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清朝國庫庫丁偷銀子的方法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清朝庫銀

來自網絡的圖片

清朝國庫庫丁偷銀子的方法道光時期,發生了一起震驚朝野的大案,一千多萬兩國庫存銀居然不翼而飛。這讓節省了一輩子的道光皇帝十分惱怒,他下旨嚴令追查,結果得到的答案讓人啼笑皆非,原來這些銀子都被看守國庫的庫丁給偷去了。[1]

戶部銀庫是朝廷的根本,管理不可謂不嚴,條令不可謂不繁,為何這些庫丁能盜取這麼多的庫銀而不被發現呢?儘管自古都有家賊難防的說法,但畢竟是國庫,這些庫丁又是用了什麼辦法實施盜竊的呢?

清代的國庫管理制度應該是很完善的,具體負責國庫管理的是戶部庫銀郎中,他主要負責來往銀子的搬運,收庫。庫銀郎中的手下有司庫、庫丁等屬官。庫丁只負責一件事,那就是搬運金銀進出國庫。

按清制,國庫官吏的任命通常是三年一更換,雖說三年的任期不算長,但也讓這些庫丁們賺得盆滿缽滿,一任下來撈個幾萬兩不在話下,業務好勤快的的更是十餘萬甚至是幾十萬兩。

戶部銀庫的庫丁人數一般固定在四十人左右,而且清一色都是旗人,因為皇帝不太信任漢人,管錢的事還是自家人更放心一些。不過,就算是旗人想要做上庫丁這個肥差也絕非易事,不使上一些手段根本沒有機會。而且庫丁都是父子相繼,屬於世襲性的職業。

為了防止銀兩被盜,朝廷制定了許多嚴格的制度,這在很多清宮影視劇中經常可以見到,比如鑰匙分別有幾個人掌管,進出入國庫要經過嚴格的搜查等等。

其實國庫管理制度遠比想象中要嚴格得多,按照規定,無論冬夏庫丁進入國庫一律要裸身,進去後才能穿上工作服,等到下班時,在監視人的目光下,要大喊口號、拍手、跺腳、蹦蹦跳跳,越過十二條橫放的扁擔。如果沒有從肛門、鼻孔、嘴巴、耳朵、肚臍眼中掉出銀子,才可以換上衣服回家。一旦發現偷盜行為,則要遭受嚴厲處罰。

然而如此嚴格的規章制度之下,還是有人鋌而走險每年從國庫中弄到不少銀子。那麼這些庫丁用的是哪些獨門絕技呢?這個說起來還有些低俗,但卻是客觀事實。

庫丁因為是子承父業,他們打小便在父輩的引導下學會了獨門技藝——肛門藏物。這可是一門祖傳絕學,他們必須在很小的時候就要受到嚴格的訓練,先用雞蛋訓練,然後逐步擴展肛門的容量,以後再放鵝蛋,據說這門功夫沒有十幾年根本下不來。直到能夠放下五個十兩一錠的銀錠才算是出師。

根據道光年間國庫失竊案刑部的問案記載,當時有個庫丁能夠一次性放入肛門十錠銀錠,足有一百兩之多,而且據他們交代,在各省押解國庫的官銀中,尤其喜歡江西省的官銀,因為它們的外形光滑無稜角,夾帶最為方便。

清代的國庫不是每天都要開庫的,正常情況下是一個月開庫十五次左右,每次搬運銀兩的庫丁也都實行輪換制,每個庫丁每月輪班三四次,每次入庫多則七八次,少則三四次。如果以每次夾帶五十兩計,四次也有二百兩,這樣算起來真是一個不小的數目。

上面講過庫丁的任期是三年,等到任滿之時便成了手裡握有數萬兩的富豪,當然作為國庫的實際管理這管庫郎中同樣也是三年一任,任滿之時,如果是貪婪之徒可得二三十萬兩,就是稍微清廉一點的,也能落個十萬八萬的。

戶部銀庫在雍正以前管理還是十分有力的,史料中很少發現雍正以前有國庫銀子被盜的情況。但自從乾隆朝以後,尤其是和珅當權之後,國庫管理趨於鬆懈,從乾隆晚年一直到嘉慶年間,國庫就沒認真的查過,直到道光時期朝廷才真正進行了一次大的排查,結果才發現了這麼一起驚天大案。

由於時間太長,涉案的人員也太多,且很多人已經去世,道光皇帝無奈之下也只能讓曾經擔任過戶部郎中和司庫的人予以賠償,但這也僅僅追回了不到三分之一。到了晚清時期吏治腐敗,銀庫被盜已是家常便飯。

不過話又說回來,庫丁們雖然個個都是家財萬貫但卻也是無福消受,因為他們一到年老,就會出現後遺症,每個人都會患上肛門痔漏的病症,據說很痛苦花錢也治不好。[2]

參考文獻