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游洋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游洋鎮地處福建省仙遊縣境東北部山區,本是興化縣城所在地,明代中葉興化縣裁撤後一直為興化府莆田縣、仙遊縣與福州府永泰縣交界地。游洋鎮東連莆田縣(涵江區)莊邊鎮,西靠仙遊縣石蒼鄉,南接仙遊縣鐘山鎮,北承永泰縣梧桐鎮,東南接壤莆田縣(城廂區)常太鎮。游洋鎮位於東經118°45′~118°56′,北緯25°33′~25°44′之間,海拔495米。截止1992年,游洋鎮轄17個村民委員會,213個村民小組。鎮政府駐游洋村,距縣城45公里。2017年,行政區域面積17903公頃,常住人口17316人。[1]

中文名: 游洋鎮

別 名: 古邑縣

行政區類別: 鎮

所屬地區: 中國華東

地理位置: 仙遊縣東北部

面 積: 17903 公頃

下轄地區: 游洋、梧椿、天馬、龍山、沽山、里洋

政府駐地: 游洋村

電話區號: 0594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氣候

人口數量: 17316人(2017年)

著名景點: 惠政橋、將軍城、古寨嶺、興山書院

車牌代碼: 閩B

歷史沿革

1961年建游洋公社,1984年改鄉,1991年建鎮。1997年,轄游洋、梧椿、天馬、龍山、沽山、里洋、橋光、五星、雙峰、石里、河星、龍溪、興山、石山、魯頭、霞峰、金石17個村委會。

地名由來

游洋取名於游洋溪。唐設游洋鎮,亦稱游洋洞,屬仙遊縣管轄。四面崇山峻岭,地勢險要,素為兵家必爭之地,是扼仙遊縣往永泰、莆田二縣交通的咽喉要道。宋太平興國三年(978年),游洋人林居裔聚眾萬餘人起義反宋,宋廷派官兵進剿,後居裔請降。翌年,設立興化縣及興化軍,縣治和軍治皆設在游洋鎮。明正統十三年(1448年),裁撤興化縣,游洋劃歸仙遊縣,屬興泰里至清代。民國屬古邑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屬九區、十區、游洋區。1955年4月,永泰縣潼關鄉寨前村(32戶)劃入游洋區。1958年9月,屬麥斜公社。1961年底,設立游洋公社。1984年12月,改稱游洋鄉。1992年11月,改為游洋鎮。境內有漢代古堡龍穿城、南宋古惠政橋、將軍城、古寨嶺、興山書院等名勝古蹟。曾出過金鯉、史賓、詹萬鍾、白金等名人。

