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滿庭芳·紅蓼花繁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滿庭芳·紅蓼花繁》

作品名稱: 《滿庭芳·紅蓼花繁》

創作年代:北宋

文學體裁:詩 詞

作者:秦觀

別稱:淮海居士山抹微雲君

《滿庭芳·紅蓼花繁》是北宋文學家、儒客大家秦觀的詩詞。[1]

此詞當作於宋哲宗紹聖四年(1097年),當時秦觀謫處郴州(今屬湖南)。秦觀在宋元豐元年(1078年)落第後,曾受到世俗的譏笑。這讓他感到甚為痛苦,常藉助飲酒麻痹自己的心靈。此時謫處郴州,這種痛苦心情依然縈繞於其心頭。上片側重寫景,描繪楚江月夜獨鈎的情景,猶如一幅清江月夜獨釣圖;下片側重寫人,寫楚江月夜獨醉之事,着意刻畫具有鮮明個性的形象。全詞如詩如畫,淡素雅潔,清麗恬靜,含蓄蘊藉,耐人尋味。[2]

詩詞正文

白話譯文

蓼花紅艷繁簇,蘆葉衰黃零亂,夜深了,白露剛剛降下來。秋高雲淡,境界空闊,楚江一片清澈。一個人乘着孤單的小船,優哉游哉地駛過煙霧迷離的沙岸小洲。垂釣江中,懸着細鈎的絲線,慢慢地從水中拉起,倒映水中的星星,似乎也被牽動起來了。

當小船行在水上的時候,不時地吹着橫笛,有清風明月相伴,已忘卻了人與自然的區別。任憑人家笑我如泛梗飄萍的生涯。酒剛喝過不妨醉臥,世間的煩勞之事,雖有耳朵又何必去聽?秋江風靜,水波不興,儘管太陽高高升起,我還躺在枕上,酒意剛醒。

整體賞析

詞作上片寫楚江垂釣,猶如一幅清江月夜獨釣圖。「紅蓼花繁,黃蘆葉亂」,寫蓼花盛開,蘆葉凋零,對仗工穩,色彩明麗。「夜深玉露初零」一句,點明季節和時間。作者選取了三種最能表現秋江夜色的典型景物,透過設色的明與暗,造境的野而幽,烘托出江邊的淒清氣氛。這是寫地上所見。

接着再對秋夜江天作大筆的渲染。「霽天空闊,雲淡楚江清」。秋高雲淡,水天一色,境界闊大,雖其間有敗蘆殘葦雜處其間(這正所以成其為秋景),卻並不怎樣令人感慨興悲。開頭五句全是寫景,似乎完全不夾雜人的感情,但「一切景語皆情語」,秦觀所作的這種景語,與他所要抒發的感情水乳交融,從而收到借景抒情的藝術效果。

「獨棹孤篷小艇,悠悠過、煙渚沙汀」轉入情事的抒寫。小艇、孤篷,又是獨棹——船上只有自己一個人。這樣景況應該說夠寂寞了吧。可是這位獨棹孤舟的人,卻是悠哉悠哉地駛過煙霧迷離的沙岸小洲。這裡詞人透過表達特定情境的「獨」、「孤」、「小」和「悠悠」等字,把一件本是江中蕩舟的極平常事,不僅寫得曳生姿,而且充分表達出此刻他的生活情趣。

不知什麼時候,他的「孤篷小艇」停了下來,接着道「金鈎細,細綸慢卷,牽動一潭星」。他垂釣江中,懸着細鈎的絲線,慢慢的從水中拉起,倒映水中的星星,似乎也被牽動起來了。「慢卷」,表明垂釣時的閒裕,與「悠悠過」綰合。而收卷釣絲後泛起水面漣漪,向外擴展,使一派水面上倒映的星光動盪不已,十分美妙。秦觀《臨江仙·千里瀟湘挼藍浦》詞里也有「微波澄不動,冷浸一天星」之句,寫的是夜泊瀟湘浦口,月高風定,秋水澄藍,水不動,星亦不動,如浸水中,一片靜景,與此詞的絲綸垂釣,「牽動一潭星」的以動寫靜,各擅其妙,可謂善寫水中星影者。上片有景物有情事,景物和情事的搭配,表現出泛江垂釣者的悠然自得情趣。

過片三句是上片結尾三句情事的繼續,只不過不再是垂釣,而是吹笛了。「時時橫短笛」,看來當天夜晚,當小船悠悠地水面漂動時,當「絲綸慢卷」後,他曾不止一次地吹過短笛。寂寞秋江之上,當他吹笛發出悠揚之聲的時候,他覺得陪伴着自己的有「清風皓月」,彼此都脫略形跡,忘卻你我的區別,物我一體。這幾句,寫出了詞人此刻的怡然自得,更寫出了他的恬淡情懷,或者還微微夾雜一些兒感慨吧,所以逼出來下面似達觀似鬱結的一句:「任人笑生涯,泛梗飄萍。」秦觀早年一度漫遊,過的是「泛梗飄萍」的生涯。不過詞人說「任人笑」,表明自己並不在乎;不僅不在乎,還要「飲罷」而「醉臥」,因為對於世間煩惱擾心的種種不如意事,有耳朵也不會去聽了,正所謂「塵勞事有耳誰聽」。

