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渲瀉人生一腔詩意(蕭月月)

渲瀉人生一腔詩意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網

《渲瀉人生一腔詩意》中國當代作家蕭月月的散文。

目錄

作品欣賞

渲瀉人生一腔詩意

坐落熒熒燈光之下,光束的帷幕,把我之眼眸,照出清晰意象,一個老者,快八十高齡,健走如飛,目光如炬,鶴髮童顏,神采飛揚,以一個彌而未老心態,詩人楊開模老先生仙風道骨,遊走新都古詩詞世界,灑灑脫脫,笑意盈盈,慨然步來。

要知於他,我不得不說,既熟悉,而又不熟悉。熟悉者,僅僅見過三次,一次是四川省格律體詩詞研究會溝通籌備,在桂湖公園天香園品茗侃談;一次是研究會成立大會,縱論詩篇;還有一次是全國著名作家、《青年作家》副主編盧一萍老師蒞臨新都區作協培訓授課,讓「騷客「之酒話語滔滔。雖說僅僅三次面誼交際,但為人與為文,卻早慕名以久,《桂湖詩社》文叢,早讀了他許多詩篇,一個高潔崇古意象之詩家,躍然於紙,讓我與他,於詩於人,成了無所不談忘年之交,一個純純粹粹、文人氣十足古體詩詩人,老而彌堅,飆揚於新都文壇,為人們所津津樂道

可真要了解他,還要從他詩篇中了解,因為,據我觀察與知道,文如其人就是他最好表現。如布袋和尚之《插秧歌》,「手捏青苗種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六根清淨方成稻,後退原來是向前。」一路灑下青秧,一片盈綠,微風吹拂,退着看着,將永遠向前人生展現。

真要體現於他,就將他最近讓我讀到的一首《湖岸卯寂》詩詞,讓文朋詩友們,了解和認識他的詩意人生,窺出他蒙童不蒙,一個全身洋溢詩意盎然仙客,飄飄欲仙,屹立仙班,將精神水墨世界展露文壇。

楊開模老先生《湖岸卯寂》詩云:

「依稀尚記邯鄲路,遠巷雞啼北斗斜。風動音傳蛙擊鼓,星移水浪鯉銜花。葉彈妙曲聞低調,瓣綻微聲動邇遐。坐岸朦朧尋靜逸,陴塘寂破一飛鴉。」

讀楊老前輩之詩,每次一讀,無論那一首,都有一種清風拂面,爽潔直朴,平淡雅拙,樸實高古感覺,輕輕漾漾,娓娓道來。如像此首《湖岸卯寂》之詩,就非常有曠味,一遍遍讀,一遍遍咀嚼,一遍遍品析,使我讀而茗之,不免心曠神怡,神情氣爽,讓理解深意,人前背後,侃侃鋪敘。但限於水平有限,對古詩詞理解不深,還望文朋詩友斧正,不要以笑靨為我所羞澀

撩開詩篇,開首「依稀」二字,把一個老者恬淡雅漾風格,化為蒼茫倥傯,自遠方飄忽,簌簌飄逸。「邯鄲路」,我理解為記憶之過去路途,乃人生之行走旅程,正緩緩從腦內流淌,淙淙有聲,錚錚而鳴。「遠巷雞啼北斗斜」,遠方雞啼,高聲嘯叫,巷陌靜寂,聲音響亮北斗星斜織,正指引着遠行路人,必須走正走直,堂堂正正做人做事,不枉此生人間蒞臨

「風動音傳蛙擊鼓」,好妙好妙,堪稱佳構,與「風簫聲動,玉壺光轉」,幾乎不謀而合,傳達出風兒吹拂,動作婆娑,洋洋溢溢,聞雞起舞;蛙聲「呱呱」,擊鼓鳴之,餘音裊裊,傳之久遠;將「星移水浪鯉銜花」,星移斗轉,水波泛動,浪花飛濺,涌疊瀲灩;讓鯉兒這一天生尤物,在頗懂人性之間,銜著鮮艷欲滴花兒,喜氣盈盈地,劈波斬浪,蔚為壯觀。這一幕,為我真醉,仿佛喝了「騷客」仙酒,於人間享受,氤氳芬芳。難怪楊老先生年愈古稀,依然仙風道骨,鶴髮童顏,瀟瀟灑灑,在自己夕陽紅人生,璀璨出別具芳華詩意棲居。

難道真應了我之揣測,接下來詩句,緩緩升騰,從量變上升質變,「葉彈妙曲聞低調,瓣綻微聲動邇遐。」不幸而言中,「心有靈犀一點通」也。葉片輕輕,步履匆促,彈奏的妙不可言曲調,低低調調,花瓣綻動,聲音淺微,遐邇聞名,訝然聽之,靜而哼之,寂而茗之,仔仔細細,倏然驚覺,是深藏不露低調做人做事,在曲中異曲同工,驚為天人。這,與昔日和當下楊開模老先生印象,益為迥合。他,出身貧寒,文化程度初中,卻不甘自暴自棄,終生追求他喜愛之文學殿堂。退休以來,不甘寂寞,不僅艱苦攻克創作古典詩詞難關,還團結許多離退休人員進行詩歌研討,對宏揚傳統文化、宏揚時代精神,宣傳新都,歌頌新都,做出了一定貢獻。他任過民小教師、工段長、車間主任、辦公室主任,廠長、支部書記,一直到現在擔任新都區作家協會理事、升庵詩社社長,從不顯山露水,創作了《明代狀元楊升庵》、《上將王銘章》、《紅燈女傑》、《情濃桑梓》、《桑榆流霞》等書,常常如孩童一般,稚趣諧伴,嘻嘻哈哈,率意而為,看來不活過人生120歲,來過兩次花甲,他肯定不會打道身板回府,繼而在上天與李白、杜甫、楊升庵等詩人巨匠探討詩篇。

靜寂無聲,坐岸尋逸,朦朦朧朧,「坐岸朦朧尋靜逸,陴塘寂破一飛鴉。」仿佛神仙蒞臨,訇然洞開,「青冥浩蕩不見底,日月照耀金銀台。霓為衣兮風為馬,雲之君兮紛紛而來下。虎鼓瑟兮鸞回車,仙之人兮列如麻。」驚破陴塘孤獨寂寞,彳彳亍亍,尋眸望去,鴉鳴聲聲,一行一行,飛而杳去,不留一絲痕跡。如同人生,「世界本無我們身,現在雖有隻暫時;將來仍須了無我,暫留清白在人間。」

剛剛品完楊開模老先生此詩,他的另一首詩詞從微信悠然跳出,趕緊打開熒屏覷看,不覺啞然,其《中元寄語》,讓我不得不生加佩服,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讓他之詩,作為本文結束之語,聽之有聲有色,滋味濃郁,芳香俱佳。

「中元正是看花時,集鎮鄉村處處詩。暑退暗蟲依露草,涼生喜鵲繞風枝。秋聲入耳思親日,月色榮身禮佛期。告祭盧溝忠烈士,紫薇開遍小農居。」

[1]

作者簡介

蕭月月,散文在線網簽約作家。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