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滾蛋吧抑鬱君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孔夫子舊書網 的圖片

內容簡介

《滾蛋吧!抑鬱君——心的重建》是《永遠成長的蘋果樹》的下部。《滾蛋吧!抑鬱君——心的重建》是以病人身份進行敘述,引發讀者的同感和共鳴。作品《滾蛋吧!抑鬱君——心的重建》中運用很多自我的心理分析,讀者可以看到作者是怎樣一步步走出抑鬱。《滾蛋吧!抑鬱君——心的重建》抓住當下人們心中的痛點:比如寒門如何出貴子?小白菜如何長成參天大樹?等。

作者簡介

金尚,一個溫暖而洞見的心理師。資深「鳳凰女」、資深「小白菜」、資深抑鬱症康復者。心理健康教育碩士,7年學院派教育背景。壹點靈平台心理專家、國家首批認證心理督導師、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高校心理教師。2018年1月出版《永遠成長的蘋果樹——走出抑鬱尋找真我》,深受讀者喜愛和好評。

書評

如果父母的結合沒有法律保障,我拒絕出生。

如果父母有種種基因和遺傳的病變,我拒絕出生。

如果父母的關係里總是在互相抵毀和仇恨,我拒絕出生。

如果父母已經有多個孩子,還要繼續不斷的超生,我拒絕出生。

如果父母總是打着愛的的旗號,控制我人生的方方面面,我拒絕出生。

如果父母連自己的生活都溫飽不足,更談不上什麼孩子教育,我拒絕出生。

如果我存在的意義,只是為了養兒防老,甚或要養一大群兄弟姐妹、親戚、村民,——因為我是整個家族「最有出息」的人。我拒絕出生。

生而為人,對不起。

然而,我已經存在。

生命熙熙為何而來,生命攘攘為何而去。

生命無法被預見,生命只是一場遇見。

在人類的世界裡,你把自己融入到黑暗中成為黑暗。

你曾經完完全全地以為你就是黑暗本身。

你來到人類世界,只為憶起你光的身份,

憶起你在人間的使命,憶起你為何而來,

憶起你幸福快樂、充盈豐盛的本然,

憶起你最高的思想和智慧

最高的生命鴻圖計劃………

生而為人,對得起!

「抑鬱症到底會不會好?「很多粉絲都會問這個問題。我曾患非常嚴重的抑鬱症,被醫生診斷為」難治性抑鬱」,治癒率1%。最嚴重的時候,呈不吃不睡不語不動的亞木僵狀態。曾實踐過兩次真正的自殺,還失過憶。

然而,我康復了。現在活蹦亂跳、活力四射,單位里的得力幹將,家庭里的賢妻良母,到處講座,到處旅遊。抑鬱症是可以治癒的。只要找對方法,堅持不懈,永不放棄!

以下是我自創的金尚五步療愈法:

1、給自己一個愛的謊言。

2、直視生命中的真相。

3、釋放內心的仇恨。

4、釋放內心的愧疚。

5、身心合一,活在當下。

其中,《蘋果樹》主要講的是第1步《給自己一個愛的謊言》;《抑鬱君》主要講的是

第2、3、4、5步的內容。


一、給自己一個愛的謊言 我說過,我是一個資深鳳凰女、資深小白菜、資深抑鬱症康復者。

抑鬱最嚴重的時候,一想到我的父母不愛我,從一生下來就不愛我,我就沒有活着的勇氣。在他們眼裡,一個小小的粉嫩嫩的嬰兒,他們眼裡看到的不是可愛,不是這個生命的價值,而是這個嬰兒將來會給他們帶來一張張的鈔票。在他們眼裡,這個小小的嬰兒只是一個工具、一顆棋子、一支股票。一想到這兒,我就自我毀滅得厲害,恨不得毀了這具肉身。

很多心理學家都說過,要想真正的療愈,就要接受真相,即接受父母可能不愛你的真相。可是,我試了很多次,一想到這個真相,就忍不住像播放電影一樣的,腦海中呈現出我自己的各種死狀。那時候,我想得最多的,就是哪種方式會好一點?是要撞車,還是要跳樓,還是要跳海?

