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清河道署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清河道署,位於中國河北省保定市興華西路,為保定市的一個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類型為近現代文物,公布時間為2013年5月[1]

清河道署的歷史年代為清代。

清河道

清河道為分巡道,始設於雍正四年(公元1726年)管理保定、正定二府及易州、趙州、深州、冀州、定州五直隸州。現位於清河道署位於保定市興華路3號,並監管直隸境內的苑家口(今霸州城東南十八里)以西、北京以南諸河。全稱為「分巡道直隸清河道」。

歷史

在古城保定,有這樣一座衙署。它沒有直隸總督署一般威嚴大氣,亦不如審判過劉青山張子善等大案的直隸審判廳出名。但是,這座衙署曾在九河肆虐直隸省的時候,起到了「定海神針」的作用。這,便是有着290多年歷史的清河道署。

北京城南300里,京畿首善保定城。保定府地面有着拒馬河、大清河、唐河、一畝泉河、府河等9條河流,是歷史上有名的九河匯聚之地。清王朝初建,保定府連年遭遇連年大,「九河泛濫」、「大水決堤」,這類記載,在有關方志中常有記載。作為京南重鎮、畿輔要地,保定的水利建設直接影響到皇城的安寧,對皇權統治也易構成威脅。因此,康熙年間,即屢派大員在華北修築堤防。雍正三年(1725年),「霖雨月余,河水泛濫,東西南北四堤衝決如平地矣」。雍正皇帝再派其弟怡親王允祥和大學士朱軾「查勘直隸水利」。次年二月,遂大力進行水利整修。 怡親王為加強華北地區治水管理,建議「將大名道改名清河道,移駐保定府」,主要官吏為道員,正四品,是省與府州之間主管河務的地方長官。保定周邊二十餘處州縣舊有管理河務的大小官員統統歸其調遣,後經「吏部議准」,轄保定、正定、河間三府,易、冀、趙、深、定五直隸州,仍管河務。保定府清河道由此誕生。

由於清河道署的設立,保定水患消減。「群泉涌,河縱橫」,保定城中「水之占城十之四,淵錦舒徐,青綠彌望……」一百多年前的保定,水運發達,無論是直隸總督還是清河道台,一年中夏季天津辦公,冬季回保定辦公,日常事務,乘船往來。

清河道署是清河道台的辦公之所,歷史內涵豐富,清代清河道員在歷史上多為政清廉,有所作為。據記載,整個清代雍正、乾隆、嘉慶、道光咸豐同治、光緒各朝,共有111位清河道員在此任職,其中有方觀承、周元理、劉峨、周馥、楊士驤等9人直接升任為直隸總督。

民國時期,清河道署曾作為軍閥王占元的公館。王占元,晚清投奔保定府淮軍行伍,清末北洋第二鎮統制,曾一度鎮守保定,民初為湖北總督兼省長。當時他在保定開辦了乾義麵粉公司和電燈公司,成為保定府名噪一時的首富,當年號稱「長江三督」之一。王占元公館是在清河道署基址上增建而成,占地1.4公頃,總建築面積2000平方米,布局嚴謹,由50餘間平房組成七套院落,與一座小花園毗鄰,建築形式均為硬山布瓦頂。這座建築群雖曾冠以「王占元公館」,但從整體定位上仍是一座中國典型的道台署衙建築。

王占元公館至1937年「七七事變」後日偽時期,由偽保定市政府占用, 1945年8月抗戰勝利後為國民黨暫編第28軍軍部。新中國成立後,河北省供銷社、河北省檔案館入駐。上世紀70年代成為民居。

1984年6月1日,保定市政府公布清河道署為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3年7月15日清河道署被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

視頻

清河道署 相關視頻

保定清河道署修復即將完成 灰磚灰瓦展示清代署衙風貌
清河道署修繕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