游洋歷史

唐以前稱游洋洞,多為山越、山獠憑山築寨的聚居地。唐代,已有方、李、陳諸姓中原南播仕族從永泰等地東漸遷入游洋,帶來了中原文化,始稱游洋鎮。據傳曾有金鯉、史賓、詹萬鍾、白金等科宦名人。唐、宋時的游洋鎮轄今游洋鎮、石蒼鄉的大部分,象溪鄉的一部分,鐘山鎮的鯉湖部分。北宋太平興國三年(978),游洋人林居裔聚眾萬餘人,在原莆田縣廣業里的百丈嶺起義反宋,起義軍聲勢浩大,占領了游洋、廣業大部分山區,並在何嶺關、古寨嶺、河浪嶺、莒溪嶺、石壁嶺、百丈嶺等險要地段設關隘布防,以御宋軍,今何嶺關等古關隘尚存,何嶺關是縣文物保護單位。起義軍利用地形優勢,在游洋誘殲官兵,又經何嶺關,突襲仙遊縣城。不久,經南安、洪賴,越過晉江西門朋山嶺,奔襲圍攻泉州府城,一時八閩震動。林居裔自號「平西王」,揮軍所向,無不披靡。宋軍調集兩浙、福建兵力馳援,又增派王繼升率兵前往游洋,在官兵強大的軍事優勢兵力圍剿下,起義軍苦戰兩年,終於被鎮壓。在今游洋和廣業大洋,仍有祀林居裔的林將軍廟。宋太平興國四年(979),宋廷在游洋原林居裔居宅上毀宅建太平軍軍治衙署,又設興安縣縣署於軍治旁。興安縣舊轄游洋鎮(今游洋、石蒼、象溪一帶)原莆田縣百丈鎮、永福縣(今永泰縣)的陳山頭及福唐縣(今福清縣)的漈頭,百丈嶺、下廬嶺一帶山區。不久,太平軍改名興化軍,興安縣改名興化縣。興化軍治,興化縣治仍在原址,興化軍轄莆田、仙遊、興化三縣。今游洋鎮小學中仍保存初設太平軍時的「太平軍」石額。宋太平興國八年(983),興化軍軍治遷往原莆田縣縣城,即今市區的古譙樓處,興化縣治仍在游洋。到元皇慶二年(1313)興化縣治遷往廣業里的湘溪止,三百三十四年來,游洋一直是山區一帶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北宋司農寺丞段鵬曾主持在游洋建縣署,中為正堂,東為主薄,西為典史,還建有宣詔亭、史隱、仙隱二堂、黃綢閣、土地祠、甲丈庫等,也夯築有土城牆,興化軍治遷出後,軍治衙門為興化縣所用。興化縣署遷出遊洋後,縣城漸廢,古建盡毀。今在游洋地名「衙門裡」處保存有原興化軍軍治所在地的主體建築的覆盆式柱礎兩個,粗大厚重,直徑竟達0.56米。「衙門裡」軍、縣治遺址上還保存有「鳳井」古井一口。縣治在游洋時,政績突出的知縣事有:宋朝的段鵬、許世昌、張彥博、梅澤、邱鐸、曹、黃逸、梁陸、陸楠、林振、孫紹先;元朝的有蔡貞、吳元。秉公辦事,廉政為民,是封建社會最高統治者對為官者的要求,宋太祖要求府州、縣勒《戒石銘》於堂前,其銘是:「爾俸爾祿,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難欺。」原游洋興化縣署縣堂前的《戒石銘》隨縣署遷往湘溪而遷移到湘溪,今涵江區新縣(古湘溪)鎮政府保存着原存游洋縣署的《戒石銘》。古代許多廉官尚能以《戒石銘》的銘言為座右銘。當時興化縣所轄境內,幾百年間教育與科舉興盛,亦有目共睹。有宋一代,游洋邑境內共出了三個文狀元。今游洋古邑仍古蹟斑斑。游洋梧椿村有商周時期的頂溪山遺址,面積約2500平方米,採集到刻畫紋夾砂黑陶和灰色印紋硬陶片,可辨器形有缽、瓶、豆,可知三千多年前便有閩族土著在這裡生活、勞動過。游洋里洋村東北8公里處,有漢「龍穿城遺址」,縣文物保護單位,是巨石山峰構成的天然石城。山頂有漢代閩越王所築的越王台,殘存遺址。游洋古邑址上還保存一條古街,原名古邑、舊縣街,唐時已有。宋代軍治、縣治駐此,該街為最早的集鎮街市。清乾隆時,街為南北走向的雙面街,街長仍為150米,寬1.6米,卵石路面,夾街有單層或雙層土木結構店鋪40多間,後因水災毀北段店20間,又修復,並把古街拓寬為3.5米,現古街有延長,街道走向傳統格局不變,街旁儘是明、清石柱礎等石構閒置不用。街的南面為舊軍治、縣治的南門,出南門便是惠政橋。橋北街南交匯處的路,拐西再北向寨前、潼關至永泰縣梧桐尾,橋南有路,一是經雙峰、馬鋪、何嶺古驛道、仙水、靈山等地至仙遊縣東門,一是經天馬、黃龍、尚書橋往莊邊。游洋街東南14公里處有「上宮街」,宋熙寧四年(1071),始在通往莆田的路旁形成小集,經元、明、清發展漸成街道。游洋古邑在宋代的兵防施有「沽嶺寨」,常年駐寨兵70名,清代廢,今僅存寨址。宋代因游洋縣治駐此,故亦有「皇華館」驛站,以作官方郵傳,今址不存。游洋古邑歷史上辦學成風,如轄地象溪鄉南朝陳時的中郎將鄭莊辦的「潯陽書堂」,常州別駕鄭淑在游洋鞏橋辦的「鞏橋書堂」,宋初游洋縣治「共賦軒」旁的「讀書齋」「平倫齋」,以後縣治東的「書林齋」,縣尉廳東的「真齋齋」,鄭樵後裔鄭重光在游洋辦的「石舟齋」等,讀書蔚然成風,為社會上輸送了不少的人才。

