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溪丘灣鄉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溪丘灣鄉巴東縣轄鄉。位於湖北省恩施州巴東縣縣境北部,北緯31.1°,東經110.4°左右。位於巴東長江北岸,東與宜昌市興山縣秭歸縣交界,北與巴東縣沿渡河鎮為鄰,西與官渡口鎮接壤,南與東瀼口鎮相連。東西長約22公里,南北寬約20公里。面積264.59平方千米(2019年)。戶籍人口45241人(2019年)。轄33個行政村。鄉政府駐溪丘灣楊叉壩。[1]

中文名:溪丘灣鄉

外文名:Xiqiuwan Town

行政區類別:鄉

所屬地區: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巴東縣

地理位置:湖北西部

面 積:264.53平方千米(2017年)

下轄地區:溪丘灣村,將軍嶺村,白灣村等等。

政府駐地:溪丘灣村

電話區號:0718

郵政區碼:444303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氣候

人口數量:45241人

著名景點:仙女山萬仙洞

火車站:巴東站

車牌代碼:鄂Q

沿革

鄉因駐地而得名。溪丘灣東西兩面環山,中間一壩水田,長約1200米,寬約60米,面積100餘畝。此地又名九龍潭,因有九股常流不斷的泉水而得名。後來人們利用泉水在這裡改建水田七丘(約5畝),更名為七丘灣。據傳有個風水先生路過這裡,說這裡是九龍歸溪之地,故得名溪丘灣。1949年為平陽壩區所轄的7個鄉,1955年並為4個鄉。1958年為群力公社所轄的4個管理區,1961年為平陽壩區所轄的4個公社。1975年撤區並社,設立溪丘公社。1983年撤社改為溪丘灣區。1988年撤區並鄉。

1996年,平陽壩鎮面積68.6平方千米,人口2.2萬人,轄平陽壩、葛藤坪、獅子埡、石羊山、營盤、石碾村、大土坪、五峰山、白虎坡、宋家埡、白羊坪、黃家包、火炮山、月明埡、龍船河15個行政村;溪丘灣鄉面積151.7平方千米,人口2.2萬人,轄麥峰灣、張家坡、後坪、榔樹槽、曾家嶺、魏有梁子、溪丘灣、瓦屋基、下莊坡、五寶山、譚家灣、甘家坪、高家坡、鄢家坡、農林場、將軍嶺、白灣、天池嶺、徐家灣、西溝、後村、堰塘坪、沿渡溪23個行政村。

2001年,撤銷平陽壩鎮,併入溪丘灣鄉。2004年,鄉政府駐溪丘灣,人口44711人,面積220.2平方千米,轄溪丘灣、瓦屋基、下莊坡、五寶山、譚家灣、甘家坪、高家坡、鄢家坡、農林場、張家坡、麥峰灣、榔樹槽、後坪、曾家嶺、魏家梁子、將軍嶺、白灣、天池嶺、徐家灣、堰塘坪、西溝、後村、沿渡溪、平陽壩、葛藤坪、獅子埡、石碾、大土坪、營盤、五峰山、石羊山、白虎坡、宋家埡、白羊坪、黃家包、火炮山、月明埡、龍船河38個行政村。

地理

溪丘灣鄉政府駐溪丘灣,2017年人口39609人,面積264.53平方千米。轄38個村委會:溪丘灣、瓦屋基、下莊坡、五寶山、譚家灣、甘家坪、高家坡、鄢家坡、農林場、張家坡、麥峰灣、榔樹槽、後坪、曾家嶺、魏家梁子、將軍嶺、白灣、天池嶺、徐家灣、堰塘坪、西溝、後村、沿渡溪、平陽壩、葛藤坪、獅子埡、石碾、大土坪、營盤、五峰山、石羊山、白虎坡、宋家埡、白羊坪、黃家包、火炮山、月明埡、龍船河。38個行政村,301個村民小組,39609人。全鄉內現有高中1所——巴東縣第三高級中學簡稱巴東三中,初中2所——平陽壩初級中學和溪丘灣中學,完小9所。2017年土地面積264.53平方千米,耕地42809畝其中水田8751畝,林地67848畝,森林覆蓋率40.8%。鄉內土家族、苗族等少數民族占全鄉總人口的47%。以堂戲、皮影戲、山民歌、採蓮船等為特色的土家文化源遠流長,底蘊深厚,異彩紛呈,深受鄉內外廣大人民群眾喜愛。2007年4月溪丘灣鄉被湖北省政府授予「省級民族文化藝術之鄉」。其區位優勢獨特。209國道由東部興山縣向南穿腹而過至巴東縣城,巴巫省道由縣城經溪丘灣集鎮向北出境,新建的宜巴高速於2014-6-1試運行,全長141公里,限速80Km/H,在該鄉的出口位於將軍嶺村,進出口名為巴東。全線貫通的宜巴高速是滬蓉高速的一部分,滬蓉高速是國家級橫向公路幹線之一。溪丘集鎮距巴東縣城28公里,距興山縣交界處僅8公里,是國際旅遊景點神龍溪、神農架「雙神線」的交匯處,素有恩施州「北大門」之稱。

