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湄潭縣洗馬鎮

湄潭縣洗馬鎮,隸屬貴州省湄潭縣,位於湄潭縣城北部,鎮人民政府駐楊家山村(湄汶線27公里處,處於東經107°27′,北緯27°53′),全鎮轄6個行政村,68個村民組,戶籍人口25567人(2013年末),總面積94.9平方公里,耕地面積21870畝(其中:田14528.5畝,土7441.5畝),森林覆蓋率46.84%,鎮域平均海拔約900米。鎮域內湄汶線、洗小線相連,道安高速穿鎮而過,杭瑞高速互通,洗馬鎮為湄潭縣境內唯一出口匝道,距離遵義機場約30公里。2013年,全鎮生產總值達1.7696億元,人均純收入達到7662元。[1]

中文名: 洗馬鎮

別 名: 龍洗

行政區劃代碼: 520328

行政區類別: 鎮

所屬地區: 中國西南貴州省遵義市湄潭縣

地理位置: 貴州省湄潭縣北部

面 積: 94.9 km²

下轄地區: 新場村、潘家寨村、楊家山村、梅子壩村、團結村、雙合村

政府駐地: 楊家山村

電話區號: 0852

郵政區碼: 564105

氣候條件: 中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

人口數量: 25567人(2013年末)

著名景點: 關坎腳水庫 大溶洞 茅草坪 劉氏古墓群

機 場: 遵義新舟機場

火車站: 遵義站

車牌代碼: 貴C

目錄

區域概況

洗馬鎮地勢平坦、山清水秀、風景優美(有一處待開發的旅遊勝地——潘家寨萬年大溶洞)交通便利、通訊暢達、土地肥沃、物產豐富,主要農產品有水稻、玉米、烤煙、油菜、辣椒、茶葉、中藥材等,是典型的農業鎮,建有國家科委定點研究的無公害茶園1800畝、優質烤煙基地2000畝,建有輻射周邊5個級鎮年交易量達1000萬斤的辣椒市場一個,主要產品有黃邊素、富硒茶、紅磚、木器等。2012年,全鎮農網低壓改造已全面完成。

歷史沿革

元代,今湄潭境地為容山長官司治理,在其境地設「三里四牌」。今洗馬鎮境地為「三里」中的經里(里以下設甲),隸屬播州,為四川所轄。

明萬曆二十九年(1601年)平播建縣,朝廷將湄潭境地劃屬平越府,為貴州所轄。

民國二十年(1931年),隸屬湄潭第五區(魚泉),境內設有洗馬鄉(中洗馬)、南截鄉(今團林)、普安鎮(今鎮人民政府所在地)。

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以聯保取代鄉鎮,境地有龍洗聯保(龍塘鄉、洗馬鄉)、普安聯保、民南聯保(民樂鄉、南截鄉)。

1953年9月,縣政府將原5區改為魚泉溝區,在今洗馬鄉境地設新聯鄉(洗馬、後壩)、新合鄉(旺龍、南截壩)。

1958年11月下旬,縣政府將馬山區改為燈塔人民公社,將新聯、新合2鄉以2管理區劃隸馬山。

1961年8月,復區。新聯、新合2管理區劃入魚泉區,將新聯、新合管理區改為團林公社、洗馬公社。

1984年6月1日,縣政府發出名名通知,將全縣各公社管理委員會改為鄉人民政府。

1992年撤、並、建後,將洗馬公社改稱為洗馬鄉。

2001年8月10日,鄉黨委、政府下達了《關於撤銷管理區及鄉屬內設股室、組建鄉直機關辦事機構》的決定。

2001年8月13日,撤銷了洗馬管理區黨總支、團林管理區黨總支、洗馬管理區、團林管理區及現有鄉屬內設股室等機構,撤消後有關人員的任職自然免除。

2013年12月31日,經貴州省人民政府批准,撤銷洗馬鄉設立洗馬鎮,湄潭縣機構編制委員會下發《湄潭縣機構編制委員會關於湄潭縣石蓮鄉新南鄉抄樂鄉洗馬鄉西河鄉天城鄉撤鄉設鎮的通知》(湄機編辦〔2013〕67號文件)。

行政區劃

洗馬鎮人民政府駐楊家山村街上組,距離湄潭縣城26公里。洗馬鎮下轄6個行政村,68個村民組。總人口26850人(截止2013年底)。

現任領導

鎮黨委書記:聶珍玉

鎮人民政府長:王仁江

經濟發展

農業

2013年洗馬鎮實現地方生產總值1.7696億元,同比增長12%;實現農業總產值1.2594億元,同比增長18%;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48億元,同比增長74%;完成財政稅收589萬元,實現穩步增長;年末存、貸款餘額分別為1.83億元和6000萬元,同比分別增長18%和33%;實現農民人均純收入7662元,同比增長20%;小康社會實現程度達80%。

