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港北過渡船(倪平)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港北過渡船》中國當代作家倪平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港北過渡船

港面遼闊,一望無際,它是萬寧]唯一的天然避風良港——港北港。港內盛產海南著名的「和樂螃蟹」,寬闊的港面瀉湖為當地老百姓養殖水產品提供得天獨厚的條件。港北港口對面有約500米長的水面通往對岸的英豪半島岸邊,那裡居住着的和樂鎮鹽敦、英文、聯豐、英豪等村莊,每天2000多村民通過港北港這段水面渡船,把整個渡船碼頭鬧得熙熙攘攘人聲鼎沸。   

晨曦初露,霧靄繚繞,港北港面似一層輕紗靜靜地籠罩着水面。船夫早早起來駕着渡船犁開一行呈V字型的水紋,載着村民上市趕集購買農器具;到了落日時分,村民提着大袋小包,開着摩托將大米家電肥料、家具等日用品搬運上渡船,船老大將滿載而歸的村民送回對岸。日復一日,春夏秋冬,渡船白天黑夜風雨無阻,在這裡來來往往不停地穿梭,渡船成了港北當地村民唯一連接兩岸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   

港北的渡船是用木製的平板船,簡陋得就裝一部12匹馬力的柴油發動機,渡船的頂部露天沒有遮陽棚,船的四周也沒設防護欄,乘渡船的村民上船就站在船板上,臉面朝前迎風行駛,隨着發動機發出噠噠的響聲慢慢駛向對岸。那天我躋身上船和村民分享過渡樂趣,只見船老大手掌船舵,左右開弓,時而向左將舵用力推去,時而向右用手將舵拉回,看到航道直了,渡船加足馬力,船隻就像箭一樣快速前進,遇到港里連片魚排渡船立即減速,慢慢繞過障礙,徐徐駛向對岸。渡船上的村民們有說有笑,暢談着上市的收穫,議論着今天發生的新聞,約莫15分鐘光景,渡船到靠近碼頭,船老大將渡船慢慢停穩,村民們自覺排隊有秩序地下了船,然後卸下上街探市帶回的貨物,再尋找停在岸上路旁待客的摩托車,三腳貓等交通工具,興高采烈地踏上歸途。   

港北港渡船至今已有幾十年的歷史,渡船行駛原來就靠一支6米長的竹竿在港內左右開弓,用力支撐着方向艱難地在港面上行駛行。當時船小坐人不多,湊夠10人8人就開船跑一趟。到了20世紀90年末期,掌管渡船的老大買來柴油發動機,安裝在船頭作為動力,把木船改裝成長10米寬4.3米的空心平板船,載人數量增加到一趟可運載30多人。可過了不多久,寬闊的港面卻搭建起一口口網箱魚排,魚排橫七豎八放在港中央,寬闊的航道變得狹窄,無規則的魚排養殖使港里水流淤塞,水質惡化,影響生態,清晰見底的水面開始變得混濁。遇上颳風季節,在大海作業的漁船紛紛回港避風,把港口堵得嚴嚴實實,影響航道順暢通行。每年農曆二月初二日是港北港舉行賽龍舟的日子,來自七鄰八鄉的群眾從四面八方趕來觀看比賽,到港北港過渡船的群眾一下子驟增,渡船剛靠岸人們就爭先恐後擠上渡船,僅載30多人的渡船,一下子擠上了60多人,平時船沿離水面有70厘米距離,現在人滿為患渡船離水面僅剩10厘米,就在渡船危在旦夕之際,邊防公安民警及時開着快艇過來疏導維護秩序,讓過渡群眾分批過港,這才避免了人仰船翻事故的發生。   

那天我正好隨東北西瓜客商乘渡船過港,要到英豪半島採購冬季西瓜。過了港北港沿着往西的方向行走,一條長10多公里的柏油公路貫穿整個英豪半島,我坐上三腳貓離港口不多遠,大片綠地展現在眼前,樹林裡、沙灘上,到處都是一個個園滾滾的碩大西瓜,成群結隊的婦女挑着採摘的西瓜集中在公路旁,一輛輛大卡車停在路邊裝運西瓜。東北漢子抱着一箱箱包裝完好又大又圓的西瓜裝上卡車。同行的[[[遼寧]]瓜商王老闆感慨說,這裡的西瓜果大、形靚、水多、味甜,在東北市場能賣出好價錢,就是瓜地偏僻運輸困難。村民老劉也附和着說,要是英豪半島有條大橋跨越港北港直達東環高速公路,那港口水面這個瓶頸就徹底解決了,村民的農副產品也能很快銷出去,瓜商的運輸成本也會降低,更重要的是有橋了能大大縮短運輸的時間。   

年過六旬的葉大伯是港北渡船最早的見證人,從木杆支船到動力驅動,葉老日出而作,日落而歸,不知乘坐了多少回渡船,見證船夫換了一茬又一茬的經歷。在渡船上他目睹港北兩岸村民潮起潮落的生活變遷,農民生活富足,村民蓋高樓大廈買瓷磚、運水泥、裝琉璃瓦片,添置高檔家具、購買家用電器,所有這些都經渡船運轉到他們的家中。渡船上村民也插嘴說,早在10年前政府就派來工程隊設計測量,說要修建一座長千米的「港鹽大橋」直通英豪半島。到那時,岸那邊的村民交通方便了,就能像外地的人一樣買上小汽車、住上小洋樓,過着幸福的小康的生活。說到這裡,一陣春風從港面吹來,乘坐渡船的人群黝黑的臉上不約而同地盪出歡樂的笑容。 [1]

作者簡介

倪平,常用筆名萬音,發稿筆名霓虹、旖旎、李萍,男,漢族,海南省萬寧市人。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