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湖北理工學院同創協會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湖北理工學院同創協會是我校湖北理工學院資產經營管理有限責任公司旗下的一個學生社團,本着增強大學生創業觀念,響應國家創業號召,在學校開展有關創業就業等一系列活動。旨在為湖北理工學院廣大學子提供先進資源和發展平台,推動在校大學生創新創業活動的發展,傳遞創新精神與創業知識並幫助大學生確立人生髮展新方向。

相關資訊

打造地方高校「雙創」教育「升級版」 湖北理工學院師生「同創」「產教領創」

作為湖北省高校應用型聯盟首屆輪值主席單位的湖北理工學院,以應用型「雙創」人才培養[1]為目標,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搭建創新創業「五大平台」,構建「一二三四五六」工作體系,探索「六位一體、五業互融」人才培養模式,打造了從學生「自創」、到師生「同創」、到產教「領創」的創新創業教育「升級版」。

以應用型雙創人才培養為目標,着力推進創新創業保障平台建設。加強創新創業教育的頂層設計。構建了「一二三四五六」大學生創新創業工作體系,即:一個核心:以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為核心。兩個重點:以創新人才培養機制為重點、以提升學生創新精神與創業意識和創新創業能力為重點。三個結合:堅持協同育人,教育與實踐相結合;堅持協同推進,普及與提高相結合;堅持協同發展,學校人才培養與地方經濟社會服務相結合。四環培育:實施基於「Idea(萌生想法)、Process(方法指導)、Action(落實行動)、Development(持續發展)」四個層次,進行「教育、實訓、實踐、孵化」四階段創新創業教學模式,推動雙創課堂教學主體從「以教為主」向「以學為主」轉變。五業互融:形成產業、專業、學業、就業、創業互融的應用型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目標;六位一體:構建組織體系、教學體系、師資體系、服務體系、項目體系、孵化體系互為一體的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模式,實現全員全程全方位育人。

加強制度保障。將創新創業工作列為「一把手工程」,成立校、院兩級大學生創新創業工作領導小組;成立校長為主任委員的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指導委員會;成立分管領導為院長的創新創業學院;形成教務、就業、科研等部門聯動協同創新創業工作機制。加強條件保障。落實創新創業機構、場地、人員、經費保障。建成建築面積13500平方米的逸夫創業大樓,投入800餘萬元建成大學生創新創業基地。註冊黃石市慧谷大學生創業孵化器有限公司,實行公司化管理和市場化運作,年投入運行經費400餘萬元。設立100萬元「磁湖學子」創新創業種子基金;在孵企業(項目)常年保持在90家以上。

以「雙創」學院為依託,着力推進創新創業教學平台建設。修訂人才培養方案。將創新創業教育作為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構成的「四個平台」(通識教育平台、專業教育平台、創新創業教育平台、素質拓展教育平台)之一,強化培養學生「三種能力」(知識學習能力、工程應用能力、集成創新能力)。全部本科專業實現創新創業學分管理,創新創業通識必修課程不低於3個學分、專創融通課程不低於5個學分。強化課程體系建設。開發和建設30門創新創業通識教育必修和選修課程、20門專業與創新創業融合課程,創新創業在線教育課程平台和實習實訓平台,形成依次遞進、有機銜接、科學合理、分層分類的創新創業教育專門課程體系和融通課程體系。普及和提高教育全覆蓋。2015年面向全體本專科學生開展32學時《大學生創新創業基礎》普及性教學;2016年實現創新創業教育學分管理;開設了《大學生職業發展與創新創業基礎》和《大學生就業創業指導》通識必修課程。面向學生開展SYB等創業能力項目培訓,形成「普及性基礎教育」和「精英化實踐培育」相結合的層級遞進教學模式,開展創新創業方向管理學雙學位[2]教育。首創「IPAD」四環聯動教學模式。即學生層面通過意識培育(Idea)和方法指導(Process),激發學生創新創業實踐行動(Action),推進學生創新創業意識和能力持續發展(Development);教師層面通過鼓勵教師與產業對接(Industry),帶領學生設計、開發項目(Project),將創新創業成果應用服務(Apply)於實踐教學,將成果傳播分享(Deliver)於社會;學校層面通過創新機制(Innovation),搭建平台(Platform),連接資源(Attach),驅動發展(Drive)。

視頻

湖北理工學院同創協會 相關視頻

就業創業,技能先行——汕頭技師學院/汕頭市高級技工學校
大學生職業與就業發展-創新創業教育和實踐輔導體系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