小城鎮發展

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進程中,洗馬鎮以小城鎮建設為突破口,以產業結構調整為先導,強力推進「三化」建設。一是進一步樹立烤煙這一支柱產業意識;二是加大茶葉產業發展力度;三是以抓畜牧養殖小區建設為突破口,促進全鄉畜牧業的發展。洗馬鎮黨委政府以科學發展為統領,堅持「生態建鎮、特色興鎮、產業強鎮」發展戰略,按「1231」發展思路,進一步夯實「三基」(基礎設施、基層組織、基礎教育),加快新農村進程,咬定青山綠水不放鬆,扭住支柱產業不動搖,努力在湄潭開發中邁快步、求突破、上台階,實現經濟社會發展的歷史性跨越,將洗馬建設成為湄潭北部的區域中心。

特色產業

千畝烤煙示範基地

由於洗馬鎮地勢平坦,陽光日照時間長,土地肥沃,再加上基礎建設(湄潭縣烤煙生產基地)好,農民種植水平好。洗馬鎮黨委政府以烤煙產業這一支柱扭住不放,積極打造烤煙示範基地,帶動全鎮烤煙產業發展。以烤煙產業為契機,搞好農業產業化調整,實現現代煙草農業產業化經營,積極打造烤煙產業品牌,年年超額完成計劃任務,全鎮計劃任務90萬斤。產業結構調整成效顯著,形成了「鞏固烤煙專柱產業,突破茶葉產業,引導畜牧業、突出特色農業」的產業格局。建成了洗馬大壩果蔬產業帶,石橋至梅家寨至蘭家壩至米山、林堡茶葉產業帶,長坪至龍泉至新營盤至老水坪、大(小)銀金平烤煙產業帶,雙合村南截壩至核桃坪和梅子壩村雙山金銀花產業帶,成立了各類農民專業合作社35個,初顯了公司+合作社+農戶+基地的現代農業產業發展模式,保障了群眾的增收。

茶葉產業

由於洗馬鎮是農業大鎮,為了提高農民的經濟收入,加快全鎮經濟發展。洗馬鎮黨委政府積極打造茶葉產業,全鎮茶葉種植面積已發展到了17500畝,更換茶葉品種面積5000畝,能採摘茶葉面積12000畝。洗馬鎮為加快茶葉茶葉發展,連續出台了相關優惠措施,引進外資,建立了兩個茶青交易市場,引進一個外資茶葉加工企業,增設了20個家庭式小加工廠。建立了六個茶葉合作社,形成了以「公司+合作社+茶農」產供銷一條龍產業帶,增加茶農收入,提高茶葉品質和品牌,逐漸將茶葉產業發展成為烤煙產業後的一個重要支柱。

辣椒特色產業

洗馬鎮是典型的農業大鎮,辣椒已成為一個最大經濟產業支柱。洗馬鎮黨委政府,引進新品種最大集團生產正椒77和正椒12號優質品種,建立了1000畝辣椒示範基地,全鎮種植辣椒1萬畝。由於引進新品種抗旱、病、蟲能力強,其生長力旺盛,結實率高。在持續乾旱季節,仍然獲得豐收。

「玫瑰花谷」省級農業示範園區

湄潭縣水湄花谷現代農業示範園區位於湄潭縣洗馬鎮,園區占地面積4500畝,總投資5.5億元。園區規劃種植玫瑰、薰衣草、千層金等千種花卉苗木,形成以「現代農業觀光、玫瑰花海休閒、婚慶攝影度假、風情小鎮體驗」為代表的四大休閒產業。同時,將集中整理的土地,運用「公司+農戶」的經營模式進行規模化種植,形成一個以「生產、經濟功能和生態、社會功能兼顧」為發展模式的現代化都市生態農業旅遊園區。

旅遊資源

湄潭的母親河——湄江河發源於綏陽縣小關鄉,於關坎腳流入洗馬鎮,湄江河孕育了洗馬悠久的歷史,積澱了豐富的文化,具有富饒的旅遊和文化資源。明清時期的古戰場遺址——燈籠山、天然的觀音橋萬年大溶洞、保存完好的小塘壩清代劉氏古墓群、香火不斷的佛教聖地觀音洞、民國時期的桂花四合院、黔北游擊隊戰鬥遺址、天然氧吧茅草坪森林公園、一望無際的幸福茶山生態茶園、中國政府管理創新提名獎——村民集中訴求制度的發源地潘家寨、正在打造的市級新農村示範點董家灣新村、正在如火如荼建設的由國家水利部牽頭修建的骨幹水利工程之一——關坎腳水庫、正在崛起的現代農業示範園區和農民工創業園區、獨特的黔北民居風格的建築群。

所獲榮譽

2020年7月29日,入選2017-2019周期國家衛生鄉鎮(縣城)命名名單。

視頻

湄潭洗馬董家彎風光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