直到我接觸了宗像恆次的SAT構造化聯想技術,鑑於這個理論比較複雜,一時半會也說不清楚;如果要說清楚,就要占用大量的時間,我在這裡就簡單的解釋一下。所謂SAT構造化聯想技術,我的理解就是一個心理防禦機制,把那些不愛的真相,換成愛的記憶,並且是通過催眠植入的,所以病人會以為,那些充滿了愛的記憶,可能就是自己的真實人生經歷,由此又有了活下去的力量。除了SAT療法之外,屬於催眠系列的時間線療法,也和SAT療法有着相同相似的作用。

我們都知道,醫院裡要給病人開刀做手術,取腫瘤或囊腫,首先要給病人做體檢,以確保這個病人的身體能經受得住這一場手術,因為開刀本身也是一種創傷。如果病人的身體太虛弱,暫時不能承受手術,那麼就要給身體補充營養,增強體質。SAT療法和時間線療法,就是這樣的一種技術,在病人還沒有足夠的強大自體去承受人生真相的時候,給自體注入一些能量和生命力。 因此,我就用SAT療法和時間線療法,重構了一個充滿愛和溫情的記憶。

SAT療法的核心技術就是重構一個關於愛的誕生和成長的記憶,具體操作可以有三種:

1、重構成長中的愛的故事

如果成長過程中的創傷不是很嚴重,尚可以在成長過程中尋找到父母對自己愛的亮點、閃光點,成年後父母也不會對子女過度的索取和剝削,那麼可以運用SAT療法重塑父母愛的記憶,療愈創傷。其實這個方法有點類似於吳熙娟老師的敘事療法。

2、重構一個親生父母的愛的故事

如果是童年,或成長創傷過於嚴重,在父母那裡實在是尋求不到任何關於愛的重塑記憶的可能,可以創建另一個親生父母的記憶。就是把你現在的父母想象成養父母,而你的親生父母另有其人,你的親生父母是真正無條件愛你的。具體可參見《永遠成長的蘋果樹》中《重寫你的人生劇本》這篇文章。

3、重構一個養父母的愛的故事

如果是成年後父母對你的索取迫害控制過於嚴重,已經成了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可以通過催眠創建一個自己從小就被親生父母拋棄,然後被養父母養大的記憶,養父母給了你無條件的愛。你對親生父母沒有了愧疚,就可以成功的與父母分離,去過自己的人生了。

在大腦中植入一段美好的、充滿愛和溫情的記憶,並且讓病人信以為真。在這個基礎上,理解大自然愛着每一個人,宇宙愛着每一個人,家族潛意識愛着每一個人,人類集體潛意識愛着每一個人。當一個人內心裡充滿愛與被愛的感覺之後,自體就真正的增強了。

大自然之愛:我們一定要堅信,在這個世界上,我們的另一對父母——天為父,地為母,或者也可以稱為上帝吧,一定是深深地愛過我們。每一個人都是大自然的孩子,都是上帝的孩子。我們之所以能活到今天,那麼一定是得到過「父母」的愛的。

宇宙之愛:組成現在的你的一個個粒子,在137億年前就置身於一個被許多星星和銀河的光芒守護着的宇宙。這些星星和銀河的光芒,根據計算機的模仿實驗證明,有四種顏色,粉色、橙色、奶油色、金黃色,而這四種顏色也都是愛的顏色。可見,宇宙愛着每一個生命、愛着每一個生靈。

集體潛意識之愛:在人類的社會潛意識集體潛意識裡一定是愛子女的。在人類生命之初的90天內,必須要有愛的滋潤,沒有人類的愛,新生兒是活不下去的。你之所以能活到現在,那麼一定是得到過愛的。

當然,只是自體的增強,是不可能真正療愈的。真正的療愈還要來自於很多心理學家所說的,接受真相,看見真相。接受自己前半生悲慘的人生真相,哀悼失落的童年,哀悼幻想中的父母,哀悼曾經的假自我。只有完成這一完整的哀悼儀式,才能夠真真正正的療愈,擁有一個嶄新的人生,走向美好的未來。