最後三句,「飲罷」「醉臥」之後,一枕沉酣,直到天明。秋江風靜,水波不興,人已忘掉塵世間一切煩惱,儘管太陽高高升起,他還躺在枕上,酒意剛醒。只有通過醉酒,才能置「塵勞事」於不顧,這表明他在內心深處,仍存在着矛盾和痛苦,因此須藉助飲酒麻痹自己的心靈。

全詞先寫景,後寫人,寫景則着意描寫特殊環境,寫人則着重描寫個性形象。如此層層寫來,精心點染,細緻描繪,一個特殊環境中富有個性的人物形象,一幅生動的楚江月夜獨釣而又獨飲醉臥的畫面,清楚地呈現讀者面前,從而使人們感受到詞人看似然、坦然,實際上鬱積着不平和憤懣的心情。

這首詞,頗受東坡文風的影響。只是,東坡可以無畏「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的滄桑孤獨,可以做到「何妨吟嘯且徐行」的瀟灑無礙,而這些在少游的生命中,卻只是一枕黃粱,雞鳴之後,繁華酒醒,斯人不僅依舊寂寞,更無故添了些許斷腸相思。如果說,東坡詞超脫曠達,讓人心嚮往之。那麼,少游詞則是柔婉淒涼,不知不覺中沁入人的心脾。兩者各有各的好處,畢竟少游和東坡的心性,一個在雲,一個在水,相隔太遠。

作者簡介

秦觀[3](1049年-1100年9月17日),字少游,一字太虛,別號邗溝居士,高郵軍武寧鄉左廂里(今江蘇省高郵市三垛鎮少游村)人。妻子為徐文美。北宋婉約派詞人,被尊為婉約派一代詞宗,儒客大家,學者稱為淮海居士。

少從蘇軾游,以詩見賞於王安石。元豐八年(1085)進士。元佑初,因蘇軾薦,任太學博士,遷秘書省正字兼國史院編修官。紹聖元年(1094),坐元佑黨籍,出通判杭州。又被劾以"影附蘇軾,增損《實錄》",貶監處州酒稅。繼迭遭貶謫,編管雷州。元符三年(1100年),復命為宣德郎,放還橫州,卒於藤州(今廣西藤縣)。[4]

作為北宋文學史上的一位重要作家,秦觀一生仕途坎坷。秦觀善詩賦策論,與黃庭堅晁補之張耒合稱"蘇門四學士"。尤工詞,為北宋婉約派重要作家。 所寫詩詞高古沉重,寄託身世,感人至深。長於議論,文麗思深,兼有詩、詞、文賦和書法多方面的藝術才能,尤以婉約之詞馳名於世。著作有《淮海詞》三卷100多首,宋詩十四卷430多首,散文三十卷共250多篇,詩文相加,其篇幅遠遠超過詞若干倍。 著有《淮海集》40卷、《勸善錄》、《逆旅集》等。[5]

秦少游是北宋文學史上的一位重要作家,但是,長期以來,人們在談到秦少游時,習慣上總是把他與婉約詞聯繫在一起,卻較少提及他的詩,更少論及他的文。當然,評論一個作家的藝術成就不能只看作品數量而不看質量,有的作家存世雖只有一部(篇)作品,但其影響巨大,在文學史上的地位卻是無可撼動的。儘管如此,要歷史而客觀地評價秦少游在文學史上的貢獻與地位,如果只論其詞,而不論其詩其文,尤其是不論其策論,不僅有失偏頗,而且也評不出一個完整的秦少游。

秦少游的策論立論高遠、說理透徹、章法嚴緊、文筆犀利,有一種特有的藝術張力,"辭華而氣古,事備而意高"。

視頻

秦觀,人生比詩詞憂鬱

婉約詞大家柳永秦觀1-講解

參考資料

  1. 《滿庭芳·紅蓼花繁》 詩詞名句網
  2. 秦觀最含蓄的一首詞, 道盡了心中無法割捨的一段情! 快資訊,發布時間;2020-10-02 12:14
  3. 秦觀經濟簡介 古詩文網
  4. [http://roll.sohu.com/20140208/n394623790.shtml 秦觀:不小心成了「萬人迷」(圖) ] 快資訊,發布時間;2014年02月08日17:00
  5. 詩詞全集(564)首) 詩詞名句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