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三游洞記 劉大櫆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游三游洞記是一篇記游散文。此文第一段寫從夷陵州到三游洞途中的情況;第二段寫三游洞的景致;第三段敘述歷代名人游洞的情況,交代三游洞得名的由來,說明自己得以游三游洞的原因;第四段,論述人和物都有「幸」和「不幸」,說明三游洞「美好不外見」的原因,並表示出無限感慨。
原文
劉大櫆〔清代〕
出夷陵州治,西北陸行二十里,瀕大江之左,所謂下牢之關也。路狹不可行,舍輿登舟。舟行里許,聞水聲湯湯,出於兩崖之間。復舍舟登陸,循仄徑曲折以上。窮山之巔,則又自上縋危滑以下。其下地漸平,有大石覆壓當道,乃傴俯徑石腹以出。出則豁然平曠,而石洞穹起,高六十餘尺,廣可十二丈。二石柱屹立其口,分為三門,如三楹之室焉。
中室如堂,右室如廚,左室如別館。其中一石,乳而下垂,扣之,其聲如鍾。而左室外小石突立正方,扣之如磬。其地石雜以土,撞之則逄逄然鼓音。背有石如床,可坐,予與二三子浩歌其間,其聲轟然,如鐘磬助之響者。下視深溪,水聲泠然出地底。溪之外翠壁千尋,其下有徑,薪采者負薪行歌,縷縷不絕焉。
昔白樂天自江州司馬徙為忠州剌史,而元微之適自通州將北還,樂天攜其弟知退,與微之會於夷陵,飲酒歡甚,留連不忍別去,因共游此洞,洞以此三人得名。其後歐陽永叔暨黃魯直二公皆以擯斥流離,相繼而履其地,或為詩文以紀之。予自顧而嘻,誰擯斥予乎?誰使予之流離而至於此乎?偕予而來者,學使陳公之子曰伯思、仲思。予非陳公,雖欲至此無由,而陳公以守其官未能至,然則其至也,其又有幸有不幸邪?
夫樂天、微之輩,世俗之所謂偉人,能赫然取名位於一時,故凡其足跡所經,皆有以傳於後世,而地得因人以顯。若予者,雖其窮幽陟險,與蟲鳥之適去適來何異?雖然,山川之勝,使其生於通都大邑,則好游者踵相接也;顧乃置之於荒遐僻陋之區,美好不外見,而人亦無以親炙其光。嗚呼!此豈一人之不幸也哉!
譯文
從夷陵州的州府出發,向西北方向走陸路二十里,靠近江的南岸,就是所說的下牢關。路很窄,走不了,便下車上船。坐船走了一里左右,聽見兩崖之間傳出「湯湯」的流水聲。於是又下船走陸路,順着窄窄的小路曲折上山,直至山頂,就又從上面用繩子從高處滑下。下面的土地漸漸平了,有一塊大石頭擋在路中,便彎着腰從石頭下面過去。一出去便見開闊的平地,有一個石洞隆起,高六十多尺,寬約十二丈。兩根石柱屹立在洞口,把洞口分為三個門,就像三室的房子一樣。
中室像客廳,右室像廚房,左室像招待賓客的住所。洞中有一塊下垂的鐘乳石,敲它就會發出像鐘聲一樣的聲音。左室外有一塊小石突出,形狀規則,敲它就會發出像磬聲一樣的聲音。這地方還有些石頭雜着土,撞它就會發出「逄逄」鼓音般的聲音。後面還有一塊石頭像床,可以坐。我與幾個朋友在洞內大聲放歌,聲音轟響,就像是鐘磬等樂器加大了我們的音量。向下看是一條深溪,水聲清越,就像是從地底傳出來一樣。深溪兩岸,是高達千尋的山壁,下面還有小路,山中樵夫背着柴邊走邊唱,歌聲縷縷不絕於耳。
以前白樂天(居易)從江州司馬升為忠州剌史,他的好友元微之恰好從通州將回北方,樂天攜同弟弟知退,和元稹在夷陵相會,喝酒喝得十分高興,流連忘返不忍離去,所以一起來此洞遊玩,洞因為這三人而得名;後來,歐陽永叔及黃魯直兩個人都因為被排斥貶官,相繼來到此洞,有的還寫了詩文來記這件事。我想到自己,不禁笑了,是誰排斥我嗎?是誰把我貶到這裡的嗎?和我一起來遊玩的,有學使陳公的兒子伯思、仲思。我不是陳公,即使想來這裡,也沒有上面說的那些原因,而陳公因為公務不能一起來。但是就算他來了,到底是有幸還是不幸呢?
像樂天、微之這樣的人就是世俗所說的高人,地位顯赫,名重一時,所以凡是他們足跡經過的地方,都流傳後世,而且那個地方也因為那些人出名。像我這樣的人,即使走遍幽奇險峻的山水,和蟲兒鳥兒來來去去又有什麼不同呢?山川之美,如果是在交通方便的大城市,那麼喜好遊玩的人就會爭先恐後地去遊玩。然而把它放在荒遠偏僻的地方,美好的風景就不能顯現出來,人們也就不能親自前來領略它的美好風光。唉,這哪裡是一個人的不幸呢?