特色農業

游洋鎮是中國南方主要產菇基地,當地氣候溫暖濕潤,同時原材料豐富,十分適宜發展菌菇生產,主要品種有蘑菇、香菇、巴西菇、魏奇菇等,其中以香菇、巴西菇最為有名。游洋鎮香菇產量在福建省名列前茅,產品遠銷美國、日本等國。游洋鎮採取了「公司農戶」的生產經營模式,菇農們擁有嫻熟的香菇種植技術,利用農村夏季農閒季節,在家裡就可以從事香菇木料加工、食用菌種的培育等簡單工序。只等到菌種孕育成熟了,就集中由協會收集送檢出口到海外市場。游洋鎮「公司農戶」的生產經營生產模式,大大地降低菇農種植香菇的市場風險,游洋鎮的香菇生產模式的改變,極大地促進了當地菇農的農業生產積極性。游洋鎮向澳大利亞、美國、巴西、新加坡和台灣等國家、地區出口830餘萬袋,僅此一項為菇農直接創收460餘萬元。許多農民琢磨其他菌菇品種生產。游洋鎮來到仙遊縣金溪茶廠領取30多台日本進口的採茶機。加盟仙遊茶葉龍頭企業金溪茶廠的40多個茶場在春茶開採前全部配齊了較先進的採茶機、烘乾機、包球布等制茶設備,這將促使他們進一步做大做強,從而成萬茶農依託龍頭帶動繼續搞活仙遊「茶經濟」。游洋鎮龍頭企業對屬下茶場定期派出技術人員巡迴講授,定期集中培訓的生產管理,統一供應肥藥,做到作業時按山頭茶樹的編號建檔,且每年投入上百萬資金改造老化園;每當春茶前、冬茶末,茶農大戶都要被請到先採的基地場現場培訓采、制技術,且還要集中三至四次研究茶葉消費的動向、市場行情、加工對策及各銷售點對茶葉品質的要求,齊心協力確保出產優質茶,出現了「沒有陳茶積倉」的產銷新氣象。通過「龍頭加農戶」的這種形式,游洋鎮做活「茶經濟」,加快發展的新路子。游洋鎮毀棄的五六千畝茶園。新開的20000多畝茶園,投產8000多畝,全年出產2.5萬多擔「金溪茶」,其中出口到歐盟、日本、美國等地2000多擔,游洋鎮茶產值高達8000多萬元。游洋鎮數千戶茶農在龍頭強力帶動下,年均增收七八千元,仙遊縣湧現了東岐、新周等10多個茶葉專業村,吸引了3000多外來民工前來打工賺茶錢。

基礎建設

游洋鎮村村通水泥路;高壓網電通往千家萬戶;程控電話、移動信號覆蓋各村;互聯網走進了尋常百姓家;游洋鎮骨架逐步拉大,有機關企事業單位20個,個體工商戶近200多家,商品品種齊全,市場繁榮。搶抓時機、多措並舉,利用農閒時機,在游洋鎮開展聲勢浩大的村組道路整修活動,掀起了村組公路建養熱湖。游洋鎮募集修路資金42.9萬元,組織勞力2000餘人、車輛450台套,整修道路104公里,游洋鎮主幹道和村組循環道路基本成為高標準、高質量砂石路。游洋鎮一是成立修路協會。協會由村民代表民主選舉產生,採取「一事一議」的辦法,負責修路的組織調動和資金的收集、管理和使用工作,公開修路議程和資金使用等,增強修路資金使用透明度,調動群眾參與積極性。二是科學化修路。村村之間,組組之間,統一規劃,聯合建設,確定線型走向和路面結構。避免重複建設,最大限度的減少重複投資。同時將村組幹道和循環道路整修量化到村組。三是加強工程質量管理。設立督辦組,督查工程進度及質量。工程完工後,實行村鎮兩級驗收,確保「三個高標準」,即高標準修建路基,高標準鋪築路面,高標準修好排水邊溝。

