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漁澤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漁澤鎮隸屬於山西省長治市屯留區,地處屯留區東北部,東與郊區故縣街道為界,東南鄰漳澤水庫、郊區馬廠鎮,南連上村鎮,西北與路村鄉相接,北與郊區西白兔鄉相望,鎮人民政府距縣城約13千米 ,總面積26.33平方千米 。

1949年,漁澤鎮境域屬屯留縣第二區;2000年12月,北崗鄉改為漁澤鎮 ;截至2018年末,漁澤鎮有戶籍人口24185人 ;截至2020年6月,漁澤鎮下轄1個社區、10個行政村 ;鎮人民政府駐北漁澤村 。

2011年末,漁澤鎮有商業網點275個,職工710人,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9880萬元,比上年增長17.9%;城鄉集市貿易成交額490萬元,比上年增長25.1%,農民人均純收入9075元 ;2018年,漁澤鎮有工業企業50個,規模以上企業9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18個。[1]

建置沿革

1949年,漁澤鎮境域屬屯留縣第二區。

1956年,分屬中華、上村、常村3個鄉。

1958年,屬屯長縣星火公社。

1959年,屬路村公社。

1961年,分屬屯留縣路村、上村2個公社。

1964年,增設北崗公社。

1971年,撤銷貢村生產大隊。

1984年4月,北崗公社改北崗鄉。

2000年12月,北崗鄉改為漁澤鎮 。

行政區劃

截至2011年末,漁澤鎮下轄10個行政村:北漁澤村、南漁澤村、北崗村崔蒙村、東古村、寺底村、顧車村、新安莊村、金家莊村、峪里村 。

截至2020年6月,漁澤鎮下轄1個社區、10個行政村:常村社區、北漁澤村、辛安莊村、峪里村、寺底村、崔蒙村、東古村、顧車村、金家莊村、崗上村、南漁澤村 ;鎮人民政府駐北漁澤村。[2]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漁澤鎮地處屯留縣東北部,東與郊區故縣街道為界,東南鄰漳澤水庫、郊區馬廠鎮,南連上村鎮,西北與路村鄉相接,北與郊區西白兔鄉相望,鎮人民政府距縣城約13千米 ,總面積26.33平方千米 。

地形地貌

漁澤鎮地處小韓山南側,地勢北高南低,地形為平川,主要山脈有小韓山,境內最高峰小韓山位於東古村,海拔1204米;最低點漳澤水庫庫區位於峪里村,海拔903米 。

自然災害

漁澤鎮主要自然災害有乾旱、暴雨、大風等,乾旱年均發生1次,主要發生在6-7月,最嚴重的一次乾旱發生在1979年6月20日東古村,造成300畝小麥、600畝玉米受損,減產6萬千克以上,直接經濟損失3.2萬元 。

自然資源

漁澤鎮境內已探明地下礦藏有煤炭、耐火黏土、硫鐵等,其中煤炭儲量8億噸,地質儲量10.3億噸,已經開發的有常村煤礦,位於北漁澤村,礦區面積107.38平方千米,地質儲量8億噸,可采量4.2億噸,年產量400萬噸,有森林面積2300畝,林地面積2400畝,耕地面積2.2萬畝 。

人口

截至2011年末,漁澤鎮轄區總人口25992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16854人,城鎮化率64.8%,另有流動人口5000人,總人口中,男性14457人,占55.62%;女性11535人,占44.38%;14歲以下1536人,占5.%;15-64歲17092人,占65.77%;65歲以上7364人,占28.3%,人口均為漢族,人口出生率9‰,人口死亡率2‰,人口自然增長率7‰ 。

截至2017年,漁澤鎮常住人口26000人 。

截至2018年末,漁澤鎮有戶籍人口24185人 。[3]

經濟

綜述

2011年末,漁澤鎮有商業網點275個,職工710人,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9880萬元,比上年增長17.9%;城鄉集市貿易成交額490萬元,比上年增長25.1%,農民人均純收入9075元 。

2018年,漁澤鎮有工業企業50個,規模以上企業9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18個 。

農業

2011年,漁澤鎮農業以種植業為主,人均0.8畝,農業總產值1700萬元,比上年增長14.5%,農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7.4%,糧食作物以玉米為主,生產糧食6089噸,人均234.3千克,主要經濟作物有蔬菜等,蔬菜種植面積240畝,產量235噸,主要品種有青椒、白菜等,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羊、牛、家禽為主,生豬飼養量3500頭,年末存欄1500頭;羊飼養量900隻,年末存欄6900隻;牛飼養量100頭,年末存欄60頭;家禽飼養量5.6萬羽,上市家禽3.3萬羽,生產肉類145.5噸,其中豬肉123.2噸,羊肉2.1噸;畜牧業總產值400萬元,占農業總產值的23.5%,其中防護林632畝,經濟林1770畝,農民住宅四旁樹木23.8萬株,林木覆蓋率6.7%,水果種植面積412畝,產量65噸,主要品種有蘋果、梨、桃,其中蘋果28噸,梨5噸,桃32噸,大型農業機械579台(輛) 。