二、直視生命中的真相 所以,在對愛有了一個堅定的信仰之後,我們就可以正視一個淋漓的鮮血,直面一個慘澹的人生:父母可能不愛我。

這樣做有什麼好處呢,這其實是一個對悲傷的哀悼。

在回憶過去時,也許會有千萬種感受湧上你的心頭,哀悼可能就是其中之一。著名心理學家武志紅說,哀悼是完結悲劇的終結力量,哀悼,意味着完整的體驗了生命中該有的情緒。

成年子女可能會為失落的童年而哀悼,因為他們從小就被當作是一個小大人,有時候還要承擔起照顧父母的責任。充當父母角色的子女,不得不快快長大,他們跳過了快樂玩耍、充滿自由與好奇心的童年。

成年子女們也會哀悼那個失落的假自我,哀悼他們為了抓住父母的愛而戴上的一幅幅假面具。一段時間之類後,面具幾乎變得不可分辨了,即使是戴着面具的孩子本人也幾乎忘記了面具的存在。

成年子女可能會哀悼那個並不存在的理想化父母。儘管他們可能認為自己與父母有着親密的關係,但他們會忽然意識到,這是因為戴着假面具,把父母的需求擺在最前面,並且否認自己的需求。

哀悼過後,我們會意識到。你在童年時所受到的不公平待遇並不是你的錯,並不是因為你很壞,而是因為你的父親或是母親在育兒過程中的種種差錯。過去的傷痛和傷害,不是你的錯,你毋須為此負任何責任。

走出抑鬱症:

第一、要到正規醫療機構精神科就診,遵醫囑服用抗抑鬱藥物。

第二、要進行一些實實在在有用的心理療愈方法。這些心理療愈的具體方法,在我的第一本書《蘋果樹》和第二本書《抑鬱君》里,都有着很詳細的講述。

第三、解決內心的一個關於愛與恨的心理衝突。這是重點。

抑鬱症病人,基本上都有一個關於愛與恨的心理衝突,其實也可以說是生本能與死本能的心理衝突,或者說是親密與分離、愛與自由、愧疚與仇恨等,都是同一個意思。而這個愛與恨指向的客體,不管在現實中是指向什麼事物,其根本的隱喻都是指向父母。

很多人對父母都有着一個仇恨與愧疚的心理衝突,如果不能釋放這個仇恨與愧疚,抑鬱症就無法痊癒,同時各種慢性病、慢性疼痛也會伺機而來。

為什麼仇恨:你對我如此控制、你不允許我有自己的意志、你不讓我做自己、你把我當成一個工具、你把我當成了一個私有財產、你不愛我、你遺棄過我、你迫害過我……….所我,我仇恨。

為什麼愧疚:我不愛你、我不喜歡你、我不想與你親近、我不想和你呆在一起、我不想聽從你的安排、我不想成為你的私有財產、我不想要當你的工具、我想要遠離你………所以,我愧疚。

恨和愛都是非常強的能量,恨是對愛的防禦,愛也是對恨的防禦。

所謂和解,就是愛的能量和恨的能量都同時弱化了,不需要再用愛來防禦恨,也不需要再用恨來防禦愛了。


三、釋放內心的仇恨 1、原諒但不會忘記

對於別人投注過來的傷害,人們的第一個感覺首先是悲傷,當悲傷不能表達的時候,就會變成憤怒;而當憤怒也不能如願釋放的時候,就會變成憎恨。悲傷和憤怒不可怕,可怕的是憎恨。寺廟之所以可貴,是因為它容許悲傷;心理宣洩室之所以流行,是因為它可以表達憤怒。而憎恨,在這個世界上,卻沒有容身之所。最後,只能讓自己痛苦,而無法自拔。

真正的原諒不是指責和審判,「瞧!這就是我的父母,都是他們把我毀了!」「如果父母不傷害我,我一定會有出息!」「我之所以是今天這個樣子,責任全在父母當初的教育!」他們的人生似乎在向人們展示:「看見了吧,我就是被父母傷害的罪證!」從而,一直在重複自我毀滅的生存模式。指責和審判只會讓你對目前的現狀,有一個似乎合理的解釋,同時間接放棄了自己的責任。把自己人生的不幸、痛苦和卑微,放在一個別人過錯的基礎之上,從而放棄幸福、快樂的人生。