惠政橋

惠政橋在今游洋街北面,橫跨在游洋溪上。據橋碑記載,惠政橋是南宋隆興二年(公元1164年)由興化知縣陸楠倡建的,橋上還建一座亭。落成時,正逢朝廷派一巡撫到興化縣巡視,巡撫在橋亭中休息,知縣陸楠就情巡撫為橋命名,巡撫揮筆即書「惠政橋」三字,以示用惠政治理之意。清乾隆二十年(公元1755年)監生陳大勛、陳攀龍、林朝堂等人集資重修,惠政橋始成當今之規模。惠政橋是用花崗岩條石砌成的單孔石拱橋。橋長五丈、高五丈、寬一丈二尺。橋面鋪有石級,兩側置石欄杆。橋頂高出兩端路面二丈余,所以有「橋頭看不見橋尾」之稱。整座拱橋造型奇特,像一輪彎月高懸在清澈的游洋溪上,故譽「彎月出水」。惠政橋不但美觀,而且十分牢固。因橋是單孔高拱,所以流水量大,水流衝擊力弱,歷經七百多年而不廢。即使象一九五八年游洋橋兩岸的數百畝良田,幾十棟房屋均被洪水吞噬的特大洪災,惠政橋仍然完好無損。可見古代人民建橋技術是十分高超的。惠政橋已列為仙遊縣重點保護的文物之一。

教育

游洋鎮共有九年制學校1所,完全小學7所,初小3所,設1個教學點,在校生1950。游洋鎮積極向上爭取項目,爭取游洋鎮九年制寄宿制學校建設,完成了青平小學擴建工程,全面落實「兩免一補」政策。學校占地面積25373平方米,建築面積11657平方米;現有教學班39個,有教職工115人,現有部室25個,均按「雙高普九」一類標準安裝設置;學校活動場地、體育設施均達標,綠化面積生均5平方米。校園鳥語花香,文化建設有特色,是縣級「文明校園」。學校以「讓學生健康成長,讓家長放心,讓社會滿意」為辦學宗旨,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向着更新、更高的目標邁進。游洋鎮圍繞調整教育大局,整合教育資源,大力發展學前教育,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積極推行應屆畢業生就業技能教育,實現教育強鎮。

游洋初級中學

仙遊縣游洋初級中學(游洋中學)位於仙遊縣游洋鎮游洋村,創辦於1969年,原為一所完全中學,1981年撤併了其中的高中部,現為一所農村初級中學。學校占地面積50多畝,學生1200餘人,校內綠樹成蔭,風景怡人。教學設備、生活、體育設施一應俱全。共開設18個教學班,教職員工70餘人,其高級職稱教師6人,中級教師25人,專任教師本科以上學歷占97%。學校以「立志、立人、求學、求慧」為校訓,貫徹"以人為本、創建和諧校園"的辦學理念,努力創建「忠於職守、敬業愛崗、無私奉獻、奮發爭先」的教師隊伍,堅持"民主治校,科研興校",制定、實施了一系列規範化、科學化、民主化的規章制度,狠抓內部管理,全面啟動激勵機制,率先推行校務公開民主管理,學風、教風、校風良好,學校教育事業蓬勃發展,取得顯著的辦學效益。學校先後獲得市、縣多種榮譽稱號。努力辦成有鮮明山區特色的人才成長基地。學校把德育工作同創建和發展「文明學校」、「綠色學校」和軍警民共建等活動結合起來,擺正德育首要地位,堅持學生「德智體美勞」五育並舉,和諧發展。激發學生的內在潛質,堅持把培養學生堅強的意志、自主的精神、競爭合作的意識和健康的心理素質作為工作的重點,強化基礎道德、行為規範的養成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加強校園文化建設,營造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圍,構建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育人網絡。學校確立「科研興校」、「科研興教」的戰略思想,以新課程改革為契機,以教科研為先導,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推行教師學年教學量化考核制度,完善質量監控體系,在全校營造了奮發向上、爭先創優的良好環境,大力加強了對中青年教學骨幹隊伍的選拔及培養工作,充分調動了廣大教師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教學質量顯著提高。中考連年取得優異成績。

