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滾軸雲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滾軸雲是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公布的科技術語。

漢字,中國古人智慧的結晶[1]。千百年間,它經歷了「甲金篆隸草楷行」的發展[2]。從記錄的工具到藝術的載體,它的身上,傾注了無數先人的心血。

名詞解釋

滾軸雲,又稱波狀雲,是水平的管形狀雲。

在大的山脈頂的下風方向形成的湍動的高積雲型的雲,雲中的氣流繞着平行于山脈的軸旋轉。

2021年7月14日上午,風雲衛星在山東東側海面上空觀測到了大約七條滾軸雲。

現象描述

滾軸雲是水平的管形狀雲,它們的出現通常預示着暴風雨的到來,極少情況下也出現在暴風雨即將結束的時候。當暴風雨逼近時,寒冷的向下氣流擴展開來就會形成滾軸雲。這種快速下沉氣團能夠襲擊陸地表面,它所形成的強烈空氣流能夠抵達非常遠的距離。該冷氣流將滑落在熱氣流層下面,然後被暴風的垂直上升氣流抽吸起來,之後滾軸雲將冷凝熱氣流中的蒸汽形成雲層。最終,滾軸雲將與暴風的主體雲層相脫離。滾軸雲是非常危險的,科學家曾測量到滾軸雲產生的上升氣流和下沉氣流速度每分鐘超過1500米。

形成原因

當穩定的空氣受到干擾時,會產生波浪雲,導致空氣沿着干擾移動,就像池塘中的波浪一樣。這種干擾通常是在來自移動的冷鋒的冷乾燥空氣與相對穩定的溫暖潮濕空氣區域碰撞時產生的。如果穩定的空氣層是潮濕的,當空氣向上流動時,則在頂部形成雲。當空氣向下流動時,則雲層蒸發。雲的交替缺失和存在是產生波浪效果的原因。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