌交錯,把酒言歡,我們舉起酒杯頻頻頻向叔叔嬸嬸敬酒,也相互敬賀。大家吃着喝着笑着談論着,幸福寫在每一個人臉上,快樂的空氣屋子裡瀰漫。

美好的相聚總是短暫,下午我們回城了,家中叔叔嬸嬸兄弟姐妹依依不捨,他們為我摘了辣椒、茄子,準備了花生等自己種的土特產不斷塞進小車,其殷殷親情,拳拳愛意,讓我們非常感動。上了小車,打開車窗,回頭張望,他們還在久久凝視,那份親情,實在讓人淚橫。

[1]

作者簡介

唐高翔,男,散文在線網簽約作家。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