創作背景
這篇散文作於清代乾隆年間(1736~1795年),具體的創作時間已無從考證。是作者遊覽了三游洞之後,寫下的一篇遊記。
簡析
《游三游洞記》是一篇記游散文。此文第一段寫從夷陵州到三游洞途中的情況;第二段寫三游洞的景致;第三段敘述歷代名人游洞的情況,交代三游洞得名的由來,說明自己得以游三游洞的原因;第四段,論述人和物都有「幸」和「不幸」,說明三游洞「美好不外見」的原因,並表示出無限感慨。全文有記有敘、敘議結合,結構嚴謹、層次清晰,非常引人入勝。
賞析
這篇散文記敘了作者游三游洞的經過和原因,描寫了三游洞清靜優美的自然景色,抒發了對三游洞「美好不外見」的感慨。敘議結合,文情並茂,值得研習。
這篇遊記的四個自然段可分為記游與議論兩大部分。第一自然段,先寫從夷陵州到三游洞途中的情況,開始坐車,接着乘船,然後步行,中間還要翻過一個陡峭的山頭,再從一塊大石頭底下彎腰穿過,方能到達;然後概括介紹三游洞的情況。這樣寫,自然地引出了下文,又為第四段的議論設下伏筆。第二段,寫三游洞的景致。作者先用由外到內的方法敘述了三游洞三個洞室的外貌,洞中石塊不同的形狀和不同的音響,以及在洞中放聲歌唱給人的愉快感受,然後再從內到外,描寫洞下的深溪,溪外的翠壁,翠壁下負薪而歌的樵夫,從環境和洞貌兩個方面,把三游洞的清靜優美有聲有色地寫了出來。以上兩段是記游,是本文的主體部分。古人說:「敘事有寓理,有寓情,有寓氣,有寓識。無寓,則如偶人矣。」三、四兩段議論,就是點出上面記游所寓的情理。第三自然段,敘述歷代名人游洞的情況,交代三游洞得名的由來,說明自己得以游三游洞的原因,敘中有議,向第四段過渡。第四自然段,論述人和物都有「幸」和「不幸」,說明三游洞不「生於通都大邑」,而僻處於「荒遐僻陋之區」,故「美好不外見」,表示出無限感慨,和開頭相照應。文章有記有敘,敘議結合,結構嚴謹,層次清晰。
散文文筆簡煉,能用最簡潔的語言清晰扼要地敘述事實,說明道理,這是劉大櫆「文貴簡」主張的具體體現。比如第一段,「路狹不可行,舍輿登舟。舟行里許,聞水聲湯湯,出於兩崖之間。復舍舟登陸,循仄徑曲折以上。窮山之顛,則又自上縋危滑以下。其下地漸平,有大石覆壓當道,乃傴俯徑石腹以出。寥寥數語,就把往三游洞途中由輿而舟,由水而陸,由下而上,由上而下,由險而夷,由狹而廣的複雜行程,交代得清清楚楚。又如最後一段,只用一個複句,就說明了三游洞「美好不外見」的道理,語言也是相當精粹的。
描寫景物用筆量也不多卻能寫得形神俱現。如「中室如堂,右室如廚,左室如別館」,只用了十三個字就交代清楚了三個石室的不同特點。又如「溪之外翠壁千尋,其下有徑,薪采者負薪行歌,縷縷不絕焉」,僅用了四句話,就勾勒出三游洞周圍優美的自然景色,仿佛把一幅精美的山水畫呈現在人們面前。作者在描寫三游洞時,不僅寫它的形態,更主要的還是寫它的聲音,這也是本文寫景的主要特點。那下垂的鐘乳石,「扣之,其聲如鍾」;那左室外正中的小石,「扣之如磬」;「其地石雜以土,撞之則逄逄然鼓音」;在石洞中放聲高歌,「其聲轟然,如鐘磬助之響」;「下視深溪,水聲泠然」,眺望翠璧之下,「薪采者負薪行歌,縷縷不絕」。讀到這裡,人們仿佛來到了鐘鼓齊鳴,仙樂繚繞的仙境一般。這樣描寫,文字不多,卻收到了強烈的藝術效果。
這種敘、議結合的寫法,一方面和作者主張「義法」有關,另一方面,也明顯地受到了王安石《游褒禪山記》寫法的啟示。不足的是議論有些空泛,在敘議結合上也不如王安石的行文嚴密。
劉大櫆
劉大櫆(1698——1780),字才甫,一字耕南,號海峰,今樅陽縣湯溝鎮陳家洲人。劉大櫆修干美髯,性格豪放,縱聲讀古詩文,韻調鏗鏘,喜飲酒,好吟詩。受教於同鄉吳直,才華出眾。雍正七年(1729年)和雍正十年(1732年),兩次參加考試都登副榜。劉大櫆60歲後為黟縣教諭。幾年後告歸,居樅陽江濱不再出遊,以文學教授生徒。大櫆著作有《文集》10卷《詩集》6卷《古文約選》48卷、《歷朝詩約選》93卷、《論文偶記》1卷,纂修《歙縣誌》20卷。逝世後,安葬在今金社鄉向榮村劉家苕箕地,墓為省級文物。[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