我們有理由知道一個事實: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人,可以為另外一個人的生命負責;也沒有任何一個人,可以為另外一個人的幸福和快樂負責。過去年幼時,所遭遇到的一切,你不需要負責;但是從今天起,你必須為自己的生命負責。

寬恕父母是改變自我毀滅模式最好的神奇之藥。真的原諒不需要尋找藉口,我們不要說,「其實,父母沒有傷害過我,所以我選擇原諒。」那不是真的原諒,是自欺欺人的,內心得不到到真正的安寧與自由。真面傷害,告訴自己,「父母確實傷害了我,這些我都清清楚楚。不過,我原諒他們了。」

愚蠢的人既不原諒也不忘記;天真的人既原諒也忘記;明智的人原諒,但不會忘記。原諒而忘記,意味着拋棄用昂貴代價換取來的寶貴經驗,這是一筆無價的人生財富。許多從傷痛中成長起來的人,往往對人生和生命有了深入的領悟,從而能夠活出幸福快樂、充盈豐盛的人生。有些人,傷痛過後,療愈了,卻對人生經驗一無所獲,下次碰到類似的情景時,還要再次受傷害。

2、 那些,不是我的錯

意識以為智能是解決問題的人,可以控制要思考什麼、要做什麼、要經歷什麼,但實際上,在意識做出決定之前,決定就已經出現了。而智能對此毫不知情,意識也覺得莫名其妙。既不是智能,也不是意識,那麼到底是誰在做主?

是潛意識嗎?潛意識會模仿、重複播放經驗里的記憶,並和這些記憶產生共鳴。潛意識的思想、行為、理解、感受、決定完全受經驗里的記憶所擺布。所以,重播的記憶支配着潛意識和意識的一切經驗感受。

九成以上的人類,本質上只是高度精密的生化機械人而已。人們如何想、如何感覺、如何做,通常不是自己可以主控的。

我相信你在潛意識最深的地方是愛我的,相信你不是故意要傷害我,相信你自己也是處於痛苦和悔恨中。我了解,你承載愛的杯子是空的,所以,你沒有辦法給出你沒有的東西。

我相信,你對待我的方式都是你所遭受過的。而且你還出於愛我而改良過,你曾經努力愛過。

當我感覺到痛的時候,我深深地知道,這些都是你幼年時曾經受過的痛,並且由於我的未開悟,我的孩子也受到過這樣的痛。你給我的痛,是為了讓我憶起你的痛和我孩子的痛。.


3、為自己的人生負責

我深深地相信,我們在冥冥之中選擇輪迴轉世的父母時,是以類似腦電波搜尋的方式,尋找到最符合我們心意的父母。一旦我們發現了合適的配對,我們就會準備着輪迴轉世投胎。

我們所選擇的父母,是來教會我們特定功課的,幫助我們在心靈方面有所成長。有些人選擇的父母總是在互相仇恨和急吵,有些人選擇的父母太過於忙碌而無法照顧我們,有些人選擇的父母沉湎於暴力、酗酒而無法自拔。

生命的重要目標就是超越這些生命輸入的基本資料,明白我們不必要責怪父母為什麼會是這個模樣。我們選擇他們做父母,正因為他們擁有那些特質。他們會以不良的方式來對待我們、或是不愛我們、虐待我們,做出一直以來的種種行為;基於某些理由,我們需要他們的某些特質以達成自身心靈的成長。

當我受傷或生病時,我會想:透過如此的機緣,我必須洞察到為何會如此?我的身體正透過如此的訊息傳達給我,告訴自己:是時候了!必須停下腳步來好好的自我內觀。

去傾聽身體所傳達出來的信息,理解來自內心的想法。面對這些想法時,不去否定內在的真實聲音,也不去追求外在任何解決方法。而只是內觀自己,最終我們必須看到一切軀體的問題,都是來自心靈創傷的外化。要治好自己的軀體,首先要醫好自己的心。

當我經歷災難遭遇橫禍時,我能清楚的看到:那只是自己選擇遭遇的一個歷程!透過這種重大的災禍,重重的提醒自己,把握每個當下,並喚醒自己,務必力求覺醒。

所謂與父母和解,是與內在的父母和解。內在認可自己是這樣的存在,認可自己是這樣的生命。這個父母並不是形式上的父母,因為不是所有的父母都是可以溝通和交流的。在形式上,我們仍然可以與父母遠離、不交流、不溝通。

接受父母,就是接受自己的這個存在,接受自己的這個生命。

接受父母,意味着接受了來自家族幾十代、幾百代的生命正能量!

