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湖北鹿門寺國家森林公園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湖北鹿門寺國家森林公園位於湖北省襄陽市襄州區南部,核心景區由鹿門山霸王山香爐山獅子山李家山等環繞而成。

湖北鹿門寺國家森林公園地處北亞熱帶大陸型季風氣候區,植被屬北亞熱帶常綠、落葉闊葉混交林地帶,森林覆蓋率達84%,總面積為1866.67公頃。

1992年7月,湖北鹿門寺國家森林公園被原林業部批准為國家級森林公園。

中文名稱:湖北鹿門寺國家森林公園

地理位置:湖北省襄陽市襄州區南部

面 積:1866.67公頃

級 別:國家級

氣候帶:北亞熱帶大陸型季風氣候區

植被類型:北亞熱帶常綠、落葉闊葉混交林地帶

批准時間:1992年7月

歷史文化

湖北鹿門寺國家森林公園西區所在的鹿門山,原名蘇嶺山,漢武帝劉秀與襄陽候習郁在此夢見蘇嶺山神建寺而得名。又因漢末名士龐德公、唐代詩人孟浩然和皮日休相繼在此隱居而名聞遐邇[1],後人謂之為襄陽「聖山」,有「鹿門高士傲帝王」之說。唐代僧人處貞、丹霸,宋代法燈禪師皆住持過鹿門寺;唐宋八大家之一曾鞏也發出了「不踏蘇嶺石,虛作襄陽行」的感嘆。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湖北鹿門寺國家森林公園包括東、西兩個片區,總規劃面積為1866.67公頃。其中公園西區位於襄陽市襄州區東津鎮的東南側,規劃區面積1159.25公頃。該片區北起棗林水庫,南抵排山頂,西起鹿門山頂,東臨小團山。主要包括家大山東南坡、鹿門山東坡、霸王山東北坡、獅子山香爐山以及鄭家崗的丘陵地帶和排山西坡等地。另考慮到該片區森林生態環境保護和公園相關產業協調的實際需求,特以公園西北部山地為主體,將北至李家灣、西至漢江東岸以及李家大山西坡和北坡、鹿門山西坡、霸王山西坡和南坡等地納入該森林公園西區的協調控制區,面積約為3118.53公頃。

公園東區位於襄陽市襄州區峪山鎮的東南側,距西區約18千米,規劃區面積702.42公頃。該片區北接星火茶場,南至胡家埡,西臨泉眼水庫,東至牛角丫,包括薛家山、黃瓜嶺、萬家大山、光頭山北坡、扁山西坡、鋒子山東坡、尖子山、母牛山、馬槽嶺東北坡、古牛石嶺西坡等地。另考慮到該片區森林生態環境保護及相關產業協調發展的實際需求,特將泉眼水庫、六股沖、大月沖、小槽嶺、吳家沖、古牛石嶺東坡和小月沖等地納入鹿門寺國家森林公園東區的協調控制區,面積為451.27公頃。

地質地貌

湖北鹿門寺國家森林公園地質構造為多層次、平緩的大型逆沖斷裂,土壤類型以黃棕壤為主,有少量石灰土,pH值5-7。

湖北鹿門寺國家森林公園位於漢水以東,屬大洪山余脈,主脈東西走向,支脈南北走向,屬低山丘陵地形。主山為萬家大山,東北延伸為襄州區與棗陽市的界山;南部行經黃龍、峪山、東津等地為襄州區與宜城市的界山。鹿門寺國家森林公園西區內主要有鹿門山、霸王山、香爐山、獅子山、李家大山等山峰;東區主要有薛家山、光頭山、母牛山、鋒子山等山峰,其中鹿門山海拔349.5米,霸王山海拔371.7米,香爐山海拔272米,李家大山海拔336米,獅子山海拔304米,薛家山海拔670米,光頭山海拔542米,母牛山海拔660米,鋒子山海拔540米。

氣候特點

湖北鹿門寺國家森林公園地處北亞熱帶,濕潤大陸型季風氣候明顯。氣候溫和、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適中,無霜期長240天。年降雨量為755.5-966.2毫米,夏季(5-9月)降水占全年的56%,冬季降水少,僅占全年的5-9%。年均溫16℃,年均最高氣溫20.5-20.8℃,極端最高溫39℃;年均最低溫10.8-11.8℃,極端最低溫-15℃。