工業

2011年,漁澤鎮工業總產值達到14.25億元,比上年增長32.3%;工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15.27%,規模以上工業企業6家,職工2300人,實現工業增加值14.05億元,比上年增長25.1% 。[4]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2011年末,漁澤鎮有幼兒園10所,在園幼兒700人,專任教師31人;小學11所,在校生1800人,專任教師132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2所,在校生1020人,專任教師89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 。

科技事業

2011年末,漁澤鎮有各類科技人才717人,其中專業技術人才19人,經營管理人才21人,技能人才259人,農村實用人才418人 。

文化事業

2011年末,漁澤鎮有各類文化藝術表演團體7個,年放映120場次,觀眾達9.63萬人次文化站1個,農家書屋20個,文化行業從業人員110人,主要文化藝術團體有北崗村先虎藝術團、寺底村老年舞蹈隊、南漁澤村小軍八音會 。

醫療衛生

2011年末,漁澤鎮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14個,其中衛生院1所;病床30張,每千人擁有醫療床位1.2張,專業衛生人員20人,其中執業醫師3人,註冊護士3人,平均每千人擁有衛生技術人員0.8人,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10430人次,出院病人134人次,農村安全飲用水普及率100%,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89%,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9138人,參合率35.2% 。

社會保障

2011年,漁澤鎮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49戶,人數70人,支出17.7萬元,比上年增長66%,月人均210元,比上年增長33.82%;城市醫療救助20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40人次,共支出1.24萬元,比上年增長20.9%;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185戶,人數397人,支出42萬元,比上年增長44%,月人均88元,比上年增長33%;農村五保集中供養16人,支出7.2萬元,比上年增長0.2%;農村五保分散供養49人,支出12.5萬元,比上年增長0.5%;農村醫療救助16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65人次,共支出3250元,比上年增長40%;農村臨時救濟7人次,支出4200元,比上年增長26% 。[5]

基礎設施

郵政電信

2011年末,漁澤鎮有郵政網點3個,投遞路線單程總長度25千米,投遞點10個,鄉村通郵率100%;征訂報紙2.8份、期刊9500冊,業務收入35萬元,固定電話用戶3600戶,移動電話用戶1.1萬戶,全年電信業務收入1200萬元 。

供電

2011年末,漁澤鎮有鎮區110千伏變電站1座,主變壓器25台,總容量71500兆伏安,高壓輸電線路10條,總長度170千米,用電負荷5萬千瓦,綜合電壓合格率100%供電,可靠率100% 。

供熱

2011年末,漁澤鎮有鎮區熱水管道總長度12.6千米,供熱面積36.5萬平方米;供熱用戶340戶,其中居民用戶3340戶,供熱普及率為47% 。

燃氣

2011年末,漁澤鎮有鎮區煤氣管線8千米,煤氣用戶3000戶,其中居民用戶3000戶,燃氣普及率為42%,月煤氣平均用量15萬立方米。

園林綠化

2011年末,漁澤鎮有鎮區公園4個,面積10公頃,園林綠地面積8公頃,其中公共綠地8公頃,綠化覆蓋率80%,人均綠地4平方米 。

道路

2011年末,漁澤鎮有鎮區道路總長度3千米,人均道路長度0.18米;道路鋪裝面積30萬平方米,人均道路面積17.8平方米 。

交通

漁澤鎮有青蘭高速公路、二廣高速公路、208國道、309國道過境,縣鄉級公路3條,總長21千米,2011年末,鎮區開通公交汽車線路5條 。

歷史文化

地名由來

漁澤鎮,因境內魚類繁多,人們以打魚為生而得名 。

風景名勝

漁澤鎮內有自然景觀和紅色旅遊景點多處;峪里村緊鄰漳澤水庫,交通條件便利,生態環境良好,植被覆蓋密集,經開發可建水上度假村;南漁澤無影山,正在開發集生態旅遊、休閒娛樂、農家採摘為一體的旅遊景區;寺底村小韓山,相對海拔較高,山上有一處修建宏偉的廣泉寺,是周邊群眾遊覽的好去處;金家莊、顧車、南漁澤、北漁澤、崔蒙、峪里對村內古廟進行復修,既能觀光旅遊,又對研究和傳承古時文化有一定價值;紅色旅遊景點有寺底村的亞岳廟、北崗村的抗日軍政大學第一分校女生隊隊部舊址,寺底、東古、崔蒙、北漁澤、顧車、北崗的革命英雄紀念碑 。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