實體形態的父母只是帶自己來到這個世界的載體,而不是內在的父母。

內在的父母是家族幾十代、幾百代的生命正能量,是神奇的大自然,是地球母親,是宇宙父親.,是上帝........

這樣子,慢慢的整合自性化,走向人性的完整。

和解之後,我們就可以做回真自我,接納自己、喜歡自己、愛自己了。就可以迎來一個充滿活力的、豐盛喜悅的、幸福快樂的人生了。


四、釋放內心的愧疚 1、父母於子女無恩

沒有愛的親子關係,才需要感恩。親子之間關係是平等的!如果父母只喜歡懂事、乖巧、聽話、感恩的孩子,那麼,根據對等原則,孩子也可以去歧視智商不高、人格不健全、沒有錢的父母了。

推崇感恩教育的家長,往往是不愛孩子,在身體與心理上凌虐孩子,無法獲得孩子的愛和尊重的父母。而正是這一部分父母,往往自己的愛是相當匱乏的。沒有愛的父母,自己盛載愛的杯子是空的,所以他為孩子做的每一件事,都會讓他(她)覺得是對自身能量的一種損耗,所以就極力地要求孩子報答他(她)的付出。

而這些本來沒有得到過愛的孩子,本身就對父母有着出離的憤怒、痛苦抑鬱的情緒、逃離遠離的衝動。這樣子,被所謂的「專家」的一番教育之後,對父母又產生了極大的愧疚感。這些孩子在內心充斥着「仇恨與愧疚」的激烈衝突,有很大的可能性,是需要看心理醫生了。

正常的父母,知道自己與孩子互不相欠,親子之間是平等的。對孩子有愛,而且愛能夠自然流動的家庭,父母在照顧孩子的時候,並不會有付出感,而是覺得自己在做一件快樂的事情,也不會強迫要求孩子感恩。

如果一定要感恩,那也是父母對子女感恩。是父母決定要擁有一個孩子的,這個原因有可能是因為喜歡,有可能是因為傳宗接代,有可能是因為怕孤獨,有可能是因為養兒防老,當然也有可能單單為了參與一個生命的成長。無論如論,是孩子讓父母實現了心愿,是孩子為父母擴展了生命的深度和層次,孩子成長過程中的每一次歡笑、每一次蹦跳、每一次進步,帶給了父母太多太多的歡樂。

2、談談超生

生育一個孩子並不是什麼恩情,如果不顧實際情況的超生、多生,甚至可以說是一種罪孽。

互聯網報道:

何洪是四川省遂寧市蓬南鎮三台村村民,19 9 5年在上海打工時帶回一個安徽女人,組建家庭。此後,一個又一個孩子出現在這個家庭。至2012年7月當地政府給何洪妻子安環節育前,兩人已生養了11個孩子,被當地人稱為「超生游擊隊」。更令當地人不解的是,何洪並未繳納「超生罰款」,而且除了最後一個小孩給親戚抱養外,其他孩子都上了戶口。「存錢不如存人」—何洪堅持這種想法近20年。

這是一個典型超生的家庭,在中國這樣的家庭還有很多。生育了這麼多孩子,是把孩子當成了買彩票了吧,多生一個就多一個中獎的機會。「只要其中的一個孩子有出息,再帶帶其他的兄弟姐妹,一家人就可以翻身了,夫妻兩的養老問題也就有着落了!」

不提供給孩子一個從自然人成長為合格社會人的基本條件,如果孩子生了什麼大病,也不準備讓孩子去醫院接受正規的治療,卻無端希望孩子給自己一個幸福安逸的晚年。

須知,這種家庭成長出來的孩子,不能接受最基本的教育,從小到大到處被人嘲笑,被人看不起,心理上受着極大的創傷,軀體上還患着各種各樣的病症,極有可能是過着生不如死的生活,極度希望自己從來沒有被生下來。

為了自己遙遠的幸福的晚年,殘忍地把孩子一個一個地帶到世界上來受苦。這些孩子痛苦的一生,都是為了給何洪夫妻幸福的晚年生活買單。

這是人性自私到了哪一種程度?

