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國志長編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渤海國志長編》,中國唐代渤海國資料匯編。金毓黻著。1934年遼陽金氏千華山鉛印。1982年吉林省社會科學院東北史研究所、吉林省文物隊標點,《社會科學戰線》雜誌社重印。
收編於《世界百科名著大辭典》。
內容簡介
渤海自唐武后時立國,迄於後唐明宗,享祚229年,被稱為海東盛國。本書20卷:卷1、2為總略,將《舊唐書》等51部古籍中有關資料進行匯編;卷3、4為紀;卷5至卷8為世系、大事、屬部表;卷9至卷13為宗臣、諸臣、士庶、部屬、遺裔列傳;卷14至卷17為地理、職官、族俗、食貨考。卷3—17為正志,體例仍唐著,而改「志」為「考」是避書名。正志後的卷18為文徵、卷19為叢考、卷20為余錄,以評述渤海國史。書後附補遺、附錄、識語。點校本新增附錄4篇。本書搜集資料廣泛而豐富,考證亦不厭其煩,使渤海國史成為有系統之史,是研究渤海史的重要參考書。
作者簡介
金毓黻(1886—1962),中國現代歷史學家。原名毓璽,字靜庵,號千華山民,遼寧省遼陽縣(今遼陽市屬燈塔縣)人。1916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國文系。曾任南京中央大學史學系教授、重慶中央大學史學系主任、四川三台東北史地經濟研究室(後改文科研究所)教授主任、中央大學文學院院長、國史館纂修、瀋陽博物館籌備委員會主任等職。1949年以後任北京大學教授、中國科學院歷史研究所三所研究員等。一生著作甚富,對東北史的研究成績最顯著。主要著作還有《東北通史》及資料《遼海叢書》等。
《世界百科名著大辭典》相關信息
1.本辭典為書籍文獻[1]的綜合性、科學性和知識性的工具書。選收自然科學、技術科學、綜合性科學、社會和人文科學、文學藝術的各個學科,以及宗教的名著和重要典籍。
2.本辭典以具有大專以上文化程度的人為主要對象。
3.本辭典收書以專著為主,少數是全集、選集,以及在科學上有開創性的論文[2],公認的有很高價值的單篇文學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