渏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渏字形 部首:氵部外筆畫:8 筆畫數:11;
五筆:IDSK 鄭碼:VGAJ 倉頡:EKMR
筆順編號:44113412512 四角號碼:34121 Unicode:CJK 統一漢字U+6E0F[1]
釋義
古同「漪」
漣渏(漣漪)【lián yī】
形容被風吹起的水面波紋。常用作比喻心裡細微的活動。出處《詩經·魏風·伐檀》:「坎坎伐檀兮,寘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漣漪。」
渏瀾(漪瀾)【yī lán】
水波。《文選·左思<吳都賦>》:「理翮整翰,容與自翫。雕啄蔓藻,刷湯漪瀾。」 劉逵 註:「漪瀾,水波也。」 南唐馮延巳《清平樂》詞:「冰散漪瀾生碧沼,寒在梅花先老。」 郭沫若 《游里加湖》詩:「汽艇破漪瀾,湖山四壯觀。」
結構
漢字首位分解:氵可
漢字部件分解:氵一丿、一丨一亅
筆順編號:4411341251
筆順讀寫:點點橫撇捺橫豎折橫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