3、人類集體潛意識

生命的河流自上而下,我們通過母親的子宮來到這個世界,人類世界一代又一代的出生、成長、繁衍。大自然很神奇,讓後代總比前代強,所以人類在不斷地進步。如果不是的話,就會越來越落後,最終回到原始社會,去山洞裡居住。

所有父母在集體潛意識裡都希望子女可以生活得比自己好,這是大自然生存的法則。雖然他們不一定能意識到,我們也不一定能意識到。我們愛父母的方式,不是去一味地順從和孝敬,而是用一個幸福快樂的心態,去實現自己的理想,擁抱太陽和生命,活出一個快樂真實地自己。

我們有我們的幸福,父母有他們的幸福,而大多數的時候,父母活得也很好,只是我們不理解而已。父母所謂活得好,更多的時候是源於我們活得好。子女活得好,是父母的欣慰,是父母心裡最底層的願望,是父母最真心誠意的祝福。

比父母活得好,我們問心無愧,我們現在的生活是靠自己的雙手打拚來的;我們的幸福和快樂,是通過提升自我價值的內在修煉得來的。

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一個人可以為另一個人的幸福和快樂負責。

4、親子關係

家排大師海靈格告訴我們,自古以來,都是父母將能量、能生命力傳遞給孩子;而孩子不可能反向傳遞。這是生命的基本法則。因為父母給了孩子生命,孩子無法給回去,除非是摧毀了自己。

孩子若想要感恩,只需要把這份愛傳遞給自己的下一代即可;若是想要丁克,只需要活出自己的生命力,擁有一個自己說了算的人生即可。

在以父母需求為基礎建立的自體叫假自體。在嚴重的虛假自體籠罩下活着的人,其真實自體是非常非常的虛弱的,弱到自我真實感覺的缺失,弱到死能量爆棚。

有些人在成年後,吃飯不知道是飽還是不飽,穿衣不知道是冷還是不冷,感覺超級遲鈍。一定要父母告訴他,你多穿點衣服啊,他這才「哦」了一聲。這源於童年時,不讓他表達自我。衣服穿多穿少,飯吃多吃少,他沒有權力決定,一切只能由父母說了算。而事實是,最有資格知道自己是飽是餓,是冷是熱的人,只有他自己,而不是其他任何一個人。

這類被嚴格控制、被虛假自體籠罩成長起來的小白菜,要麼就一生如死屍一樣的維持着自己沒有任何活力、活着只為吃喝拉撒的高級嬰兒;要麼就是有朝一日突然爆發,瘋狂或者死亡。

一個軀體只能承載一個靈魂,孩子只能對自己的人生負責。愛不是用來回報的,愛是用來傳遞的。孩子做了父母,把愛很自然地傳給下一代。

當我們心中種下愛的種子,自然會對周圍的一切充滿愛,愛親人朋友,甚至愛整個宇宙。真正的愛,是喜悅能量的傳遞,不是彼此糾纏的犧牲。


五、身心合一、活在當下 1、活在當下的覺醒 無論是從物理學還是從哲學來講,人只能活在當下,不可能活在明天或者昨天。生命總是在此時此刻此地度過的,只有當明天成為今天這一刻的時候,人們才能真正的享用它。

當下包含了兩個層面的含義:活在當下、樂在當下,共同構成了大道之行的人生行為準則,是最簡單、最單純、最好懂、最易行的快樂準則。沒有那麼多道理可講,也沒有太多的條條框框,只要照着做就行了。

