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漸行漸遠的書信(蘇正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漸行漸遠的書信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漸行漸遠的書信》中國當代作家蘇正新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漸行漸遠的書信

書信是交流信息,傳達情感的載體,千百來一直為人們所沿用。有古代的「鴻雁傳書」和「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這樣美麗的傳說和經典的詩句,現在有了電話和手機,基本沒有書信了。書信陪伴了我半生,當年那接到遠方寄來的書信時的情景,至今還歷歷在目。

讀小學時,正是「文革」時期。青島的三姨給我們家寄來信,父母非常高興,趕緊讓我念給他們聽,因為父母不識字。我記得很清楚,信的正文第一句話是,「毛主席教導我們說,'要互通情報』「,後面簡短地說了她家的情況,然後詢問我們家的情況。結尾是」敬祝偉大領袖毛主席萬壽無疆!「。父母催促我趕緊給三姨回信。於是,我仿照來信的格式,信的首尾兩句完全和來信一樣。寫完信,跑到三四里遠的公社駐地把信寄走。這是我平生第一次寫信。

舅表哥去新疆參加了建設兵團。他第一次來信是寄給我的,我非常高興和激動,展開信看了一遍又一遍。信里談到新疆的風土人情,談到那裡公路兩側是參天的白楊樹,那裡的哈密瓜、葡萄乾、大沙漠、胡楊樹、駱駝、野羊,讓我心馳神往,真想長大去那裡參加建設兵團,當一名戍疆墾邊的兵團戰士。

中學畢業後,我在家務農。一位要好的同學,參軍當了一名核潛艇兵,這讓我非常羨慕。他常給我來信,我常給他去信。年輕的我們在信里談社會,談理想,談人生。他的文筆好,常用一些新鮮詞,譬如,他稱我為諍友,學識淺薄的我,第一次見到這個詞,趕緊查閱字典,,才知道是直言相規勸的益友。我從他的來信中學了不少新鮮詞。書信來往,互相勉勵,那段青春時光過得比較充實。

八十年代末,我開始偷偷地寫點小詩歌,投了幾次稿,都石沉大海。一次,我寫了兩首像歌詞的詩,貿然直接寄給《詞刊》編委一名著名的詞作家。有一天,我收到了一個來自北京的鼓囔囔的信件,驚喜地打開,是兩本書,書里夾着一封信,是那位著名的詞作家寄來的。兩本書是他自己的作品集,信里委婉含蓄地談了對我」詩作「的評價,並鼓勵我堅持寫作。今天想來,那幼稚的拙作,不忍卒讀,羞於示人。沒想到,他竟然對這樣一個籍籍無名之輩如此殷殷關切。至今想來,依然讓我感動不已。他寄來的書和信件,我一直珍貴地保存着。

談戀愛的時候,我在偏遠的鄉鎮,未婚妻在城裡。每次收到她的來信,心裡怦怦直跳,就像吃了蜜一樣甜。真是:見字如晤:,躲到宿舍里看了一遍又一遍,然後滿懷欣喜,匆匆給她回信。情書是最讓人幸福的書信。

我在中學當教師,八九十年代的時候,每年教師節和元旦,都會收到畢業生從天南海北寄來的明信片。那真誠祝福的話語,那熟悉親切的筆跡,讓我仿佛又看到了他們年輕可愛的笑臉,讓我心中無比欣慰,讓我感到了做教師的光榮和幸福

今天,我還保存着一些舊信札。每每翻閱,一件件往事浮現眼前,一張張熟悉的面龐浮現眼前,讓我仿佛回到過去的時光,也讓我看到了我人生的軌跡,感嘆歲月的滄桑和時代的變遷。[1]

作者簡介

蘇正新,山東省作協會員。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