物產資源

全鄉地勢東高西低、南北起伏,最高海拔1400米,最低海拔175米,平均海拔800米,氣候四季分明,垂直差異明顯,夏季炎熱,降水量偏多,冬季寒冷,降水量偏少,年降水量約1200毫米,無霜期267天,年平均氣溫18.4℃。全鄉低山占20%,二高山占50%,高山占30%,境內土質肥沃,水源充足,氣候怡人,資源豐富。獨特的氣候適宜多種植物生長,主要農作物有玉米、水稻、薯類,經濟作物主要有茶葉、柑桔、板栗,高山盛產天麻、人參、黨參、靈芝、頭頂一顆珠等20多種名貴藥材。此外,還有黑熊、野豬、明宗羊、黃麂、獐子等野生珍稀動物。境內有儲量豐富的優質煤礦、品味較高的銅礦及渾然天成的墨玉石、冰洲石等礦產資源。境內溪河交錯,流域面積大,河流垂直落差明顯,尤其是平陽河、沿渡溪河、板橋河三大流域蘊藏着豐富的水能資源。平陽河流域可梯級開發3級5個電站,裝機容量8350千瓦。自2006年以來,鄉黨委政府通過招商引資對該流域進行全面開發,新建成的平陽河電站已投入使用;小龍河電站正在建設之中;沿渡溪流域可梯級開發2個電站,裝機容量2000千瓦;板橋河可梯級開發5個電站,裝機容量近1.2萬千瓦。境內山川秀麗,特色獨具,有風景秀麗的神龍溪綿竹峽;有連綿起伏的鏵廠埡茶園;有鬼斧神工的小龍八仙池;有歷經硝煙烽火的萬仙洞;有世人敬仰的革命烈士紀念塔等等,這些得天獨厚的旅遊資源都亟待開發和利用。

革命老區

據資料記載,當時溪丘灣有5000多人直接投入革命活動,在冊的革命烈士就有120餘人。甘家坪村就是「中共巴歸興縣委」、「巴歸興縣蘇維埃政府」、「紅軍49師師部」三個革命遺址所在地,小龍仙女山萬仙洞曾是200多名烈士英勇戰鬥過的地方。

三峽移民

移民克難奮進。在三峽庫區移民安置過程中,溪丘灣鄉順利完成前三期移民搬遷安置395人,生產安置508人,同時按要求完成了庫底清理和移土培肥一期工程任務,確保了156米水位蓄水。三峽庫區巴東縣四期移民重點在溪丘灣鄉,共涉及搬遷安置885人,生產安置1154人,2005年成功外遷105戶487人至荊州市江陵縣;2007年完成以後靠移民搬遷安置為主的安置任務86戶398人,妥善解決了後靠居民點的基礎設施條件;2008年圍繞縣委縣政府提出的「任務一次性完成」的工作目標,現已基本完成所有搬遷安置及庫底清理工作任務;以提高移民安置質量為目的的土地整治項目及下餘520人的後靠生產安置任務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一系列移民後扶政策和庫區產業化項目正逐步組織有序實施,庫區移民的生產生活條件將得到不斷改善和提高。

經濟

全鄉已形成了萬畝茶葉、萬畝柑桔、萬名勞務、十萬頭生豬等支柱產業,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取得了可喜的成績。到2007年末,全鄉農村經濟總收入達9266萬元,年增長6.7%,糧食總產量達到16000噸,農民人平純收入1980.5元,財政稅收210萬元。全鄉以交通、水利、生態家園為主的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明顯改善,科教文衛等各項社會事業協調發展,基層組織建設不斷加強,社會安定團結、和諧穩定。

隨着宜巴高速的建成通車,對該鄉的經濟發展也起到全面的促進作用。位於該鄉的巴東縣生態工業園正在進行基礎建設,各種招商引資也在有條不紊的進行,希望在不久的將來,我們能看到青山綠水下的優質GDP

視頻

溪丘灣鄉甘家坪村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