人的生命能活多長?就在當下一刻。如果你一口氣上不來,或者在路過一棟高樓的時候,從上面掉下來一個花盆砸在頭頂上,立馬就沒命了。所以人要活在當下,享受這一刻你的空間,你的生命所在。任何無視當下,回想那些陳芝麻爛穀子的事情,或是幻想未來會不會失業下崗離婚的恐懼的想法,對當前的生活都毫無益處。

人生有痛苦也有快樂,有順境也有逆境,但都要保持一個樂觀心情。因為樂觀心情能給你帶來好運、帶來健康、帶來家庭睦、帶來事業上的成功。對於身處逆境或疾病痛苦中生活的人,就更要以樂觀心態來對待了。

越是不接受逆境,抗拒痛苦,逆境和痛苦就會讓痛苦越發的加劇!如果你坦然接受,不拒絕不抗拒,反而能體會到痛苦中的甘怡。接納痛苦與逆境,也是樂的體驗,你會發現,不知不覺間,痛苦程度反而會減少許多。

沒有過去就沒有未來,反之,沒有未來也沒有過去。唯一絕對存在的,是沒有過去與未來之說,只有當下的絕對唯一。所以當下是真實永存不變的,是生命的原本真相。

2、身心合一的奇蹟 人的自我有自我1和自我2。自我1就是思維和頭腦,簡稱理性;自我2就是身體和情緒,簡稱感性。

籃球之神喬丹是一位屢屢創造奇蹟的運動員,他的教練的菲 爾·傑克遜在著作《神聖循環》中,是這樣描述身心合一的狀態的:」我們都曾經感受過身心合一的瞬間,如果我們完全沉浸在這種時刻中,就能與我們正在做的事融為一體。其中的秘訣就是不去思考,讓你的大腦從無窮無盡的繁雜思想中冷靜下來,這樣你的身體就能本能的做出訓練中學會的動作,而不會被意識妨礙。」

這種狀態,就是完全屏蔽了自我1,只信任自我2的感覺,從而實現反應速度的質變,讓競技狀態在短時間內得到爆發。 要怎樣達到這種狀態呢?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專注。 也就是說,在賽場上,或者生活中的任何一個關鍵時刻,你要屏棄頭腦中對自己的評判,只信任身體和感覺,保持專注,達到身心合一的境界。

簡單地說,即身體在哪裡,專注就在哪裡;身體在做什麼,專注就在做什麼;手在做什麼,腳在哪裡,你的專注就在哪裡。

3、天人合一 無論是活在當下,還是身心合一的感覺,都是在保持正念,講的都是天人合一。

有人問大珠禪師:「你是如何修行的?」大珠禪師答道:「飢來吃飯,困來眠。」那人疑惑地說:「一般人都是這樣啊!你與他們有什麼區別?」大珠禪師回答:「不同的地方在於,我吃飯就是吃飯,睡覺就是睡覺,而他們吃飯時不肯吃飯,百種思索,睡覺時不肯睡覺,百般計較。」

我想,這個故事,應該是對活在當下、身心合一最好的詮釋。當然,這並不是說做事情只考慮眼前的幸福快樂,事實上還有詩和遠方。因為對於未來生活的計劃,本身也是當下的一部分。

所以,活在當下、身心合一的要點有兩個:

第一、先做好計劃

先計劃要做什麼,如果已經計劃好的事情,在做的時候就全神貫注、專注地去做,讓靈魂和身體在一起。

第二、專注做事情

如果是對要做的事情還不確定,就要先思考,想一想怎麼做。正在做的時候,就要一心一意、專注地完成。

所以,對於活在當下、身心合一狀態中的人,不會總在思緒飄渺中混混度日,也不會在對未來的幻想中蹉跎歲月。計劃是人生的航向,計劃過後,依然會專注於當下,快樂於當下,幸福於當下。


金尚,一個溫暖而洞見的心理師。

資深鳳凰女、資深小白菜、資深抑鬱症康復者。

心理健康教育碩士,本科社會工作,7年學院派教育背景。壹點靈平台心理專家、國家首批認證心理督導師、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高校心理教師。

2018年1月出版《永遠成長的蘋果樹》,深受讀者喜愛和好評。

2019年3月出版《滾蛋吧!抑鬱君》,更多精彩、更多驚艷。 [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