水文特徵

湖北鹿門寺國家森林公園西區西依漢江,北鄰淳河,地表水系較少。區內僅有的一條溪流僅在汛期才有水流,其餘時間基本處於乾涸狀態。在該區南部有一個小型水庫-鄭沖水庫,水域面積僅有1.2公頃,在其周邊約十餘個塘堰散布於林間,總水域面積約2.0公頃。在鹿門寺後有一泉水名曰「暴雨池」,常年有水,但泉水涌量不大,以前曾是鹿門寺的飲用水源。而該區周邊的水庫塘堰分布較多,公園外圍5千米範圍內,自北向南依次分布着棗林水庫、劉灣水庫、宋台水庫、張灣水庫、秦咀水庫、東郭灣水庫等大小10餘座水庫,其中棗林水庫最近,緊臨北門,面積約9.3公頃。鹿門寺國家森林公園東區周邊5千米內有包括石眼沖水庫、泉眼水庫、六股沖水庫、七里沖水庫、獅子頭水庫等5個水庫,但森林公園園內地表水缺乏,境內僅有大小塘堰3處,總面積不足0.6公頃。

資源情況

植物資源

湖北鹿門寺國家森林公園地處北亞熱帶大陸型季風氣候區,植被類型可劃分為暖性針葉林、溫性針闊葉混交林、落葉闊葉林、常綠落葉闊葉混交林、常綠闊葉林、竹林、落葉闊葉灌叢和灌草叢等,3個植被型組,8個植被型,16個群系。據初步調查,鹿門寺國家森林公園共有蕨類植物資源17科19屬26種;種子植物資源113科343屬535種。其中常見植物為馬尾松、柏木、濕地松、杉木、櫟樹和刺槐等人工栽培樹種,局部人工栽培了櫻、桃、杏、竹和香樟等景觀綠化樹種。人工栽培品種中有國家Ⅰ級重點保護植物水杉、銀杏,國家Ⅱ級重點保護植物杜仲等。公園內的藥用植物有百合、車前草、魚腥草、射干、地衣、防風、尋骨風、白龍鬚、金老鼠屎、土三七、夏枯草、半夏、桔梗、紅芨、白芨、靈芝、紫貝金紐草、沙參、金銀花、茵陳、野菊花、貓兒眼、野麥冬、衛茅、何首烏和黃柏等。

動物資源

湖北鹿門寺國家森林公園內共有各類野生動物130種,其中:鳥類有雉雞、鶺鴒、松鴉、啄木鳥、灰喜鵲、大山雀、斑鳩等38科67屬94種;兩棲類有華西大蟾蜍、中華雨蛙、中華雨蛙、黑斑蛙等3科5屬10種;爬行類有鱉、烏龜、多疣壁虎、烏梢蛇7科11屬13種;哺乳類有刺猥、草兔、松鼠、麂、野豬、褐家鼠、東方田鼠等8科12屬13種。在這些野生動物中,紅腹錦雞、勺雞、長耳鴞、紅隼、白額雁、蒼鷹、普通鵟等7種為國家Ⅱ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

主要景點

鹿門寺

鹿門寺為鹿門山的主體建築群,山以寺而得名。史料記載,鹿門寺始建於東漢末年,在魏晉南北朝至唐宋時期發展成為中國境內較為宏大的佛教勝地,宋代政和年間(公元1111-1117年)最為興盛,曾有佛殿、僧寮、齋堂、方丈室等共500餘間。唐代貞觀中期,處貞、丹霞、法燈禪師等多位僧人在此主持佛事,期間又有龐德公、孟浩然和皮日休等三高隱士隱居於此。

浩然詩院

浩然詩院建築群位於緊臨鹿門寺北的浩然谷中,相傳是孟浩然在鹿門山的幽居之地,院內現建設有浩然紀念館、浩然亭以及部分仿古式住宿、餐飲用房。

八陣石林

八陣石林位於李家大山東南山麓,以林間裸露於地面的石林為基礎,通過布置游步道,構成了一座迴轉的八陣迷宮。陣內高處設有一閣,石林下方有一青石亭,內有「伏虎碑」,為紀念清康熙年間鹿門寺息波禪師於此伏虎而立。

竹林禪境

竹林禪境位於公園西區北門內的蝶花溪中游西岸,該地以楠竹為主,少有慈竹分布,竹林面積近30公頃,是襄陽市城區周邊規模最大的觀竹賞竹之地。

開發建設

品牌建設

1992年,湖北鹿門寺森林公園在鹿門寺國有林場的基礎上成立,並更名為鹿門寺國家森林公園。

2000年,湖北鹿門寺國家森林公園被確定為省級重點自然保護區。

2006年,湖北鹿門寺國家森林公園被評為國家AA級景區,是湖北省48家重點景區和襄陽市十佳景區之一。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