地址:仙遊縣游洋鎮游洋村南溪128號

郵編:351258 

游洋二中

游洋第二中學於1997年5月27日在福建省仙遊縣游洋鎮游洋村尼尾創立。歷經十幾載,二中形成了豐厚的辦學底蘊和優良的校園文化。學校秉承「教人成人,教人成才」的辦學理念和「做自強不息的現代中國人」的教育目標;堅持「人文立校、依法治校、科研興校、管理強校」的治校方略;要求具備「貴族精神、平民心態,自信自立、自強不息,學不做假、言不失真,行不非禮、動不損人,身心兩健、德智雙優,謙和君子、嫻雅淑女」學生六個與眾不同;提倡教師採用「先做學生,後做先生;揚善於公庭,規過於私室」兩個育人策略和發揚「不計得失的犧牲精神、不甘落後的拼搏精神、愛生如子的園丁精神、認真執教的敬業精神、終身從教的獻身精神」教師五種精神;傾力打造「土家苗族文化特色,酉州考棚文化特色,體育藝術特色,長於實踐、自主發展特色」四個辦學特色;師生遵從「健康、勤奮、求實、創新」的校訓;形成「文明、守紀、和諧、上進」的校風;「愛生、敬業、合作、示範」的教風;「博學、明辨、慎思、審問、篤行」的學風。

醫療

游洋鎮內有中心衛生院1個,衛生醫療室21個。逐步完善了村級醫療衛生保健網絡、疫苗接種工作紮實認真,地方病及各類傳染病均在控制指標內,無重大疫情發生。隨着新型合作醫療參合率的不斷提高,極大地改善了農民的健康狀況,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現象得到遏制,解決了群眾就醫難問題。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1.2.萬人,占赤岩鎮農業人口1.4萬人的90.67%,門診醫療1.35萬人次,補助資金28.4萬元,住院1.11萬人次,補助金額858.7萬元。醫藥總費用757.5萬元,補助204.9萬元;費用609.1萬元,補助221.9萬元;鄉鎮級7781人次,醫藥總費用838.3萬元,補助432萬元。有效地緩解了生病群眾家庭經濟壓力,遏制了因病返貧、因病致貧現象發生。游洋鎮推行合作醫療資金程序化監察。實行收支分離、管用分開、封閉運行的管理制度,游洋鎮政府統一安排各級新農合醫療經辦機構的工作經費,專款專用;實行經辦機構、監督管理機構分離,做到「三重審核、三級公示、多方監督」。

造福工程

為推進舊村改造和新村建設,游洋鎮2015年規劃並開始實施造福工程等,分類分步推進,重點補助扶貧掛鈎,利用山坡地和舊葉蠟石廠址分兩期進行農民標準化住宅小區建設。新村人居環境實現美化、亮化和淨化,髒、亂、差的衛生環境得到有效整治。 游洋鎮還倡導文明新風。游洋鎮成立關工委老年協會和精神文明理事會,對各村紅白喜事統一管理,做到喜事新辦喪事簡辦,婚育新風進萬家,實現火化率100%。村里還定期開展評選「平安家庭」、「致富帶頭人」、「好婆婆」、「好媳婦」等活動,形成團結互助、敦親睦鄰的好民風。游洋鎮造福工程搬遷對象主要是生產生活條件惡劣、居住零星分散、邊遠偏僻的自然村。

廉政建設

游洋鎮從規範農村黨員幹部行為入手,積極探索建立農村懲防腐敗體系。這一體系包括幹部選任、教育、管理、監督、獎懲五個方面,貫穿於事前防範、事中監管、事後懲戒的全過程,涵蓋了村務工作的各個環節,逐步形成了一個點面結合、層層聯動的懲防網絡。

選任村幹部

通過明確任職條件、規範配備職數、嚴格選拔程序,切實把好幹部入口關。

加強思想教育

建立完善農村黨員幹部廉政教育機制,不斷提高農村幹部的綜合素質,加強自律意識。

規範幹部行為

圍繞黨員領導幹部廉潔從政的若干要求,結合農村工作實際,制定出「十不准」,使村務工作有章可循,有制有依。

強化監督制約

主要加強三個方面的監督:首先,通過強化職能作用,落實「農村財務雙代管」、財務審計和重大事項報告制度,強化自上而下的監督;其次,通過加強基層民主政治建設,完善村務公開、民主決策、民主理財和村幹部廉政述職制度,落實村民自治,強化自下而上的監督;再次,通過制定「兩委」班子議事規則,堅持「兩委」班子聯席會,強化班子內部監督。

視頻

福建省仙遊縣游洋鎮人民政府執法視頻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